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5400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改动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地兰(洋地黄类药物)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实验人员:张临雪、张雅洁、张杰、张杰、赵晶晶、张潇元、赵远卓院系: 2014 级口腔医学院班级: 1 班第一实验室第三小组指导老师:段萍西地兰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原理】西地兰,又名毛花苷C,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最常用的洋地 黄类强心药之一。1. 洋地黄类药物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 K 等。 洋地黄 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正性肌力和负性频率,所以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和房颤。2. 洋地黄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有效治疗量、 中毒量和致死量三者相当接 近。3. 洋地黄药物的作用机制:1. 正性肌力作用:三方面因素决定着心肌收缩过程,它们是收缩蛋白及其调节

2、蛋白;物 质代谢与能量供应;兴奋 - 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 2+。洋地黄与细胞膜上酶相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体内条件下,治疗量强心 甙抑制酶活性约 20%,使钠泵失灵,结果是细胞内量增多,量减少。胞内量 增多后,再通过 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内流减少,2+外流减少,或使外流增加, 2+内流增加。对 2+而言,结果是细胞内 2+量增加,肌浆网摄取 2+ 也增加, 储存增多。 另也证实, 细胞内 2+少量增加时, 还能增强 2+离子流, 使每一动作电位 2相内流的 2+增多,此 2+又能促使肌浆网释放出 2+,即“以 钙释钙”的过程。这样,在强心甙作用下,心肌兴奋时,有较多的2+释放;心肌细胞内 2+浓

3、度增高,激动心肌收缩蛋白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在多种条件下,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与酶的抑制之间显示了平行关系: 如细胞内增加,能使两种作用的发生速率都加快;细胞外增加则降低两作用的发生速率;减少细胞外使两种作用都能延长;另见强心甙对不同种类动物的这两种作用在强度上也有差异,然二种作用的差异也是相符的。这 些平行关系为上述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负性频率作用: 即减慢窦性频率,对而窦律较快者尤为明显。这一作用由强心甙增强 迷走神经传出冲动所引起,也有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降低的因素参与。这 主要是增敏窦弓压力感受器的结果。因时感受器细胞 酶活性增高,使胞内 多,呈超极化,细胞敏感性降低,窦弓反射失灵,

4、乃使交感神经及功能提 高。强心甙直接抑制感受器 酶,敏化感受器,恢复窦弓反射。得以增强迷 走神经活性,并降低交感神经活性。3心脏电生理作用:通过对心肌电活动的直接作用和对迷走神经的间接作用,降低窦房结 自律性;提高普肯野纤维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 期,导致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增加,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由于本药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当用于房性心动过速和房扑时,可能导致 心房率的加速和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缩短普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二、洋地黄中毒 最严重的是心毒性反应,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多见早见的是室性早 搏,约占心反应的 33%;次为房室阻滞约为 18%;房室结性

5、心动过速 17%; 房室结代节律 12%;房性过速兼房室阻滞 10%;室性过速 8%;窦性停搏 2%。 这些心律失常由三方面毒性作用所引起:由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增高及迟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的异位节律的出现;房室结传导性的抑制;窦房结自律 性的降低。本实验是利用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来观察西地兰的强心作用和过量后 的中毒症状。【目的】1、观察药物西地兰对离体蛙心收缩力的影响(强心作用和中毒症状)2、掌握离体蛙心的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对象 】生理状况差不多的成年牛蛙 2 只【实验器材 】蛙类手术器械若干。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 器,铁支架,双凹夹,试管夹,蛙心插管,蛙心夹,注射器(无需针头)

6、, 滴管,丝线。【药品 】西地兰( 0.02 )、任氏液实验方法 】一、离体蛙心的准备1 仪器的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从显示器的“设置” 菜单,弹出“设计实验标记”对话框,选择“蛙心灌流”后,再从“实验 项目”的“循环实验”中,选定“蛙心灌流”实验(用以标记实验) 。所用 仪器若无此设置,可以用通用标记作实验标记。2 离体蛙心的制备方法1、蛙心的暴露:取一只蛙或蟾蜍,双毁髓后背部置于蛙板中,一手持 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只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 刀由开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 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

7、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 壁向前伸入(注意勿伤及心脏和血管) ,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 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然后,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 包膜,另一只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2、蛙心插管:如下图所示,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主动脉 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 ,再 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 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选择 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 23 高度)任氏液(内加 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内。

8、当套管尖 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 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出套管, 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上下移动, 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的任氏液。3、游离心脏提起插管:在结扎线远端分别剪断主动脉左右分支,剪断 左右肺动脉和前后腔静脉,将心脏游离。用滴管吸进插管内的余血,加入 新鲜任氏液,如此反复冲洗数次,直至任氏液完全澄清。保持灌流液面高度恒定(1-2),即可进行实验。图示:蛙心插管法4、仪器链接: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

9、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肌肉(不可夹得过多,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调 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二、观察项目1、分别描记A、B两个离体蛙心未用西地兰处理的蛙心收缩曲线2、观察西地兰的影响(1)对 A 蛙心1改用准备的西地兰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记,观察心搏变化。待 曲线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取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作好冲洗标记,并 用新鲜任氏液清洗 23 次,待心搏恢复正常。注意: 换液时切勿碰套管, 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 同时保持灌流液 面一致。以下同2. 然后分别以 0.01 为梯度依次递增西

10、地兰溶液的滴加量并与任氏液 混合以保持灌流液总量不变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出现重度症状(心跳曲 线规律性丧失)3、对 B 蛙心1. 用等量任氏液灌流,观察心搏变化。2. 在 A 更换灌流液的同时,为 B 更换等量的任氏液。对比观察全部心跳曲线,讨论分析结果。注意:观察 A 牛蛙每次灌流西地兰时的蛙心收缩曲线,若出现一定次 数的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可视为中毒先兆。并注意观察随着灌流 量的增大是否出现期前收缩或出现三联律(在两次正常波形后立即出 现一个早搏波形),若出现则为严重中毒现象。观察曲线的幅度,定点水平以及基线,同时关注曲线的疏密程度及其规律性。【技术路线】开始I仪器的准备丿制备两只离体蛙

11、F-蛙心与仪器的* A B两组蛙心正常收观察西地兰的影响对A蛙心进行不对B蛙心进行等量不I同剂量梯度的西3同剂量梯度的任氏丿对比分析,得出结束【预期结果】 在牛蛙中毒前,随着灌流西地兰剂量的增加, 心肌收缩力不断增强。当 出现中毒症状时蛙心收缩曲线异常。【实验分析 】1、 在蛙心插管时可能会插入肌肉组织中,造成组织水肿解决办法:操作时小心, 若在插入时感受到阻力,则立即拔出,更换 方向插管。2、 由于牛蛙自身素质有所不同,故测出的中毒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解决办法: 选择体型相似、 生理状况健康的成年牛蛙 以减少实验误差。3、与以往各相关科研实验对比可知,从疾病治疗层面出发,其实验 对象大多为哺乳

12、类动物(如大鼠),相关数据也是基于哺乳类动,物的 生理状况得出,以便更加接近人体条件。所以在牛蛙(变温动物)实验 中结果可能与哺乳类动物实验有所差别。注意事项 】1 缩短制备标本的时间 , 保持标本活性2 插管时 切忌用力过大和插管过深。3 切勿损伤静脉窦 在心脏背面静脉窦下方与腔静脉交界处用线结 扎 , 在结扎线下剪断静脉血管 , 使心脏与蛙体分离。 注意勿伤及静脉窦 以免影响离体心搏。4 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恒定 保持插管内液面恒定 , 以固定前负荷 , 排除负荷改变对心脏活动的影响。5 保持离体心脏外部湿润 经常滴加任氏液于心脏表面 , 以保持标本 的活性。6 蛙心插管一定要插入心室。切勿用力过大,插入过深,损伤心肌, 手指不要碰到心脏,以免造成心肌缺血影响后面实验。7 加药时用吸管充分混匀。8 注意避免通过滴管造成所用试剂之间的相互污染。9 固定换能器时, 头端应稍向下倾斜, 以免自心脏滴下的液体流入换能 器。【参考文献 】药理学科学出版社 张洪泉等编生理科学实验分类指导主编张日辉心律失常用药策略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 word 文本方便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