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59315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中心系统建设设计与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控中心系统建立设计方案*导航科技*技术部:周亚杰2021年11月目录1、概述3 1.1、工程概况3 1.2、设计原则3 1.3、总体目标4 1.4、设计依据42、系统总体设计5 2.1、网络拓扑图5 2.2、集中管理设计5 2.2.1、数据库管理5 2.2.2、效劳器管理6 2.2.3、软件客户端功能6 2.3、中心机房设计72.3.1、机房效果图10 2.4、显示管理设计12 2.4.1、系统特点122.4.2、系统构造132.4.3、嵌入式系统13 2.4.4、拼接显示组合14 2.4.5、系统显示预案14 2.4.6、技术指标153、设备清单与报价161、概述1.1、工程概况监控中心

2、所选用的硬盘录像效劳器和显示器,将会对所有摄像机进展24小时录像。本系统可在局域网内任意电脑实现分控,并按实际情况分配权限,所有摄像机的监视图像均可在监控室内显示,并能实时录像。硬盘录像效劳器内置高速硬盘,并配置TB级存储器,容量不低于动态录像储存1个月的空间,并可随时调阅及快速检索。1.2、设计原则(1) .实用性本系统将完全满足监控各项安防需求,考虑未来开展需求,基于成熟的IP网络来传输。追求系统的适当超前性,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2.可靠性、平安性参照大量已建成的工程相关安防监控系统,借鉴其中的精华局部,为系统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提供现实依据,选用的设备自身将具备高可靠性、高平安性,高达数万

3、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并为关键设备、关键部件设计冗余备份。3.先进性本系统设计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最大程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开展前景的先进技术,使系统能在未来数年内不落后,并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更多新功能,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4.开放性本系统设计将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监控系统的连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将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展余量设计。(5) .易管理性、易维护性本系统将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平台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可自动检测系统中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示出详细

4、参数,以辅佐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判断和解决问题。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6.灵活的部署方式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本系统采用统一管理、集中监控及分布式监控相结合。监控中心实现对所辖各监控点的统一管理,在监控中心能够任意调阅各监控点的实时、历史图像。分控中心根据自身的业务范畴,管理及调看自身管辖的区域。1.3、总体目标 基于设计原则,本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提出以下总体目标: 1、新建适合目前监控需求的监控中心电视墙; 2、新建适合目前监控需求的监控中心机房; 3、全网内设备的远程状态监控及集中管理功能; 4、图像监控集中管理局部和显示局部设备配置设计,不连续电源UPS。 5、

5、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二次投资的可能性,表达系统的先进性。1.4、设计依据n?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339-200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0198-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JGJ/T16-92?平安防范系统验收细则?GA/308-2001?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标准?GB/T2887-200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GBJ/115-87?电视监控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2、 系统总

6、体设计2.1、网络拓扑图2.2、集中管理设计2.2.1、数据库管理 效劳器安装数据库软件,通过数据库技术对整个系统进展用户权限配置与管理,从而使得监控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变得更加容易。数据库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建立一个数据模型,来存放相互间具有一定关系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模型称之为关系数据库。我们可以把系统中所有可以用数据的方式来表示的内容均存放在这个关系数据库中,如监控点的分布情况,摄像机的分布情况及与监控点的关系,用户的名称、密码、权限及其他相关属性,日志信息,以及其他需要管理的数据。对整个网络监控系统的信息进展统一处理,其中包括信息的设置、信息的记录、信息的转发及信息的查询。2.2.2、效劳器管理

7、对整个网络监控系统的信息进展统一处理,其中包括信息的设置、信息的记录、信息的转发及信息的查询。 对监控地点及用户信息的编辑,包括新建、修改、删除。n对用户进展权限设置,采用灵活的菜单级权限设置方式。n对用户的操作请求进展权限认证。当用户请求的操作具备相应操作权限时,此用户才可以进展相应的操作,同时将本操作记录到操作日志中;当用户请求的操作不具备相应操作权限时,此用户无法进展相应操作。n对来自报警管理主机的报警信息进展转发,同时生成报警日志,不同的设备产生的报警信息可设成转发到不同的客户端主机分控。n 操作日志、报警日志的维护与查询。n巡检与校时功能:定时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巡视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如

8、硬盘录像是否正常、网络是否正常及报警信息能否正常上传等工作状态,定时给设备进展系统时间校正。2.2.3、软件客户端功能n实时视频轮询: 视频轮询功能在日常的实时监控中很常用到,系统提供了以网点设备和以用户自定义视频通道组合进展轮询的功能,用户可以指定轮询间隔,但轮询间隔时间到的时候,系统自动切换到下一台或下一个视频组合进展轮询,使得单个的客户端可以面向数量众多的网点现场DVR画面。正是集中视频监控的一个根本功能。n电子地图浏览:电子地图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访问各个网点的形象直观的手段,用户通过点击地图上的热区按钮,可以遍历各个区域和各个网点的设备乃至于网点现场各个设备和摄像头的安装位置等等。n远

9、程历史轨迹、录像回放:历史记录回放是事后对现场突发事件和行车线路查证的有效手段,系统提供有权限控制的历史录像和轨迹回放功能,通过简单项选择择用户关注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并可以指定报警类型进展查询。2.3、中心机房设计机房工程整体建立: 机房工程整体建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布线、抗静电地板铺设、棚顶墙体装修、隔断装修、UPS电源、专用恒温恒湿空调、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新风系统、漏水检测、地线系统、防雷系统、门禁、监控、消防、报警、屏蔽工程等。防静电地板铺设:机房工程的技术施工中,机房地面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局部。机房地板一般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

10、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道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很方便。隔断装修:为了保证机房内不出现内柱,机房建筑常采用大跨度构造。针对计算机系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控制、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管理,往往采用隔断墙将大的机房空间分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隔断墙要既轻又薄,还能隔音、隔热。机房外门窗多采用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一般采用无框大玻璃门,这样既保证机房的平安,又保证机房内有通透、明亮的效果。UPS不连续电源: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局部供配电系统称为“设备供配电系统,其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UPS不连续

11、电源供电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插座应分为市电、UPS及主要设备专用的防水插座,并注明易区别的标志。照明应选择机房专用的无眩光高级灯具。机房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平安运行动力保证,机房采用专用配电柜来标准机房供配电系统,保证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平安、合理。机房一般采用市电、柴油发电机组双回路供电,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要的后备动力电源,运行本钱较低。精细空调系统: 机房精细空调系统的作用是为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出机房内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精细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

12、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机房精细空调系统是保证良好机房环境的最重要设备,应采用恒温恒湿精细空调系统。新风换气系统: 机房新风换气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二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防止灰尘进入,保证机房有更好的干净度。 机房内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结合计算机系统要求和建筑条件综合考虑。新排风系统的风管及风口位置应配合空调系统和室内构造来合理布局,其风量根据空调送风量大小和机房操作人员数量而定,一般取值为每人新风量:50m/h,新风换气系统可采用吊定式安装或柜式机组,通过风管进展新风与污风的双向独立循环。新风换气系统中应加装防火阀并能与消防系统联动,一但发生火灾事故,便能自动切断新风进风。如果机房是无人值守机房则没必要设置新风换气系统。接地系统:机房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处理工程,是机房建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机房建立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机房一般具有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地、平安保护地、直流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在机房接地时应注意两点:1信号系统和电源系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不应使用共地回路;2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机房接地宜采用综合接地方案,综合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