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549566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9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 : 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 目 单 位 : 公司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地点: 申报时间:2011年3月10日5目 录第一章 概述41.1 项目基本情况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6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61.5 城市概况6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1.7 建设单位12XX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32.1 邵阳市XX小区总体布局132.2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4第三章 建设条件143.1 地理位置143.2 工程材料143.3 供电、供水条件143.4 气象条件15第四章 工程地质及

2、水文地质条件164.1 地形地貌164.2 土层结构184.3 地下水184.4 区域稳定性与地震184.5 工程地质建议20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195.1 设计依据及标准195.2 设计标准195.3 设计原则195.4 平场工程205.5 道路工程20第六章 环境保护和结构236.1 环境影响236.2 环境保护236.3 节能24第七章 建设进度计划257.1 建设进度设想257.2 项目实施计划257.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25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8.1 估算依据278.2 投资估算288.3 资金筹措28第九章 财务评价309.1 基本数据309.2 财务评价319.3 不

3、确定性分析34第十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3610.1 经济效益3610.2 社会效益36第十一章 结 论38附件:附表1房地产开发产品投资投资估算表及计划进度表附表2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3土地收入与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4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5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7利润表附表8资产负债表第一章 概 述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邵阳市XX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1.2 建设单位:单位名称:邵阳市XX建筑工程公司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下列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 1.城市道路

4、工程(不含快速路);单跨跨度20米以内桥梁工程;公共广场工程; 2.2万吨/日及以下给水厂;1万吨/日及以下污水处理工程;1立方米/秒及以下给水、污水泵站;5立方米/秒及以下雨水泵站;直径 1米以内供水管道;直径1.5米以内污水管道; 3.总贮存容积500立方米及以下液化气贮罐场(站);供气规模5万立方米/日燃气工程;2公斤/平方厘米及以下中压、低压燃气管道、调压站;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及以下热力工程;直径0.2米以内热力管道; 4.生活垃圾转运站。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由邵阳市XX建筑工程公司组织进行,并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邵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相关

5、资料并协助可研报告的编制。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及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2、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五”计划。3、邵阳市城市道路规划。4、邵阳市人民政府南府函(1999)95号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补助征用土地手续的批复。5、湖南省公明会计师事务所川公会验字(2011)051号验资报告。6、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编邵阳市城市建设详细规划。7、湖南邵阳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编邵阳市桓子河段截弯取直后对行洪影响的分析。8、湖南邵阳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邵阳市开发区地质勘探报告。9、邵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XX小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

6、响报告书。10、邵阳市国土局南市土价(2001)56号关于确认北塔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标定地价评估结果的批复。11、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设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2、国家拓展计划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编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邵阳市人民政府南府函(2001)126号、120号关于出让土地的批复文件。14、邵阳市国土资源局南市土资建(2001)21、112、197号关于出让土地的批复文件。15、中共邵阳市委会议纪要南委纪(2011)8号。16、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 可行性报告编制范围根据协议及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XX小区详细

7、规划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为:XX小区道路及场地平整工程。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及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标准、设计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1.5 城市概况1.5.1 邵阳市城市概况邵阳市辖武冈市,邵阳、新邵、隆回、洞口、新宁、绥宁、城步、邵东县和双清、大祥、北塔个市区。总面积为208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411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汉族占94.06%,有39个少数民族。全市建有1个苗族自治县,25个民族乡。面积2.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

8、省的1/10,是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邵阳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和讨袁护国英雄蔡锷就是这片古老土地哺育出的无数英才中的杰出代表;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雪峰蜜桔、新宁脐橙、宝庆辣椒等久负盛名;崀山、南山、云山等旅游景区的迷人景观则令世人仰目1.5.2 邵阳市城市总规修编说明1、城市性质:湘中及湘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以古城风貌和资邵两水为主要特色的山水城市2、城市规模:用地规模2000年为38平方公里,远期5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05年为45万人,远期为60万人,远景为100万人3、城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外围森林环抱、碧水穿城而过、绿楔点缀其间的“

9、一带、两轴、四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一带(资江滨水风光带):城市生活功能用地围绕资江、邵水布置,包括北塔区、大祥区和双清区的生活区部分,形成以未来新城市中心为核心的环资江“U”字形城市景观带,既是城市的重要生活带,也是生态廊道和旅游景观通道。两岸形成商贸旅游区,商务公寓区,小江湖生态社区(建设高档住宅,并配套绿化、体育等设施,形成宁静、优雅的居住环境),休闲美食区,滨水区绿化核心区,雕塑景观区等多层次,内容丰富的滨江景观带,同时,利用保留的缓丘种植颜色丰富的植物,形成夏绿秋红的绿化景观效果,对商贸区、雕塑公园、桥梁及高层建筑进行亮化,灯光以黄色调为主,“光雕”的变化将突出夜景的动感。通过亮化设

10、计,形成层次丰富,富于变幻的滨江夜景。两轴(两条空间发展轴):南北向空间发展轴:依托南北向的蔡锷路(西湖路)、雪峰路、规划的建设路、改线后的G207和二广高速,形成联系邵阳市新城区和旧城区的南北向空间发展轴,这条轴是未来邵阳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轴。东西向空间发展轴:依托沪昆高速、邵州路(邵阳大道)、宝庆路、龙须塘路、古塘路(黄桑路)、改线后的G320、洛湛铁路(娄邵段)和渝衡铁路(怀邵段)等交通通道联系大祥组团、双清组团和东部产业组团的一条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四组团(四个功能组团):大祥组团发挥大祥区现有的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新火车、汽车客运站落户大祥区的

11、有利条件,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业、科教,提升商贸、科教等服务功能。依托现有的大中专院校,在城区南部建设科教园区。规划组团面积20.4平方公里,容纳人口约25.2万人。双清组团发挥城市东部窗口的地位,利用城市东进的有利契机,突出发展专业市场、房地产业,体现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规划组团面积17.2平方公里,容纳人口约18.1万人。北塔组团将北塔区打造成集商务办公中心、体育休闲中心、会展、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商务区。规划组团面积20.2平方公里,容纳人口约22.6万人。东部工业组团依托上昆高速、东联络线,邵阳货运站场的便利条件,未来形成邵阳城区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区,是邵

12、阳市未来经济的增长点。规划组团面积22.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约14.1万人。4、城市功能分区:采取综合功能区与风光带加环道的基本格局,将双清、大祥、北塔三区组织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现有城区中心人民广场红旗路地段为基础形成中心,同时由市中心产生强大向心力吸引外围紧凑发展。并在江北柘木田和新火车客站形成城市副中心。双清区是城市的主中心和主城之一,规划由中心商贸区、洋溪桥、小江湖、龙须塘、五里牌工业小区及贸站仓库区和相应的生活区组成。大祥区是邵阳城市主城之一和对外交通发展区,主要发展商贸、文教、行政办公、对外交通和部分无污染工业等,由交通服务区、飞机坪工业区、城南科研教育区、古城保护游览区和相应商贸及生活区组成。北塔区是城市重点开发的新区,规划由私营经济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区、行政办公区、商贸区、体育活动区和相应的生活区组成。5、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城区道路网络形成环形方格网主干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