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5654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欢迎您,请多指教!EXCEL的数值运算教学设计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 赵志军【教材分析】 数值运算是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套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展示信息,充分利用探究协作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完Excel的表格处理能力后,进一步学习其强大的数值运算功能。教材列举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些实例操作,引导学生由简到难地动手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

2、是本校高一年级15班学生。该班同学课堂纪律较好,大部分同学在上信息课的时候都能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喜欢通过“动手”活动进行学习,喜欢多种刺激同时作用的学习,需要经常受到鼓励和安慰,喜欢与同伴一起学习。上节课布置的制作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包括单元格的编辑)能够顺利完成;因此,本节课我依然用这些表格作为演示操作的实例,有助于同学尽快掌握新技能。考虑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拓展性,适当增加“Max函数”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概念及其格式。(2)学习用Excel处理数据的基本技巧,掌握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并能够利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来提高表格数据处理

3、的效率。(3)灵活利用函数运算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现代媒体的帮助下,感受学习Excel中数据运算与数据分析的过程;通过任务驱动和自学,掌握复杂函数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电脑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热情。【教学重点】公式、函数以及公式复制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公式和函数的概念与思想、数据范围的选取(包括连续和不连续的)。【策略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数据运算的三个方法在理解上越来越困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快捷、简单

4、),我设计了几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联的实例,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提出任务和问题、假设构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思维,开拓创新,激励学生探究新知,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考虑到该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中,指导学生利用了“尝试探究”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意识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准备】1、硬件:多媒体网络机房。2、 软件:教学广播软件、Excel2003、演示以及试验操作所需的Excel文档(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表、高三9班月考成绩表)。【课时安排】1

5、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 师展示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表,并发问:这张表格是我们上节课利用Excel完成的工作表。注意到我们当时将其中的“总分”列空在那里。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计算这些班级的“总分”? 生答:纸算、计算器、电脑 还有人答:口算、心算 点评:大家提供的方法肯定都可行,那么是不是任何时候这样做都合理呢?如果像我们高一年级总共有22个班级,你每个班级都要一项一项加过去,等于说要做22次的加法运算,并且手工算的时候还特别容易出错。如果说让我们同学有机会担任学校政教处的统计员,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电脑来提供自己工作的效率呢?(引出课题)二、 新课教学师:Excel除了具

6、有一般的表格处理功能,还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率的数据处理也是Excel这个软件的精华之所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Excel来实现复杂的数值运算与数据分析。表达式的应用、函数的应用、公式的复制,这是Excel用来处理数值计算的方法,这三个知识点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一)表达式的应用1、概念: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的算式称为表达式。习惯上把表达式叫做公式。2、如何使用公式呢?选定单元格,输入“=”,再输入表达式内容,然后按“回车”。3、师演示:用表达式法计算(1)班的总分。4、学生活动: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台使用表达式法计算(2)、(3)班的总分。老师指导后点评:表达式的优点和不足(引

7、导学生认识到Excel数据运算的优势)。优点:(教师试验演示)在Excel表达式运算的计算方法中,一旦相应的单元格数据发生了变化(比如,C3的 “卫生”项目得分变成了80分,那么总成绩也会自动地更正为230。这一优势是手工运算所不能匹及的。不足:当参与数据运算的单元格很多的时候,简单表达式会变得很长,不方便用户迅速输入(比如参与评比的项目有100项)。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开发人员在Excel中引入了函数的概念,以进一步提高数据运算的效率。 (二) 函数的应用1、概念:函数是Excel将许多复杂的计算过程设计成简单的函数,提供给用户使用。函数的种类有很多,最常用的有求和函数(SUM)和求平均值函数

8、(AVERAGE)。2、SUM的格式:fx = SUM(C3:I3) AVERAGE的格式:fx = AVERAGE(C3:C11)说明:“:”表示“到”的意思,“C3:I3”表示一个连续的区域。如果用“,”连接,则表示这几个单元格一起参与运算。如C3,E3,G3就表示不连续的区域。3、如何插入函数呢?选定单元格-插入菜单-“函数”-选择所需的函数-输入参数-“确定”4、师演示:使用函数法计算“1班”的总分、“纪律”项目的平均分。5、学生活动: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台使用函数计算“2班”的总分、“卫生”项目的平均分。老师指导后点评:如果已经很熟悉这些函数了以后,可以直接输入函数来计算结果,老师演示另

9、外一种方法。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所使用的方法是不是越来越好,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呢?其实,今天的终极武器还没有登台亮相,给出比喻:表达式-手枪、函数-步枪、复制公式-机枪,引出“复制公式”。(三)公式的复制1、优点:使用自动填充的方法可以完成公式的复制,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2、回顾本章第一节“自动填充柄”的使用,引出利用“自动填充”完成公式的复制。3、方法:(师演示 以输出文明班集体创建评比各班总分为例) 选中E3单元格; 将鼠标指针移至选中单元格右下角,鼠标指针变成实心“+”,拖曳“+”到E5单元格后释放。4、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完成平均分中剩余的空格。三、实践环节 + 分组学习1、基

10、本任务: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同学通过所学知识完成高三9成绩表的“总分”和“平均分”(两种方法都用一下)。2、研究任务:为了进一部提高大家的运用能力,让同学自主学习Max函数,要求同学们帮忙完成高三9成绩表中各单科状元的统计。拓展本堂课的应用,要求同学们帮忙完成高三9成绩表中“名次”的排列(提示:“数据”/“排序”)。3、学习思考: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可以完成求和及求平均的操作? 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老师巡视个别辅导,搜集同学们的典型错误:忘记了函数名,不懂得看提示;函数中参数的选择有误,拾取操作不熟;使用自动填充柄复制函数有误。四、 教师总结对于同学们存在的典型错误(特别是数据范

11、围的选取,选择数据时对于连续数据用到shift键,对于不连续数据用到ctrl键),进行广播演示纠正。表扬表现较好的同学,并鼓励大家发扬协作探究的精神,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对于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不要放弃,可到网上邻居找老师共享的资料和答案,或者找同学帮忙。【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计算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总分及平均分这一实例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新方法,知识内容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紧紧地抓住学生,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各个运算方法都分析了其优点和缺点,使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各种方法的意义,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运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运算方法的介绍由简到难,遵循知识掌握的规律,过渡衔接也做得

12、不错。在介绍函数运算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在选择函数时要注意看函数下面的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函数的掌握上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老师演示完后有类似的任务让学生去动手和探究,在不断的成功过程中,总有新的任务等待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在知识巩固拓展上,我采取同学分组合作和尝试探究的方法,任务设计既有巩固已学内容又包含新的内容,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又一次获得了新的知识,获得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它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整节课学生们情绪高,乐于操作,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够深入,讨论过于集中。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可以把握的更好。第 1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