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538320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 对花说课 舒象长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按照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根据本人执教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和使用教材,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一、 说教材对花是一首流传于河北民间的对话调。对话调是流传于华北地区的一种以季节月份为题,问答花名、猜花名的赛智力或传授知识的娱乐活动和对唱形式。对花是四四拍子,为小快板。它通过春夏两季的对花,表达出人民对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的拥护和爱戴。本课还有两个音乐小知识即对唱、表演唱上滑音的认识掌握和两个活动即歌词创编、手绢舞。二、 教学目标、 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表演唱对花,并能简单指挥对花,用民族

2、打击乐器为歌曲打击乐衬词部分伴奏;、 掌握对唱、表演唱和上滑音;、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的拥护和爱戴。教学重点: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现。教学难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到作品的表现上来。三、 说教法我针对学生及本人执教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民族打击乐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导法,再加上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精彩表现,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四、 说学法、 体验感知法:学生过自身的体验,感知民间音乐的风格和魅力,并发自内心地表达歌曲情感;、 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通过学生对歌曲的

3、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与同学集体合作、默契配合,创造性的表现作品和自身情感。五、 说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找华北地区找河北播放当地对花片段视频激趣进入学唱环节、学唱歌曲、表现歌曲我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探究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和情绪、表现渐入佳境。()、初步感知:播放第一遍对花,学生律动。听完后说歌曲的情绪特点。播放第一遍对花,让学生带问题听认真读歌词,弄清歌曲大意;这首歌演唱形式是什么?以前学过吗?听完后学生回答问题。我乘机引导学生复习前面两个音乐知识即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重唱,并学习对唱和表演唱。()、初学歌曲第一段第一、二遍的学唱:要求放慢速度来学

4、唱(范唱),有利学生对吐词、情感、演唱技巧的掌握。第一段第三、四遍的学唱:先认识上滑音。通过上滑音的学习和原速演唱并加入一定的表演动作将两个问句的诙谐、挑逗、自信更加彰显出来,答句则表现出爽朗、自信、你难不倒我而又大度的音乐形象(范唱)。第二段的学唱与第一段一样,过一两遍即可。结束句的哎要拖八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感受、听觉能力和数拍子的方法唱到位。最后一句为全曲高潮,要求学生热情洋溢、声情并茂来演唱。()、进行对唱将学生分为甲乙组并找到自己的演唱部分,在我的指挥下对唱,要求学生看我的指挥。我及时结合学生自我评价进行指导。、 指挥唱学生说说老师指挥与以前有什么不同,跟老师学对唱的指挥基本方

5、法。再叫四个同学上讲台对唱,其余同学跟老师学指挥。要求基本动作正确,带有一定感情色彩。、 用民族打击乐器为歌曲打击乐衬词部分伴奏我将“七拨弄东采东采”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讨论词意并出结论:这是民族打击乐谱,在歌曲中做衬词。我将它简单还原:学习读谱后,把全班分为鼓、钹、锣三组用拍手配合口念的方法由慢到快模拟训练,再用打击乐上前排实练,而座位上的同学唱“戴起来”相呼应。练熟后,在歌词中找其他民族打击乐谱衬词并自主伴奏。需要强调的是“得儿色”是地方性语言衬词,但也可以用民族打击乐器伴奏。、 全班大展演选自愿指挥人,打击乐人,其余同学在座位分甲乙部对唱,我钢伴并做好引导和协调,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视时间练23遍,并让学生及时自我评价、总结。、家庭作业自选课后的活动之一作为家庭作业,完成后相互学习,下节课进行展演。六、 教学设计的特点本课节的设计重在关注学生特别是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明确了教师做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领者,与学生地位平等。教学设计以歌曲为基础,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挖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达到课堂的高潮,而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和评价,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精彩表现,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从演唱、表演唱、指挥、打击乐伴奏等方面由易到难地、全方位地得到锻炼和发展,将教育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到位,这是音乐教师应该做并努力达一种效果和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