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56769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摘要】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发生了变革,企业财务人员的职能也由以前的记账、报账转变为现在财务预算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且会计处理对象和会计处理方法也日益复杂多样,风险逐渐增大。会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造假普遍,严重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会计造假常用手段、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提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建议。【关键词】会计造假 危害 防范与治理目 录【摘要】11、问题的提出12、会计造假的定义13、企业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23.1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23.2

2、 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影响23.3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33.4 制度保障不健全33.5 上级下达的任务与企业经营状况实际相背离33.6 受政府管理部门绩效政策的影响43.7 社会关于会计造假信息的披露程度不够43.8 处罚力度不够44、企业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54.1 账目来源失真54.2 账目处理失真54.3 核算资料造假54.4 成本费用造假54.5 往来款项造假64.6 资产计价造假65、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65.1 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65.2 破坏了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75.3 败坏社会风气,使政府公信力下降76、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76.1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3、建设76.2 加重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86.3 全面实行诚信教育96.4 要合理地建立组织机构和控制制度96.5 改善审计体系,强化审计监督功能106.6 鼓励股东主动参与监督公司,维护合法权益116.7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补充、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16.8 加强会计造假信息的披露程度116.9 加重作假的处罚力度127、打击会计造假的意义128、结语13附录(1) 参考文献13附录(2) 谢 词141、问题的提出由于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大规模会计造假案,使会计人员本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诚信” 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当前我国会计造假现象相当普遍,因为各企业、事业单位存在人为调节利

4、润、粉饰业绩、偷逃税金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才会引发如此剧烈的信任危机,因而防范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现象,必须摆在行业工作的首位。“究其因才能正其果”,无论是预防,还是措施得力的治理,明确会计造假的成因是必要的,无论是大刀阔斧的打假,还是公正有效的治假,加强立法执法力度、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必须的。因此,对我国企业的会计造假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会计造假的定义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决策层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为给小团体或者个人谋取私利,擅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通过采取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处理中伪造,编造虚假会计资料、会计报表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

5、会计造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会计事项造假和会计报表造假,前者是指通过诈骗、盗窃等手段,将公司资产变为个人所有或使用,后者则是指通过故意谎报某些财务价值,造成增强获利能力的假象,从而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3、企业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3.1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3.1.1 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不高,因水平技能低下而造成的非主观意识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3.1.2 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物质利益驱使下,将集体主义甚至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抛在脑后,不顾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会计行业规范,不顾一切地恶意涂改、编造甚至伪造会计资料,利用职务的便利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误入歧途、

6、以至走向犯罪;3.1.3 部分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违反财经法纪,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3.2 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影响3.2.1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是隶属关系,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企业或者个人的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使会计人员沦为管理者造假的工具。一些会计人员出于对自身工作、报酬、职务等个人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屈从与领导的意图,被迫弄虚作假,有的甚至同流合污;3.2.2 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诱发了财务会计的造假行为。企业税收、银行放贷均以企业的效益状况为依据,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有的企业经营者不是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而是在经营不善

7、的情况下,或为了偷逃税款;或为了谋取贷款;或为了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在会计帐务中弄虚作假。3.3 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3.3.1 从企业内部看,审计监督工作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加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其对会计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3.2 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是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合力,财政、审计、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诸多监督机关为完成各自的职能任务各有取舍,相互间的配合及监督合力未能形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二是社会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法律规定的接受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的范围还很有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社会服务功能远远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3.4

8、制度保障不健全3.4.1 企业制度缺陷,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易造成单位负责人独断专行,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客观条件;3.4.2 会计准则不够完善。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制度,而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制度不够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较差的情况。虽然近年来我国为规范市场运作,陆续出台或修改了一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部分法规的出台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立法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而且一些法律条文较粗,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监督和打击不力。3.4.3 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颁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采用了新的会计制度,这样就为发现会计造

9、假行为增加了难度。3.5 上级下达的任务与企业经营状况实际相背离一些企业处于某些目的,如上市的目的,或由于薪酬与业绩相挂钩,而制定一些根本实现不了的目标,下属经理迫于这些高经营业绩的考核压力,“高指标”的重压下,只好造假来应付。3.6 受政府管理部门绩效政策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大兴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从而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完成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的任务,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武断地向辖区企业下达任务指标,因而企业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账目及报表。3.7 社会关于会计造假信息的披露程度不够会计造假信息的披露程度不够,严重的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虚假的信息

10、造成泡沫繁荣,误导国家经济决策,直接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对股东的利益影响可谓是最直接的,虚报资产、虚报利润直接左右着股东的决策。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股东进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不能保证这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决策失误是要股东承受最大的经济损失。社会的公开力度不够同样是造成会计造假信息披露程度不高的原因。会计造假行为是危害整个社会的行为,没有超高的曝光度,不足以引起全民的危机意识,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国民的监督力度,减小了会计造假的阻力。没有专门的进行会计造假信息披露的机构,专业的会计信息核查、专业的税务稽查、专门的执行机构,这些都是现在社会所缺少的,但也是披露会计造假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形式化

11、的核查,滋养了会计造假这个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蛀虫。3.8 处罚力度不够我国对会计信息造假的不法行为往往通过行政手段予以处罚,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较缺乏,从而没有对违规者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监管部门主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通过行政手段的形式进行打击惩治,而对财务直接负责任人却较少追究刑事方面的责任,惩罚中涉及的民事责任少之又小。另外,执法力度也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程度不够,会计造假付出的代价是有限的,这里的代价可分为两种形式:违法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前者即违法行为被发现后应受到的惩罚,后者指会计造假时所费的精力和心理承受的各种压力等,如工作机会、晋级升迁等。会计造假成本低导致一些

12、财务人员甘愿以身试法。4、企业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4.1 账目来源失真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的来源,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账目的真实性。原始凭证的失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内容不合法。原始凭证记载的经济活动本身就不符合财务规定,如请客送礼形式不合法。如白条顶账、假发票、假收据等。编造虚假凭证。如虚记应收预付款项,转移资金,形成账外小金库等。4.2 账目处理失真即使取得了合法的原始凭证,但是通过编制不合理的记账凭证,在登记账目、编制报表时也会发生造假账行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有:故意作弊,会计人员利用不正当手段故意做假账、编假报表。如编制与原始凭证不符的记账凭证来贪污公款等。做法失真,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

13、准则规定同一经济业务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却会给会计核算带来不同的结果。4.3 核算资料造假主要是针对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的造假。会计凭证造假主要是在原始凭斑点上,常见的是通过以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达到隐匿事实真相的目的,或者偷梁换柱,无中生有,将不合法收支列入合法项目中。会计账薄、会计报表造假除受到会计凭证造假影响之外, 还大量存在伪造账薄,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制度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以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等。4.4 成本费用造假企业出于利益驱动,往往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就人

14、为地加大成本费用,采用多提多摊等手法,把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或虚列支出,把根本未发生或虽发生但不属于本企业的开支,列入本企业的成本费用;为了从银行取得贷款,他们又会在“缩小”成本费用上下功夫,对本应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该提的不提或少提,该摊的不摊或少摊。4.5 往来款项造假企业对债权或债务, 长期不清或干脆虚列债权或债务,造成往来款项不实。许多企业对已确认收不回来的债权或付不出去的债务长期挂账,悬而不决;或因会计人员频繁更换,交接手续不健全,各种应收款项长期无人问津;或者为了逃税的需要,干脆虚列债权人或债务人。4.6 资产计价造假企业在资产计价过程中,根据主观确定标准和方法,造成计

15、价的伸缩性,使资产计价因人为的偏差背离客观实际,使企业的资产严重不实。5、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5.1 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会计造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经济实体运行中的实际经济事项的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改善经济管理和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就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虚假、错误的会计信息将严重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导致市场行为主体或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更容易滋生腐败,引发经济犯罪活动,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同时也侵犯了国家、股东、债权人、客户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再次,虚假信息将对证券市场形成严重冲击,误导证券投资者行为,破坏市场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5.2 破坏了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诚实守信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的最基本道德规范,而作为经常与钱财打交道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更应诚信第一,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事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如果没有诚信,企业就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