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55591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复习练习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复习 练习题一、选择题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答13题。1图中曲线依次表示()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B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C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2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AB C D3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

2、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A地势高 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 C环境污染严重 D人口增加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高度上的百叶箱内的温度,地温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两者均用摄氏度表示。读“北京市气温和地温状况表”,完成45题。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和地温年内变化表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4.72.34.413.220.224.226.024.619.512.54.02.80 cm地温5.12.96.716.124.528.229.827.823.315.86.13.35 cm地温3.61.45.114.522.326.928.226.521.113.44.61

3、.910 cm地温2.00.94.914.121.825.727.625.520.713.04.41.14从距地面1.5米处到地下10厘米处的温度变化状况是()A先下降后上升B先上升后下降C冬季先下降后上升D夏季先下降后上升5据表分析可知()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高于地温 B受地球内能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受比热的影响,地温的年内变化比气温小D受接触面的影响,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地下温度6右图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A9:0010:00B21:0022:

4、00 C7:0018:00D13:0014:00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78题。7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处 B处 C处 D处8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读右图“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910题。9图中所画的四条线中,风力最大的是()AB C D10.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附近

5、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是()11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盛行下沉气流12右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动力上升B为高空西风C为热力下沉 D为东南信风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读右图,回答1516题。15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

6、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16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流温暖湿润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17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18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9

7、21题。19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A甲B乙 C丙 D丁20如果戊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A1 002.5 hPa B1 005 hPa C1 007.5 hPa D1 010 hPa21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A南亚进入旱季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我国东部秋高气爽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线段MN为脊线或槽线(谷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2223题。22若MN为海平面气压场中槽线且M气压比N高,则()Aa区域温差大于b Ba区域温度高于bCa区域为偏南风,阴雨天气 Da区域为偏北风,阴雨天气23若MN为6月初

8、西太平洋副高的两侧脊线,则我国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长江流域黄梅时节家家雨 B华北平原麦收时节雨纷纷C东北平原夏初时节处处旱 D珠江流域台风时节处处涝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2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5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高低高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C气压:高低高D降水:晴雨晴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2627题。26该天气系统是()A南半球气旋 B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为暖锋 BM处雨后气温上升CN处为冷锋 DN处出现连

9、续性降水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回答2829题。28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冀 B鄂 C甘 D吉29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C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3031题。30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31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

10、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3233题。32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A地势 B洋流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33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表示气候类

11、型。读图回答3435题。34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35气候类型所在大陆为()A澳大利亚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二、综合题36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1: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土壤(黑土)沙漠草水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2:图甲中小区1下垫面吸收率较高,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下

12、垫面吸收率较低,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3:图乙中小区3风速较大,风速为3 m/s;小区4风速较小,风速为2.5 m/s。(1)根据材料1、2,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3,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一般地说,A地降水量比B地_,原因是什么?(3)C气流来自_(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请说出A、B、C、D四处风向的差异。(5)此季节,洛杉矶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38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理由是_。(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冰岛的风向是_。(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39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