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58525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生物课程背景及课程理念教学的落实 主持专家:卓婧、赵京秋 嘉宾专家:刘恩山、朱立祥 专题立意: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的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从文字上看,这些理念的文字内容很少,字面的含义也容易理解,而实际上,这些理念涵盖了近20年来,国际上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共识和努力的方向。在高中新课程全面推进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和教师们探讨生物课程的背景和教学理念落实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生物课程理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

2、课程的理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有什么联系? 第1学时 一生物课程理念制定的背景 随着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各国、各地区都先后展开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制定了自己的科学教育标准。我国也是在历次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科学教育标准。 主要观点 生物课程理念制定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 进入9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相继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科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近几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3、。 二生物学教师谈对新课程理念的真实思想和顾虑 一线生物教师面对新课程理念,有不同的想法和顾虑 【主要观点1】我能很好地接受新课程的理念,并把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主要观点2】新理念我能理解,也认为非常好,但要都落实到教学中,我做不好。 【主要观点3】教师的理念再新,学生不理解,也没有用,在学生的心目中考试决定一切。 【主要观点4】现行班额比较大,如何做才是面向全体学生?探究性学习是否会加大学生的两极分化? 【主要观点5】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应有侧重。高三的生物教学,只有知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才有用。探究性学习是好,可是太浪费时间了,不符合高效教学的原则,同时情感态度的目标不好实现。 【

4、主要观点6】是否每节课都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太理想化了,还是知识和能力好实现。 【主要观点7】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新课程的理念有冲突,如何解决? 【主要观点8】新课程理念中的注重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 【主要观点9】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的探究能力就很弱,想上好探究课很难。探究学习及教学的方法、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从以上教师访谈看,教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新课程的理念有自己的理解、想法和困惑;二是不太清楚如何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落实这四个理念,本专题的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背景及理念,并能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三专家解读课程背景和

5、课程理念 【主要观点1】提高科学素养归根结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理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为全体公民,而非科学家;二是指实际需求,有针对性;三是生物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生物学知识,还包括探究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之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生物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主要观点2】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

6、生,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无论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天分,他们的数理基础、理科的悟性的高低,也不管他们民族、地方经济的差异,他们生活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等等,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的另一含义是: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是,按课程标准完成必修三个模块和所选的选修模块的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让弱势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科学素养上都有较大的进步。 【主要观点3】探究性学习时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一

7、和第二个理念分别说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我们去培养谁?第三和第四个理念说的是我们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学生?也就是在生物学课程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时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范围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探究式学习是理科教育,暨生物学教学中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主动学习者才是成功的学习者。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地思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知识,落实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探究性

8、学习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和领悟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并能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的工作中。实现有效的学和有效的教。 探究式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和体会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技能与方法。 【主要观点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策略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既是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一些生物学教师认为生物教学仅是教授书本中的知识,所以将将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

9、生物学理论上,强调中学生物课程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也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基于这样的理念编排的课程距离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几乎不能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难以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而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都密切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体会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同时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片断的分析 教学

10、设计分析 细胞膜的研究史教学设计,是教师结合生命科学发现史,在分析中构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主要观点1 全方位的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科学家对细胞膜的研究史犹如一幅幅画卷,在本节课中,教师把这个长长的画卷,加工成学生能读懂、能思考和会表达的素材,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的道路去学习有关细胞膜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结论性的知识,而且还有过程性的知识,即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实现了三维目标,全方位的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另

11、外,教师最后的总结,也达到了画龙点睛的之效,提升了学生对科学是一个过程的认识。 主要观点2 问题拉开层次,照顾不同层次学生 细胞膜发现史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如果把回答问题的难度拉开层次,即设计一些更简单的、容易答的出来的问题,则可以帮助这类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好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的同时,也要让所谓的差生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学片断分析 精子形成过程(讲述法)的教学活动,突出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主要观点1 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卢晓华老师利用其自身绘图和板书好的优势,选择了讲授法的教学方式。

12、教师采用由易到难的形式,先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边讲解边绘图来和学生一起学习精子形成的基本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能把学生关于细胞分裂的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最后又让学生自己对着图来总结精子形成的主要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很传统,但它最大优势是使核心知识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能落到实处,即每位学生都在课堂上把精子形成的基本过程听了、画了又总结了,动了手又动了脑,这也使得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主要观点2 如何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卢晓华老师的课概念教学扎实,但缺少一些活跃的气氛。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凋残与课堂的教学

13、活动,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总结 在这一讲中,我们先了解了几位一线教师面对新课程理念的问题和困惑,随后又请两位专家解读了课程背景及四个课程理念,最后展示和分析两个教学片断,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有把教学理念落实得较好的,也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片段的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共鸣,启发大家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落实生物教学理念。 第2学时 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我们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对每位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的教学课例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几个优秀的教学课例。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到位的教学活动片断分析 I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颢老师减数分裂精子形成

14、过程的教学片断分析:王老师利用创建模型的方法,设计精子形成过程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 的新课程理念。 主要观点1 突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减数分裂既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又是重点、难点知识,王颢老师运用模型法组织的精子的形成过程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把这个内容上成了科学探究课。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8个人为一个小组,两两合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带着问题来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不仅把探究活动落到了实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主要观点2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按照实验指导的步骤构建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模型,是在做中学,这是一个主动的、

15、积极的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深入的分析、释疑,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和请教老师。 主要观点3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本节课有多种学生的活动:自学、思考、展示、讲解、汇报和讨论,而这些活动的完成需要学生的多种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讲解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能力和质疑能力,教师是有意识的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的。 主要观点4 注重科学态度的培养 学生实验结束时,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所做模型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但第二小组仍对第一小组的汇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原因是:第一小组在汇报时模型显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第二个小组却说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摆出了证据,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针对上面两个小组的分歧,教师没有主观评判对与错,而是让事实说话,最后通过大家观察显微照片,证实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恰如其分地培养了学生重视实证的科学态度。 主要观点5 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中落实四个理念 新课程理念和我们教学中要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其实课程理念的落实就是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主要观点6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类型有哪些? 探究性学习有全程探究和部分探究,全程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