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549422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效初探文明起源于文字。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作为一个中国人,学好汉字是必须的。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一、小学低年级识字面对的问题。(一)识字基本要求高。在刚刚颁布的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识字量大,要求高,这是新课标的特点。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

2、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将使学生不堪重负。(二)汉字本身数量多、结构复杂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在初学时难度巨大。目前在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文字,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属于后一种。就构成来说,字母文字比汉字简单,其使用的基本符号数量极少,一般在几十个到一百多个,便于认读。汉字的基本书写符号太多,新华字典里有一万多个,康熙字典里收了近五万个汉字,一字一形,一字一音,而且结构复杂,不仅笔画多,而且汉字的单位笔画和部件,不是按照统一的方向排列组合的,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展开。汉字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识字的难度大。但是汉字的最大优点,无疑在于它的超方言性。据语言学家研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的欧洲,

3、之所以很少有统一的时候,和其采用的字母文字是分不开的。美国专家甚至说,若废除汉字,中华将不再存在。因此,即使汉字再难认,作为中国人,也必须要学好汉语言。(三)儿童的记忆规律,决定了儿童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低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就是:善于记忆形象直观的内容,而不善记忆抽象的东西;习惯记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易记也不乐于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四)当前识字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或者是“死记硬背”,只是注重汉字字形的生成性特征,要求学生把汉字归类识记,而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培养。或者是“活学活用”,只是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

4、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但是却不能解决字形是识字教学难点这一实际问题。因为以上原因,长期以来,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的广大教师。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写的字又差,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二、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的初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提高识字教学成效。(一)在环境中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1、通过

5、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所以,教材编排第二册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例如,在认识“民”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学校对面的商场叫什么名字。很多同学都会说:“人民商场”。因为人民商场是家长、同学们经常去买日常用品的地方,对商场的名称也非常熟悉,所以这时再让

6、同学们认识的“民”,就会将“民”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2、通过学校环境识字。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比如通过身边的物或者人来认识生字,同学们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印象十分深刻,每次走进学校就想起“校”怎样写,走进教室就想起“班”怎样写,遇到老师就想起“师”是什么样子,看见同学就忆起“学”的模样。还可以让学生采用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开展“姓名识字”,从认识同桌的姓名开始,逐渐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做到认得着、叫得出、懂得有什么含义。3、通过家庭环境识字。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

7、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比如从对亲人的称呼开始,认识“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到认识各种家具。4、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寻找春天”、“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二)在快乐中识字。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主动、兴

8、致盎然的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

9、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如:“非”的谜面可记为: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运用以上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2、组字游戏。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

10、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3、形象识字。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又如我在教春风吹这课中“春”这个

11、字时,就结合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都出来晒太阳啦!引导学生用形象性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5、图文结合识字。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

12、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学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这样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三)在阅读中识字。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

13、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所以阅读文本的选取特别重要。新教材大都是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只要识字方法得当,效果相当不错;课外读物尽量带图片并与学生的识字阶段相配套,学生在已有识字量的基础上通过课外书籍,了解到书本上没有的有趣知识,认识了部分生字,又巩固学过的字。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学生的识字数量达到固定的标准后才去阅读,这大可不必。一边识字,一边阅读,以阅读促进生字掌握,以生字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