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53858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电学训练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训练题(一)1如图所示,将左边的铜导线和右边的铝导线连接起来,已知截面面积S铝=2S铜,在铜导线上取一截面A,在铝导线上取一截面B,若在1 s内垂直地通过它们的电子数相等,那么,通过这两截面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A.IA=IB B.IA=2IBC.IB=2IA D.不能确定2下列有关有电源的电路中,导线内部的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线内部的电场就是电源所形成的电场B.在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而导体外部的场强不为零,所以导体内部电场不是稳定的C.因为导体处于电源的电场中,所以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D.导线内部的电场是由电源、电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导体内

2、的电荷处于平衡状态,电荷分布是稳定的,电场也是稳定的3如图为伏打电池示意图,由于化学反应,在A、B两电极附近产生了很薄的两个带电接触层a、b.沿电流方向绕电路一周,非静电力做功的区域是()AR BbCr Da4某柴油发电机工作时,电流为5 A,经过2 min时间,发电机产生电能为1.32105 J,则该发电机的电动势为()A1100 V B550 V C220 V D110 V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和电源内部,正电荷都受静电力作用,所以能不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静电力与非静电力都可以使电荷移动,所以本质上都是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C在电源内部正电荷能从负极到正极是因为电源内部只存在非静

3、电力而不存在静电力D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6如右图所示,A为一稳压管,它的作用是保证DE两端的电压恒定不变,当流过稳压管的电流在5 mA和40 mA之间时,就稳定在10 V,R2为一可变电阻,它的最小值为500 ,最大值为无穷大(即断路)设电源电压U20 V,则当变化时,为使稳定在10 V,R1可取下列几个电阻值中的()A100 B200 C300 D4 000 7右图描绘了两个电阻的伏安曲线,由图中可知,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R1、R2的电流比是:( )A1:2 B3:1 C6:1 D1:68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L

4、为小灯泡,当温度升高时(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9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滑动变阻器R2接入图甲的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长度x(x为图中a与触头之间的距离),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与x间的关系如图乙,a、b、c为滑动变阻器上等间距的三个点,当触头从a移到b和从b移到c的这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示数变化相等B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不相等C电阻R1的功率变化相等D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断增大10一氧化碳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一氧化碳浓度对

5、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显示仪表的指针就与一氧化碳浓度有了对应关系,观察仪表指针就能判断一氧化碳是否超标。有一种氧化锡传感器,其电阻的倒数与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与一氧化碳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U越大,表示C越大,C与U成正比BU越大,表示C越小,C与U成反比CU越大,表示C越大,但是C与U不成正比DU越大,表示C越小,但是C与U不成反比11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m,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电梯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电

6、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减速下降运动12如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 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2,则I1I2为( ) A254 B425 C925 D25913先后按图中(1)(2)所示电路测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Rx,已知两电路的路端电压恒定不变

7、,若按图(1)所示电路测得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2 mA,那么按图(2)所示电路测得的结果应有( )A.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2 mAB.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小于2 mAC.电压表示数小于6 V,电流表示数小于2 mAD.电压表示数小于6 V,电流表示数大于2 mA14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 ,A1的量程大于的量程A2的量程, V1 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 ( )A1A2V1V2A.A1的读数比A2的读数大B.A1指针偏转角度比A2指针偏转角度大C.V1读数比V2读数大D.V1指针偏

8、转角度比V2指针偏转角度大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Uab=6V,Uad=0,Ucd=6V,由此可判定()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B.L1的灯丝烧断了C.L2的灯丝烧断了D.变阻器R断路16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使得测量的结果会出现误差。若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则测量值RX与实际值R0比较ARXR0 BRXR0 CRXR0 D因不知两表的内阻具体大小,故无法比较RX与R0的大小关系17如图所示,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

9、R3时,则A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C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18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1/2,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4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16C、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4 D、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219两只额定电压均为110 V的灯泡A和B,额定功率分别为100 W和40 W,为了使它们接到220

1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同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下列电路中最合理的是图( )20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未知电路,测得它的两端点a、b之间的电阻是R,在a、b之间加上电压U,测得流过该电路的电流为I,则未知电路的电功率一定是( )AI2R B. CUI DI2RUI21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图所示的图线分别为某金属导体和某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A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B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C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D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22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

11、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8106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20cm、半径为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A0.31A B0.62A C0.15A D0.43A23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则判断错误的是()A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B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C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电阻r1 D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m9 W24如

12、图所示的电路中, U=120 V,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 200,R1=100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A60 VB40 V C80 VD120 V25.如图所示,E10 V,r1 ,R1R35 ,R24 ,C100 F。当S断开时,电容器中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1)S闭合后,带电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S闭合后流过R3的总电荷量。26.如图所示,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0.6 , R=10 ,U=160 V,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求:(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3)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是多少?(4)电动

13、机工作1 h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参考答案1A因为这两段导体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通过的电流相等,故选A。2D导线内部的电场是由电源、电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导体内的电荷处于平衡状态,电荷分布是稳定的,电场也是稳定的,D正确。3BD非静电力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电子)由负(正)极拉向正(负)极,所以非静电力做功的区域是带电层附近的a、b,而不是电路中,故B 、D正确4C此段时间通过电量为q600 C,由EW/q即得5D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引出了电动势的概念,来描述非静电力的做功本领而静电力移动电荷做正功的过程使电势能减少,D项对6C试题分析:为了使得两端的

14、电压是10V,则两端的电压为10 V,当处于最大阻值时,即断路时,电路电流最大,干路中最大的电流为40 mA,根据欧姆定律解得,当处于最小阻值时,通过的电流为,此时干路电流最小,干路中最小的电流为,解得,所以,C正确 故选C考点:考查了欧姆定律得应用点评:本题关键是知道当处于最大阻值时,干路电流最大为;当处于最小阻值时,干路中最小的电流为,7D把两电阻并联后,两端电压相同,由欧姆定律U=IR结合图像可知电流之比为1:6,故选D考点:考查欧姆定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由图像可知,斜率表示电阻大小,当纵坐标相同时判断电流之比即为所求8ABD当温度升高时,R2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选项B正确,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L两端电压减小,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由U=IR可知选项A正确;故选ABD考点:考查动态变化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于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