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54431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的鉴别与评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前面已经学习过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了信息获取的方法、途径和技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意义,能够从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以及时效性等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学情分析: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和一定的搜索策略与技巧,并能成功获取信息。但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各类信息鱼目混珠,真伪难辨。学生对这一情况也有一定的认识,并想要找到解决的途径,因此学生对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是有一定需求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辨别生活中

2、常见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过程与方法:能鉴别和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认识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与技巧,能结合实例对信息的真伪、价值性和时效性做出合理的判断。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和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结合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鉴别信息的方法的理解,启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老师:前面我们一同学习了信息

3、获取的过程、方法以及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那么我想问一下,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什么,网络信息的获取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老师:我们讲了这么多信息的获取,可是更多的情况是,我们找见一大堆的信息,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筛选。你们有没有过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经历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必要性老师:就好比“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是灰尘和苍蝇也进来了”,我们每天面对的信息中也夹存着一些不好的、虚假的信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要学会辨别、评价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课本上有一个李明中奖的案例,大

4、家先看一下,顺便思考一下后面的问题。(学生看书,思考和讨论)老师:李明从哪获得的“中奖”的信息的呢?这个信息可靠吗?为什么呀?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李明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该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那你们觉得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的行为是否妥当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出现了这种通过银行账号汇款的事的时候,我们不要随便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应该到发卡行鉴定一下账号的可靠性,银行会提供给我们极其重要的信息。还有就是我们不可以随便填写个人信息表,以防泄漏隐私,给自己带了不便。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

5、,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意识,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来源来判断信息的真伪,掌握基本的识别方法。老师:在社会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比如聊天软件中奖信息、八卦新闻的可靠性、博客上的不实之论、“家庭成员遭灾”电话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仔细辨别。判断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信息的来源判断信息的价值:第一种可以看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信源、信道、信宿等这些都要考虑到;第二就是信息是否来自权威部门;第三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信息的可靠性;第四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第五就是实地考证。学生听讲,记录设计意图: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老师:小王准备将自家住房出租,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为441301198512110

6、281的中年男子前来求租,但小王一下就认定他的身份证是假的。没有把房子租给他,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因为身份证的十八位数字都是有意义的。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可这个身份证表示出生日期的数字显示是1985年12月11日,可他却是个中年人,两者不相符。还有就是三位数字顺序码,奇数表示的是男性,偶数表示的是女性,但是他的对应的三位数字却是028,是偶数,很明显他的身份证是假的,小王当然不可以把房子租给他了。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生活常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现在我的PPT上显示了十条信息,从这当中选出你们最关心的三条信息来,并且说

7、明大家是如何评价信息是否有用呢?学生选择并回答老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出了他们各自关心的三条信息,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同学的选择都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只是关心与自己有关或者是自己最想要了解的信息,所以在信息的选择上就会带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你们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事例呢?学生举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不相同的。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老师: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

8、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报告上写的是“中国将出兵朝鲜”。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发问引发学生对于信息的时效性的思考。老师:正如刚才大家所说,信息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所以,我们可以从信息的时效性来鉴别信息。而判断信息的时效性,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突发性或跃进性事实:第一时间报道,如天气预报、活动通知等。2、渐进式的事实:找到最新最近的时间点,如体育赛事的进行情况、灾难事故处理的进展情况等。3、过去发生的事实: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如事故调查原因等 。学生听讲,记录3.

9、教学小结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并通过有关案例,初步学会了怎样运用有关方法去鉴别和评价信息。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今后在实际生活中,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的时候,不再“雾里看花”。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过程应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信息是否真实可靠。(2) 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3) 信息是否可用。(4) 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5) 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6) 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学生听讲,记录老师:这里面比较难理解的是信息包含那种情感成分很信息的实用性。我们就专门认识一下这两点:大家首先来看一个所罗门判案的故事,在看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所罗门为什么会做出

10、这样的判决?学生观看、分析案例并回答老师:所罗门正是凭借着信息传递出来的感情成分做出了正确的裁决的。认识了信息的情感成分,再看一个案例了解一下信息的实用性学生观看、分析案例老师:除了Q币之外,网络上还有很受人追捧的“偷菜”,仓库里显示你有多少货物,你已经攒了多少钱,这些都只是虚拟的,并不是真实的,这样的信息就没有任何的实用性。讲了很多网络虚假信息的案例,作为青少年,一定要遵守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更好的保护自己,包含身边的人。4.课堂拓展 老师:这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我这里有一篇文章google不能承受之重,当初它的发表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我想对于我们也会有一定的警醒的意义,我希望你们下去看一下,了解一下google不能承受的究竟是什么?5板书设计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对信息进行判断1. 来源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2. 价值取向信息是否可用。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3. 时效性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