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图现意寓画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54440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以图现意寓画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以图现意寓画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以图现意寓画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以图现意寓画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以图现 意寓画中 归田赋赏析 祝杭斌 张衡,这位东汉时期的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在科学领域成就斐然,而且在文学园地,他也高标一帜。其抒情小赋归田赋,短小隽永,风格平实,蕴涵深刻,很是耐人寻味。首句:“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君”,看似张衡的自谦之词,实则运用的是皮里阳秋的手法。字面含义是:我为官多年,学疏识浅,无韬略佐君;潜在之意却有:朝政混乱,国君昏庸,不纳我言。作者耿直忠谏,反遭小人谗言,因而,此处的陈述之言写得委婉含蓄,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一种凄凉的酸楚与感慨:官场不可久留,明君难以期待,作者的心中因此顿生归田之意。紧接着,作者又翻开史册,轻拈二例,借用蔡子追唐生决疑、屈原逐渔父同嬉的典故,

2、表明自己拂袖辞官、远离尘世的铁石之心。如果说,官场污浊、宦官持政是诱发作者归田的主观原因,那么,春风荡漾、春意盎然的田园,则是吸引作者归隐的客观原因。作者在描绘田园的勃勃生机时,并未掺入多少嗟叹,而是用手中如椽之笔,向读者勾勒出意念中的三幅田园风景画。第一幅:春物怡情图仲春令月,美好的季节,万物欣欣向荣。抬头望:田野一片碧绿、郁郁葱葱,令人心荡神驰;向下瞧:小草滋生,百花争艳,让人赏心悦目;仰头看:王雎盘旋、黄莺婉转歌唱,展翅齐飞,遨游天际,共享乐趣。此情此景,真叫人流连忘返。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象是懵懂的孩童,表现出无比的天真:赏花、读草、观山、阅水。作者描绘这幅春景图时,选取天上地面

3、的特定景物,描摹静物动物的特有形态,有形有色,有景有情,写得极富层次。作者精心雕琢,以自然之美,反衬官场之丑,足见其良苦用心。第二幅:击飞垂钓图 观赏仲春景物之后,作者触景生情,伤时感怀,“从容吟啸,类同龙虎”此写言;举首引弓,射落云间之鸟;低头垂钓,钩起沉水之鱼此写行。言行互现 ,写出田园乐趣无穷 ,击飞垂钓,道出辞官自在无限。“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绘写此画,深含寓意:朝政日非,宦官欺下蒙上,明争暗斗,那种生活,怎能和悠然自在的击飞垂钓相比呢? 第三幅:静夜歌吟图白昼寄情山水,夜晚扶琴弄文。作者于是调转笔头,将描写的空间,由野外转向居处,直叙精神生活的满足。“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意即太阳西

4、坠,月亮升起,这两句,既概述春季落日之景,又点明暮归的时间。虽经一日游玩,但作者仍无劳累之感,正如老子所说的“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的遗诫,真是千真万确。田园夜色的美丽,再次反衬官场折腾贤人、陷害忠良的黑暗。披月回屋,游兴未尽,情致不减,作者于是调弦奏曲 ,开卷吟诗 ,奋笔书怀,陈述法则。作者的心中看似一马平川、平淡无奇,实则波滚浪涌 ,翻腾不已;看似消遣娱乐 ,实是思索谋略,以佐明君 。如此,作者那种以忠报国、以贤效国的博大情怀,巧妙的呈现于读 者的面前 。结句写出归田之感:纵心与世俗之外,哪里还能考虑到荣辱得失呢?恰到好处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生,并未远离官场、归隐独居,但他却

5、巧用想象,把归隐的三幅画面写得恬静惬意,这体现了本文构思上的一大特色。结构上,三幅图画衔接紧凑,浑然一体,脉络有序。作者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织行文,从野外到住所,从山丘到湖畔,从旷野到脚下,从早上到晚上,纵横交错,想象奇特,直抒胸怀,读后,令人体会到他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恶势力的愤恨。归田赋全篇,“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刘勰文心雕龙)。细品文句,用语俏丽,节奏明快,体现了“赋者,铺采 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文中“吟、啸、飞”等词的锤炼,使全篇具有“迅发以宏伟之势”,又体现了作者“逐句琢磨,逐节锻炼”的精神及文学创作上的功力。归田赋,颇有骈偶成分,但其篇幅短小,情景交融,这一汉

6、赋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机,奠定了张衡在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因而,评说归田赋开创了抒情短赋的新境界,并非过誉之词。附文:归田赋(张衡)游都邑以永久 ,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远逝,与世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 ,关关嘤嘤。于焉消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芳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 。于是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 ,将回驾乎蓬庐。谈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第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