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571457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期课改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开展董力荧 吉林省桦甸市实验幼儿园邮编:132400 电话:04326222037内容提要:在主题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一个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积极支持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教师能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发现问题所在,不断调整计划,让幼儿更充分地体验和自由表达。教师要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处理好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观察 探究 捕捉 调整二期课改给我们今天的幼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二期课改赋予教师“以幼儿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真正转变角色去关注、理解发展中的幼儿,并在教育

2、实践中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总还是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幼儿,缺乏从孩子们的生活背景中去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于是,我从主题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从点点滴滴开始积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真正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在主题活动“车”的探索活动中,孩子的好奇提问、自发创造,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怎样处理好教师预设主题活动与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使教师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尽可能相符呢?以下是我对“汽车”和“自行车”主题探究活动过程的一个剖析。一、教师观察幼儿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编制主题网络每天早晨幼儿

3、来园后,都会去拿自己喜欢的玩具来玩,这时郑琳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辆玩具小汽车和一辆玩具自行车,小朋友看见都围了上来,有的孩子迫不及待伸手去摸。她提醒小朋友:“这是塑料做的,你们不要弄坏了!”有的小朋友说:“我爸爸有真的自行车,可大了还有车座,天天带着我去幼儿园。”还有的小朋友说:“我舅舅有一辆桑塔纳车,可漂亮了!还带摇控和音乐呢。”听起来,孩子们对车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加上孩子们对车的浓厚兴趣,所以他们谈起来很投缘。于是,我想如果将汽车和自行车分别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孩子们肯定会喜欢。于是,我在观察孩子与孩子进行简单的谈话后,使我们对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

4、汽车”的主题网络活动和一个“自行车”的主题网络活动,作为开展活动的依据。并制定出主题网络活动的实验目标,即通过幼儿各种车辆的认识,使幼儿了解各种车的种类,外形特征及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延伸与车相关的事物,培养幼儿思维的宽广性和敏捷性,进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二、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点,教师调整预设网络活动在教师编制的主题网络活动中,通过老师创设的活动情景,如“玩具店”请几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它小朋友扮演顾客,进行汽车买卖的游戏,在游戏中顾客要说出所买车的特点、性能和用途,既巩固了幼儿对车的了解,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还带领幼儿到汽车修理中心和汽车美容中心

5、进行实践观察和交流,让幼儿不只对汽车和自行车的外形、结构和种类感兴趣,而且对汽车的修理和美容这方面知识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相关的了解。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愿意探索这些问题,并且对车的用途说得也很好、很全面,但我发现幼儿对“车轮”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他们不停地问教师:“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车轮为什么有的那么大,有的那么小?”“车轮的花纹为什么有的不同?”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并没有强迫孩子按照老师预设网络开展活动,而是根据内容生成了第三个网络活动“车轮”。三、儿童自发生成活动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与儿童互动大部分幼儿对车轮的外表和形状都比较感兴趣,他们对“车轮”的观察角度和兴趣各不相同,在这种情

6、况下,教师若能尊重儿童的选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能使儿童的探索活动更为深入、更为主动。请看孩子们的活动:王林会拉着我问:“董老师,为什么货车的车轮那么大?轿车的车轮那么小?”我没有马上给她答案,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所以我故作神秘地说:“你们先猜猜看?”王林会:货车车身大,车轮就大。郑 琳:轿车车身小,车轮就小。李 晨:车轮大,能装很多东西。听了孩子们的话,虽说讲得不很明白,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货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大些,轿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小些?”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全班的孩子们,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我回去问爸爸,我爸爸是司机。”“我家里有汽车知识的图书” “车轮”这一部分是幼

7、儿自发生成的活动,所以幼儿对车轮大小不同的现象十分感兴趣,并提出为什么有的车轮大,有的车轮小的问题,使教师预设活动与幼儿需要结合在一起,成为幼儿愿意去探索的问题。四、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促进幼儿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活动区活动时,付聪小朋友拿着两辆车问我:“你说这辆车是在木板上跑得快,还是在海绵地上跑得快?”我一听,这是关于车轮与路面的问题,我说:“我们一起修建几条不同的路面吧。”旁边的几个孩子来劲了,他们问:“马路修在哪儿啊?”我们相互商量了一下分工,我负责做一条海绵马路,孩子们负责用小木板做马路,有的孩子还建议用沙子修建一条马路,在以后的几天里,孩子们每天拿着小汽车在三条不同的马路上实验着。在教师

8、依据幼儿的兴趣调整的分支网络中,原本就有车轮与速度的问题,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并参与活动的过程,将问题延伸到马路上,引发出儿童新一轮的研究兴趣。不出所料,“马路”这个问题引起孩子的极大兴趣,并使幼儿理解了在光滑的路面上,车跑得快,在沙石路上车跑得慢的原理。五、充分利用家园资源,促进主题活动的进行在活动中,我召开了家园联谊会,主要是围绕着“车”这个主题进行,全班幼儿和家长非常重视这项活动,全部都参加,在活动中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自己能干的手利用绘画、粘贴、制作等不同艺术反馈信息。他们对这次主题网络活动非常满意,而且表示能与幼儿园、教师密切配合,使家园共育真正做到实处。希望今后能更多的利用这样的教育形式来发展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但是,还应看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制定计划和编制主题网络中,不可能每个活动都与儿童需要相结合,但只要老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所在,不断调整计划,并能有心地去捕捉教育随机,引起并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就能处理好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