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56935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中医院一期工程设计说明xin样本.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龙泉市中医医院迁建( 一期) 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目录1总述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3道路设计4分区景观规划设计5经济技术指标6建筑设计说明7结构设计说明8给排水设计说明9电气设计说明10暖通设计说明11消防设计说明12节能环保设计说明1、 总述1. 1 龙泉市中医院迁建( 一期) 工程位于丽水龙泉市, 项目按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建设, 是全区预防、 医疗、 康复、 科研、 教学及基层指导中心。项目用地面积约1120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 保留原人民医院住院楼5500平方米, 新建10800平方米) , 其中地上1430

2、0平方米, 地下 平方米。( 主要建设门急诊医技综合楼、 传染病防治楼、 后勤保障综合楼、 地下停车场、 原住院楼装修等, 同时建设供排水、 排污、 道路、 绿化、 强电、 弱电及网络( 包括安防) 系统、 供氧系统等配套设施) 。2、 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2.1 项目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 统筹兼顾、 自力更生、 社会帮扶、 勤俭节约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 方便服务对象的原则, 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 充分考虑到所服务人群的特点, 并做到功能合理, 流程科学、 安全卫生、 经济适用。2.2 在总平面布局上,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为主, 结合原有地形采用自然式布局, 做到规整与自然式

3、相结合, 在建筑和景观相互渗透中为病人提良好的就医环境。本案用地在沿着公园路的中心点设置综合入口, 在东北和西南设置车行入口, 门诊医技综合楼位于用地南面, 采用L形布置, 一来能够在中心入口形成入口疏散广场, 开阔了视野, 二来能够减少建筑对现状病房楼的日照遮挡。为临近城市干道的门诊和住院楼方便了人们的医疗服务; 食堂及附属用房以及创传染病综合楼位于现状住院楼的北侧, 一样采用L形布局, 留出了缓冲广场, 同时厨房设置在用地的西北角,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油烟对其它建筑的影响, 餐厅的设置在考虑了为住院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就餐方便外同时好考虑了来医院就医的人群使用。两个镜像的L型布局不但有利于用地的

4、流线的组织, 更是丰富城市沿街空间的有力手段。而将垃圾中转用房放在西北的角落, 远离主要的建筑, 用地采用通透的围墙与周边的用地隔离。2.3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 清洁的特点, 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医疗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医护人员及病人通行, 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 考虑到室内的通风、 采光的需要, 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 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 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 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 特性、 原产地等。2.4、 体现时代特色, 突出时代精神: 经过建筑、 小品等现代元素的应用, 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 体现时代特

5、色; 在景观营造上, 以植物造景为主, 坚持乔、 灌、 草多层次复式绿化, 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就医治疗环境,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3、 道路设计3.1主干道设计宽度为7米, 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36米, 整体道路环通流畅。3.2整个医院规划中的园路, 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 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 园路的设计以方便病人就医和游人游览整个园区为主, 同时也满足病人们休息时的使用。4、 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设计的要求, 先整体后局部, 逐步设计, 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4.1入口区医院出入口是

6、院区绿化的重点, 在主道结合口两侧, 种植绿篱、 花、 灌木及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 使入口主道四季常青, 也可种植开花美丽的大乔木, 间植常绿灌木。医院主入口区位于院区的东部, 面临着城市次要干道。主要包括主大门、 入口广场、 门诊医技综合楼、 住院楼和停车场等。因此处是医院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窗口, 因此整体绿化采用规整式布局, 体现医院庄严的救死扶伤风格。自行车和汽车停车位结合植草砖设计, 并在车位的边界加上适当的乔木, 诣在最大程度地扩大场地的绿化面积, 优化场地环境。4.2南区和北区以现状住院楼为界, 南区是门诊医技综合楼群体, 拥有大面积组成的景观绿化, 北区也在建筑的间隙布置了景观

7、节点, 植被采用多层次布置, 将景观设计同道路交通和建筑空间完美结合。5、 经济技术指标6、 建筑设计说明 6.1概况龙泉市中医院迁建( 一期) 工程总建筑面积16700平方米( 含地下室) . 新建建筑物含一期新建门诊医技综合楼, 辅助用房, 传染病房, 垃圾中转站共9110平方米, 其中地下室2090平方米; 保留现状病房楼5500平方米。6.2设计依据及设计条件本工程设计采用的设计规范、 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一房屋建筑部分(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8、( JGJ67-89)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 她相关国家、 部、 省市现行规范规程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以及设计建议和合理的要求6.3门诊医技综合楼设计新建门诊医技综合楼为医院主体建筑, 规划设计为5层。在建筑布局上采用L布局的设计手法, 并同原来的住院楼经过连廊相连, 医技用房位于门诊和病房之间, 方便全院使用。门诊楼每层设有公共卫生间。门诊大楼一层布置有大厅, 门诊中西药房, 急诊等。门诊大楼二-四层为门诊区, 布置有大堂及门诊用房。内部流线采用医患分流的形式, 医生由专门的医用楼梯和通道进入自己的工作区, 而病人也有公共的楼梯电梯到达候诊厅, 进而叫号就诊。门诊大楼五层为办

9、公和医院内部使用的屋顶晒台。建筑在适当的位置做了景观中庭, 或采用挖空的形式为建筑创造良好的景观采光和通风。6.4病房楼和传染病综合楼以及垃圾中转站该区块是用地的北区, 各个建筑之间分隔明确单页有一定的造型关联, 让建筑更加整体。辅助楼位于传染病房和住院楼之间, 用通廊连接, 位置居中方便使用, 设置有餐厅, 厨房, 包间, 营养厨房, 煎药处。传染病房位于用地的东北角, 自成一区, 设置有隔离入口和主要入口。垃圾中转站位于最偏远的西北角, 对园区干扰力求做到最小。6.5住院楼装修设计住院楼主体6层, 床位数约160张。平面成一字形, 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 装修的重点除了对建筑做翻新改造以

10、外, 由业主要求增设卫生间。6.6地下室设计地下室位于门诊医技综合楼以下, 面积2090平米, 包括设备用房, 车位以及太平间和病理解剖室。6.7立面设计整个建筑在立面造型设计中同样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 同时追求传统文化的神韵, 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利用传统医院的建筑语言, 采用现代的表现手法( 色彩、 材料、 造型) , 经过几何雕塑感的塑造, 表示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气息和谐统一, 白色的外墙, 强烈的虚实对比, 建筑线条整体而富有逻辑, 将整个园区有机连系。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是这次设计的重点; (2)人性化地考虑空调机摆放, 使其成为整个建筑的一部分; (3)在造型上强调多元与

11、统一, 在变化中寻求协调; (4)将生态绿化融于其中, 以增加其生动性。6.8生态设计建筑的屋顶绿化屋顶预留的花架以及各个层次的绿化设计, 将对调节建筑乃至用的微气候产生重大的作用。7、 结构设计说明: 7.1概况泉市中医院迁建( 一期) 工程设计采购项目, 用地面积约1120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6700平方米( 保留原人民医院住院楼5500平方米, 新建11200平方米) , 其中地下室2090平方米; 保留现状病房楼5500平方米。( 主要建设门急诊医技综合楼、 传染病防治楼、 后勤保障综合楼、 地下停车场、 原住院楼装修等) 。7.2设计依据及设计条件1)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设计规范、

12、 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一房屋建筑部分( )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 ) 2) 拟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3)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7.3上部结构方案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 结合建筑高

13、度平面布置以及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 主体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楼板为现浇梁板体系。7.4基础选型: 因无地质报告。根据结构体系, 基础形式暂定为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埋深暂定为2.0m3.0m,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待地质勘察报告正式提交后, 再对基础形式进行调整或确认。7.5主要结构材料选用 1) 混凝土强度等级: a梁、 板、 柱、 楼梯: C25-C35。 b基础: C25-C30; 基础垫层: C15。 2) 钢筋: HPB300、 HRB335、 HRB400。 冷轧带肋钢筋(CRB550): 用于现浇板受力筋3) 焊条: E43、 E50、 E60。4) 钢材:

14、Q235、 Q345。5) 轻质隔墙: 用于本工程的轻质隔墙均为页岩烧结多孔传, 厚120、 240。8、 给排水工程8.1编制依据( 1) 有关项目批文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以及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 3) 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内给水( 包括热水) 、 排水及消防工程。 8.2项目概况龙泉市中医院迁建( 一期) 工程总建筑面积16700平方米( 含地下室) . 新建建筑物含一期新建门诊医技综合楼, 辅助用房, 传染病房, 垃圾中转站共11200平方米, 其中地下室2090平方米; 保留现状病房楼5500平方米。8.3基本参数( 1) 给水水质: 该项目工程由市政给水网供给, 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供水压力: 市政给水网供水压力约为0.3MPa。( 3) 给水设计用水量: 门诊楼: 用水定额Q=30L/人.d,设计使用人数700人, 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