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58117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故事,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作者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从茶乡想到陆羽。作为文章的总起,由此引出后面的内容。第二部分(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现陆羽。选择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一一分述。分别是辨别江水的故事,说明他十分精通茶艺;拒绝作官,撰写茶经,说明他人品高尚、志向远大;周游各地,推广茶艺,不愧为茶圣。设计理念: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

2、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履行主导的职责。整合拓展课程资源。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专题课件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说“陆羽不愧为茶圣”,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导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导学准备:

3、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以及陆羽的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谈话: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采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说到茶,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陆羽。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尊称陆羽为什么吗?人们为什么称陆羽为“茶圣”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2. 陆羽与茶经(板书课题),在作者畅达的语言中去品读、去感悟。2、回顾一下,课文讲了陆羽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哪三件事?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1、辨别江水 2、撰写茶经 3、推广茶艺二、品读课文,了解传奇事迹,感受精神品质学习第2-8自然段:辨别江水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在写辨别江水这件事?(2-8自然段)2、默读这一部分

4、的内容,边读边用“-”画出描写陆羽辨别江水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3指名汇报,结合重点词句体会陆羽精通茶艺。课件出示:(1)、军士取来水后,陆羽马上用勺子舀水。他看了一下,又用舀子轻轻地掂了掂水,说:“这水是临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水。”(2)、陆羽没有吭声,默默地将瓶水往外倒。倒至一半时,他又用勺子取水扬了扬,说:“这才是南零的水呢!”4、指名汇报:陆羽是如何辨别江水的?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想想应该读出陆羽怎样的语气?5、全班齐读。6、陆羽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来,实在令人敬佩,如果你在场,你会说什么?引导朗读“陆先生,您真是神了”。(读出对陆羽的敬佩之情)7、谈话:文中除了陆

5、羽、军士,还有李季卿的语言描写,下面我们分角色把这部分内容读一遍,再次感受陆羽对茶艺的精通。8、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质疑:为什么陆羽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来?(结合学习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师小结:陆羽潜心研究茶艺,对茶、对水都了然于心,即便在同一个瓶子中,也能准确地分辨出南零水与临岸江水,真是精通茶艺啊!难怪被称为“茶圣”。三、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一)学习第9-11自然段:撰写茶经1、谈话:陆羽被称为“茶圣”仅仅是因为他精通茶艺吗?还因为他博学多才,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2、指名说说茶经这部书记述了哪些内容?“它不仅记载了神农氏最早发现茶的历史,以及中

6、国主要茶产地的土壤、气候与生长情况,而且总结了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方面的经验与技艺。” 抓住“不仅而且”了解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相当细致,从而体会到陆羽投入了巨大的热忱,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无悔的选择。3学生默读10自然段,思考: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长时间?用“”划出来,想象陆羽会遇到哪些困难,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写上旁批。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每到一处,陆羽都向当地百姓请教如何种茶、制茶、烹茶、饮茶,并把搜集到的资料详细记入茶记。他还细心地将各种茶叶制成标本,随船运回老家。经过十六年的游历后,陆羽隐居浙江湖州,潜心从事茶

7、的研究和著述。”抓住“风餐露宿、日晒雨淋、遍布、每、都、细心、潜心”体会陆羽的巨大付出,不畏艰辛。4、这是一个相当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们从文中的哪些数字也可以看出来。抽生汇报,师相机梳理:、十六年的游历实地考察三十二州茶叶产地历时五年又过了五年整部巨著的完成,历时二十六年陆羽已经四十七岁了5、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陆羽在这二十六年的时间里,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挫折。6、指名汇报。7、过渡:是呀!陆羽为了撰写茶经,奉献了他大半辈子的时间,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条艰辛的道路呢?是别无选择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结合课件体会陆羽人品高洁,志向远大。课件出示:(1)、朝廷好几次要他

8、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志向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2)、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抓住“毫不犹豫”“毫不动摇”因势而导:陆羽拒绝做官意味着拒绝了什么?引导朗读这两句话。8、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陆羽怎样的精神品质?师小结:陆羽淡泊名利,拒绝做官,潜心撰写茶经,真是人品高尚、志向远大(板书:志向远大)啊!难怪人们称他为“茶圣”!师过渡:课文除了写陆羽“辨别江水”和“撰写茶经”之外,还写了什么事?(二)学习12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所到之处,关于茶的各种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t)。自陆羽竭力推

9、广茶道以后,饮茶的人越来越多,茶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如火如荼”什么意思?从“如火如荼”“日益”“不仅还”你了解到什么?谈话:陆羽推广茶艺对国内外的影响这么大,真是贡献卓越呀!(板书)2、全班齐读,读出自豪之情。3、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知道陆羽为什么被称为“茶圣”了吗?陆羽精通茶艺,耗尽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周游各地,推广茶艺,为茶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真不愧“茶圣”这一尊称呀!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文章在叙述陆羽的三件事时,是如何安排详略的?文章采用总分结构:1自然段是文章的总起(板书:总起),从茶想到“茶圣”陆羽;2-12自然段选择了他生

10、平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一一分述(板书:分述)表现陆羽:辨别江水,说明他精通茶艺;拒绝作官,撰写茶经,说明他德高志远,坚持不懈;推广茶艺,说明他贡献卓越。他耗尽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茶圣”!)这样的写作方法大家可以学着运用到习作中。四、拓展延伸:1、 学完了本文,你有什么话要对陆羽说呢?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思想教育: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我们才会活得更出色!更有价值!过渡: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采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不但有茶艺,还有茶联呢。2、读一读下面的茶联:(读2遍)振兴古国茶文化 茶亦醉人何必酒扶植民族艺术花 书能香我不需花过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茶有茶圣陆羽,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圣人。杜 康-酒圣 吴道子-画圣 张仲景-医圣 杜 甫-诗圣王羲之- 书圣司马迁- 史圣五、作业:1、用几句话向家人介绍陆羽,说清他为什么被称为“茶圣”。2、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板书设计:22. 陆羽与茶经辨 别 江 水 精通茶艺(较详)撰写茶经 志向远大(最详)推 广 茶 艺 贡献卓越(简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