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53948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在新课改浪潮中,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然而,不少课堂在热闹背后表现出放任浮躁的倾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写减少了,琅琅读书声变少了,语文味也越来越淡了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精心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考虑到学生的难点,及时的指点,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

2、。如每上一课前,我都会用备课本写下自己的教学思路,除此我还会在课本上圈出重点、难点部分做上适当的笔记,这样在上课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二、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

3、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执教者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4、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三、创设情境有效教学的主曲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多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1.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感情、点燃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

5、性思维。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2.创设自主而创新的学习情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中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越

6、积极,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3.创设合作而互动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是指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相

7、互听取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四、重视朗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2.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同是一篇诗或文,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着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充分把握一切契机,借助多种途径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展开自主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感觉到课堂就是学习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