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5207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输学习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归纳写法。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先讨论分析墨子、楚王、公输盘人物形象,再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写法。(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公输这篇古文!(板书课题)(二)新课讲解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一:认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方法:默读、质疑、讨论、总结时间:10分钟。要求:认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自学检测一:1、深读1-12:墨子见公输盘部分,思索:墨子如何劝说公输盘?先设置圈套,步步激怒公输

2、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然后连用否定句“不可谓智、仁、忠、强、知类”,从五个方面批判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悖。2.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墨子见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的话来。 3、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对比,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明智,实无必要。4、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3、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5、阅读第17-22段,墨子如何对付楚王和公输盘的互相推诿,结果怎样呢?演练攻守战术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公输盘惨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准备用阴险手段来威胁。反映了阴险狡诈的性格。 7、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胸有成竹,镇定沉着,机智善变。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 8、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

4、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拥有强大周密的军事实力。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9、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以“智”、“仁”、“忠”、“强”、“知类”的君子标准,指责公输盘,使他折服。(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以“窃疾”作类比,折服楚王。(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巧设守城谋略九距公输盘的攻城机变,并以杀臣不能绝劝告楚王。(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10、墨子劝说技巧表现在哪里?1、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对公输激怒,义正词严责其不义,对楚王婉

5、劝,夸饰楚国的同时使其理亏。)2、逻辑性强,语言富有表现力。(采用对比、类比,使用比喻、排比句,环环相扣,无懈可击;连用否定排比,感染力强,有气势。)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能够理清文章结构。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3、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学习目标二: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本文写法。自学检测二:内容:课文。方法:默读、质疑、讨论、总结。时间:10分钟。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义战争能言善辩、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顽固 阴险 狡诈楚王:狡

6、诈顽固、欺负弱小、野心勃勃墨子与楚王公输反复斗争的启示: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劝阻,而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言其事,而说偷窃病: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不禁为子墨子担忧,墨子一跟看穿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

7、荣、愚蠢、狡猾。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本文写法。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义战争能言善辩、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顽固 阴险 狡诈楚王:狡诈顽固、欺负弱小、野心勃勃(三)当堂训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

8、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它的解释。子墨子九距之。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公输盘之攻械尽 B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C公输子之意 D已持臣守圉之器 翻译下面的文言的句子。 虽杀臣,不能绝也。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上文表现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

9、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B.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C .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D. 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攻宋 B.子墨子闻之 扶苏以数谏故 辍耕之垄

10、上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知而不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9、翻译下列句子:(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分)(2) 胡不见我于王?(2分) (四)、要点归纳。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墨子先生的伟大形象。为了阻止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他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孤身深入敌国,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着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表现了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本色。 (五)、布置作业。1、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句子翻译。2、熟读课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