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54692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三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中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祖国人民在申奥成功时表现出来

2、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体会到申奥的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成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从而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是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教学本课时利用录象、课件等创设阅读的情境。在识字教学方面,新课标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因此在教学本课的生字是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想办法记忆,并作适当的指导。学情分析:课文我们成功了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

3、的。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课文中文字给予的抽象、空洞的印象,至于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场面为什么会那么热闹,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教学策略: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课文介绍了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后,人们在首都的街头、广场、世纪坛欢庆的热烈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流畅,文字间无不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与欢庆的热烈,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课

4、文还配有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人们狂欢的场面,是帮助低年级学生观察想象,从而感悟语言文字的好材料。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第一阶段学习目标和低年级学生年龄与思维的特点,确定以下的重点、难点:体会首都人民无比激动的心情,感受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狂欢的场面,培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发扬奥林匹克的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荣誉感。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会用生字新词编字谜、造句子或创编短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发扬奥林匹克的精神,从小就立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5、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美中学,乐中学。评价激励法: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教师的评价充满了对学生的鼓励、欣赏,不管是教师的语言、动作还是一个小小的表情,体现的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也得到了满足。自主探究法: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因此,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让学生在读读、说说、写写中自主探究。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朗读

6、感悟法: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教学准备:查找申办成功的一些资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了解背景(5分钟)1、揭示课题,并用“成功”这个词语练说一句话,说出取得成功时的心情。2、看北京申奥成功的专题片,问:视频呈现的是什么场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总结学生感想导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的。【设计意图:首先以“成功”二字为切入点,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做一回成功的体验,为理解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打下情感的基础。】二、听读

7、课文,感知内容(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仔细听读,感受课文的美。2、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生字新词;(3)标出自然段序号。【设计意图:录像的播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为学生对陌生的申奥增加些许感性的认识。】三、认识生字,交流方法(5分钟)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读。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设计意图: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4将词语送回家,读本课出

8、现词语较多的三个句子,加以巩固。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5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再次巩固复习。仔细观察它们的模样,你要提醒小伙伴什么呢?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匹: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互:互字中竖折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京、互: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泪:泪是从眼睛里流出的,所以右边是眼目,不是日。3、教师范写,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评价: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同时还要指出还有哪个字没有写漂亮。6、学生再仔细修改。【设计意图: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再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或容易写错的字,友情提醒

9、大家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五、阅读天地,拓展知识。(10分钟)资源准备:课件中识字通模块,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阅读P93-94中的猜一猜北京申奥成功了小京好朋友我喜欢的运动员-刘翔和奥运会旗、北京申奥标志等介绍材料,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1分钟)1.学生进行阅读。(8分钟)2.个别汇报读后感。(1分钟)【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开阔视野,同时也能学会记生字、用生字。在阅读中,我为孩子们选择了猜字谜、小故事、奥运资料介绍,让孩子们去阅读,并且用必读和选读两种方式对阅读内容加以引导,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来体会认真仔细观察的重要,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

10、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写话练习做铺垫。】六、写话练习,评价交流。(10分钟)资源准备:课件中练笔写话模块。1、学生进行写话练习。(8分钟)(1)编写字谜或者用刚学的词语写几句完整的话。(2)介绍你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或运动员。(二选一)2、作品交流。(1分钟)3、教师总结,学生谈收获。(1分钟)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示同学们的习作了,课后大家还可以互相欣赏,相互点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美美地朗读这篇课文!【设计意图:在进行字谜和有关奥林匹克知识的阅读后,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字素材和创作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手写水平,体验

11、写作的成就感。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谈收获,就是再现主题,让学生加深印象。】七、作业布置:写一写:抄写生字,巩固复习;读一读:美文美读,读通读顺;查一查: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第二课时(一)情境再现复习导入(6分钟)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举起欢欢)欢欢请大家读一首小诗,并猜猜诗里说的是什么一件事。出示诗歌:(1分钟)喜讯传来热泪淌,不约而同聚广场。敲起锣鼓挥起旗,欢呼拥抱又击掌。江泽民主席同庆祝,奥林匹克旗飘扬。2、师: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不眠之夜,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那神圣的夜晚,再一次感受那壮观的场面,再一次体验那份涌动的欢乐吧。(播放申奥成功之夜,北

12、京市民欢庆的场面的录像)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投票结果的时候,北京的市民欢声雷动。这春雷般的欢呼声响彻了祖国首都的夜空,响遍了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高呼:我们成功了!(2分钟)3、教师范读,课件出示:填空“()的夜晚,人们在()和()欢庆北京()成功了。”学生边听边思考,并在书上画出。最后请学生回答。(3分钟)导入时我从带有生字的小诗着手,不仅复习巩固了生字词,更将学生带进申奥成功的喜庆氛围中,最后回放实况录像,学生心境水到渠成,并且上升到民族荣誉感,可谓是顺水推舟!在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向学生范读课文,归纳出文章的脉搏,总体把握课文.(二)学文悟情感情升华(14分钟

13、)1、请学生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问:我们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3分钟)(申奥成功了,人们的心情是骄傲的、自豪的、快乐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很激动?生: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出示幻灯片)师:“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并试着用“不约而同”去说句话。一个“涌”字,你能感觉出什么?和同桌读一读并讨论。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就先到天安门广场,共享人民的快乐自豪。(5分钟)出示: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句话中哪个词可以看出人很多?(几十万)师:“聚集”这个词我们以前学过,是“集合、凑在一起”的意思。那么几十万人集合在一起

14、是什么样子呢?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十万群众都可能有哪些人呢?师:可以说这几十万群众使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人山人海。人们不约而同地涌向天安门广场,来欢庆这一伟大的胜利。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样?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仿佛就置身于天安门广场那欢乐的人群中,尽情地抒发着心中的喜悦。把你们的心情读出来吧!出示(有感情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句话的感情一样重吗?和同伴讨论。师:想听听老师的想法吗?师:第一句话:“我们成功了!”是说申奥成功,我们赢了。(在黑板下面贴“五环旗”不干胶画)表达了人们高兴的心情。(点击课件,在“我们成功了!”一句后面出示“高兴”一词)第二句话:

15、“我们爱北京!”由申奥成功想到申奥城市北京。(在“五环旗”上面贴“天安门”不干胶画,盖住题目下面的板书。)北京取得了申办权,北京人自豪(点击课件,在“我们成功了!”一句后面出示“自豪”一词)第三句话“祖国万岁!”正是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世界才会选择北京。人们由衷地祝福祖国。(点击课件,在“祖国万岁!”一句后面出示“祝福”一词)三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感情逐步加深,越来越强烈,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三句话呢?(应该一句比一句有感情)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高呼师生:“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3、指导感悟第三自然段。(5分钟)师:那么中华世纪坛又是怎样一番欢乐的情景呢?谁来当小解说员?(屏幕出示句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