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孟子二章》[4].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57020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孟子二章》[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孟子二章》[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孟子二章》[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孟子二章》[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孟子二章》[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洋口初级中学 八年级 田晶晶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2.理清论证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重点难点: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2.理清论证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学习方法:1.朗读法。对于课文多种形式的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以课堂活动做牵引,让学生在对话中自我获得,自我生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做适当引导、点拨。课前预习,生生合作:(一)朗读课文,掌握节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教师范读,注

2、意语气和停顿。3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大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文言积累,疏通文意要求:1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语句翻译流畅,语义表达准确。方法:先自译,小组讨论,班级交流。重点: 疑点:(白板呈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

3、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我们再次走进孟子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一起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师生合作,释疑解疑三、理解内容,学习论证方法学习指导一:整体感知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可以划分成哪三部分?(不考虑文章的段落、标点)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文章划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论证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第二部分第2

4、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正面)和(反面)第三部分第2段结句: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各小组板书思维导图)学习指导二:细部研读: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何要举这些例子?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作用: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2.孟子认为人成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个人:身处逆境,努力奋发。国家: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学习指导三:归纳升华,拓展应用1.孟子在文中强调“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更能成才”,你认为呢?请举例谈谈。教师归纳总结:“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处于忧患中,还是处于安乐中,都可以“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难免一“死”。因此,逆境和顺境只是外部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根据同学表达自己观点时的具体表现,引出孟子语言的特点:多用排比,语气强烈,增强说服力。多用短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四、课堂小结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注定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经得起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在以后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