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53729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的环境危机的严重性,阐明环保意识应该从娃娃抓起,详细分析了幼儿环保意识教育的现状,针对教育上的误区得出培养幼儿环保意识途径与方法,最后给出自己的总结。关键词: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在一天天花容失色,大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小到垃圾、空气、噪音污染等等都是我们要重视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人都应该重视保护并从我抓起,而孩子作为我们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也是对幼儿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旦幼儿形成了有关环保的意识,态度、情感、行为等,将会影响

2、他们的一生,对他们未来接受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不仅关心身边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长大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对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他们心智和身体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幼儿环保意识的界定 环境学词典中解释,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的反映,其核心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取向。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

3、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幼儿环保意识就是让幼儿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感知、体验自然,培养其具有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具有基本的环保知识、环保习惯、环保行为。 三、幼儿环保意识教育的现状(一) 幼儿园的课程及教育 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线装来看,幼儿园各种教育的潜力未得到系统开发,课程中很少涉及到环保的教育,有的也只是灌输深奥、空洞的大道理。幼儿知识面窄,逻辑思维不发达,向他们只是笼统的灌输如今的环境多么恶劣,要加以保护 ,他们根本不能真正理解环保的定义。新的课程模式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如果能够更好的把握

4、各个领域,通过各科课程的相互渗透,将大大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感官,多渠道,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环保的知识,初步认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对环保问题的兴趣,并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行为。然而,对于从小在都市中长大的孩子而言,满眼的新绿,满山遍野的花朵,可能只是一幅画中的美景,一部电影中的画面,与实际生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大部分的绿地和大树都被破坏,作为其他发展之用,城市疏远了人与动植物之间亲密的关系。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已是很多有识之士毕生所为之奋斗的工作。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迫切问题。如何在幼儿中进

5、行生态环保教育将是今后人们研究讨论的热点。(二)家长的环保意识1、家长对环保教育的理解 目前,仍然有很多家长对环保教育的认识不足。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情,孩子送到了幼儿园那就与自己无关了,他们对什么是环保教育知之甚少,这和他们的文化素养有关。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这位老师的环境素质则直接影响了幼儿的环境素质。因此只有家长对环保教育深刻理解后,才会大大促进幼儿的环保意识。2、家长对环保教育的重视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一天比一天迅速,电视和各类媒体节目也日新月异,古装剧、韩剧、武侠片等曾出不穷,人们都喜欢看这类节目,至于那些“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栏目都无人问

6、津。更严重的是,孩子也跟着家长的步伐,很少看这些栏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呢?归跟结底是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够重视,认为这只是幼儿园的事,其实不然,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与幼儿的亲情关系,使得教育更具融洽性、随机性,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如果家长对此并不重视,只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其实是实现不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就是说只有家长对幼儿环保教育抓紧重视起来,与幼儿园的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3、家长自身的环境意识与行为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是好模仿的”。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很多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当幼儿跟一个节约用水的人生活在一起,那么幼儿也将是一个

7、节约用水的人;一个爱动物的人教出的孩子绝对也是一个爱动物的人. 请看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位幼儿早上跟着妈妈来到幼儿园,边走边吃着早点到幼儿园门口点心吃完了,幼儿顺手将垃圾袋扔在了地上。事后,老师问幼儿为什么将垃圾扔到地上,而幼儿的回答是看见妈妈就是把袋子扔在地上的。由此可见,家长的无意识行为直接影响了幼儿,也句是说,家长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对幼儿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幼儿总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模仿成人的行为。家长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家长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孩子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家长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了解国内外的环保动态,另一方

8、面,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看见有垃圾主动清理,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要主动监督。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垃圾,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作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等。这样,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由于幼儿的模仿性极强,具有无意识、自发性的特点。在家庭中,父母自然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了。因此要求家长应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三)教师的环保意识1、教师的环保意识与行为 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一面镜子,而且这面镜子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她是在幼儿时期影响幼儿思想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绝大部分

9、幼儿老师都是幼师的毕业生,对环保的认识比家长要好一些,但让仍然有不足之处。如有的老师嫌幼儿吃饭太慢,就催促他们把饭菜倒了;还有的老师见到小朋友玩水,往往只会训斥他们太吵闹,而不会告诉他们这样很浪费水;更有些老师则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交钱的,只要不影响教学工作开展,浪费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事关系不大。殊不知,教师的这些行为大大扼杀了幼儿潜在的环保意识。 我们应该看到,不论老师是有意还是无意做出的行为,幼儿在浅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地会将这种行为转化为自己有意识的行为。2、教师对幼儿环保行为的应答 罗森塔尔曾经实验研究得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教师根据对某个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

10、,就会使学生的学生成绩忽然行为表现出符合着一期望的变化,同样,它也适用于幼儿。 当幼儿做出某种环保行为后,教师对他的行为会产生三种应答方式:一是表扬;二是惩罚;三是无反应。第一种是用在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以后;第二种是用在错误的行为以后;第三种在两中行为后都可以使用。对幼儿的正确的行为给予表扬,会提高下一次正确行为的发生率,提高幼儿环保意识,而给予惩罚时也应该有个“度”,否则,会伤害幼儿的身心,对无应的次数过多则会打消幼儿环保行为的积极性。 四、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途径与方法(一)途径1、在幼儿生活环境中渗透 幼儿时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社区和幼儿园。教师、家长要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上午每一个细节

11、,充分利用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常组织幼儿去实地观察。幼儿在马路边观察到各种车辆排放出的尾气,在工厂里看到大烟囱里冒出的浓烟,感受到空气被污染后人会很不舒服。然后再带他们到小树林里、草地上及宽阔、美丽整洁的大公园或居住

12、小区等,感受清新的空气。通过比较,幼儿体会到树林里,公园内的空气真清新。懂得树木和小草都有净化空气吸附灰尘的本领。另外,还应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一边是题为“绿色世界”的植物园墙饰,一边又是“我为环保出份力”的主题墙画,窗台上,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让小朋友亲自养殖各种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长大后的喜悦时,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从而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2、在幼儿园的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 幼儿园的各科教学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13、、系统性,都是按照语言、健康、科学、艺术和社会五大领域组织教学活动的。(1)语言活动;纲要要求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现与人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言语交往,并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讲述有关大自然的故事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儿歌“一二三四五”本是这样写的“一二三四五,山上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幼儿都很喜欢它,老师可根据情况将它该成“一二三四五,山上数老虎,老虎数不到,数到小松鼠,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这样的儿歌可以培养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科学教育活动:如:组织幼儿观看“环宇探索”、“动物世界”等

14、电视录像;借春游和秋游之机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幼儿游玩的时候同时给他们讲解,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动物、花草树木的爱心。(3)艺术活动: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手工艺品,举办环境宣传画展,比赛等,美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气氛感染幼儿。3、在游戏区角活动中的渗透 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活动,所以对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应尽可能的寓教于玩,寓教于乐,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在游戏中幼儿忘了自我,会全身心的投入,比如在玩“做家庭的小主人”游戏

15、时,去商店够物时用“纸袋东西”;在幼儿园的区角中(自然角、养植角),并非让幼儿学做植物学家,而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幼儿对种子的发芽生长过程全都很清楚这不仅培养他们明白生命的神气,还使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4、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紧密结合中渗透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注重其中一方,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家长会、座谈会向家长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特殊的日子(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来临之际,邀请家长,街道叔叔阿姨们为“小树挂牌”,让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在其乐融融中开展活动。5、传播媒介中的渗透 媒体的宣传更能体现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现代高科技的发达,媒体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如电视、电影、电脑、动漫、幻灯片等。(二)方法 由于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主要通过自身的感知、观察、操作等进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