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519354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莺之歌》教学设计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莺之歌教学设计陕西省扶风县扶风小学 侯小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语文课堂,因此这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通过品味语言文字,使课文情节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进而体会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2、为学生营造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男孩,把一股德寇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前苏联儿童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课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德国兵与小夜莺的形象鲜明,特别是小夜莺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凸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与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学情分析: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文章的时代背景学生了解比较少。但是信息时代的今天,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搜集与筛选信息的能力,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夜莺之歌的各种

3、资料,并筛选出认为与课文联系紧密的信息。学生对“小夜莺”能有初步的了解。要了解人物的内心和精神品质还要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分析这个人物。教学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集体探究,教师启发,深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与赤诚的爱国心。适时融入练笔,提高认识、升华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投影、录音等。【教学目标】1、 搜集资料,了解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相关知识。了解故事梗概。展开想象,创造性的复述课文。2、 阅读课文的同时体会“盘问、耷拉”等词语的意思。3、 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小夜莺”热爱祖

4、国的思想感情,认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重点】1、“小夜莺”给德国兵带路、送情报,把德国兵引进游击队的伏击圈和给敌人带路时巧送情报与游击队员积极备战消灭德国兵。抓“小夜莺”的语言、动作等语言文字感受他的机智勇敢与赤诚的爱国心。2、理解“夜莺之歌”的含义。3、复述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夜莺之歌”的含义。2、了解课文详写、略写与表达课文思想感情的关系。【教学准备】1、查阅与卫国战争相关的知识2、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3、Ppt课件【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情境激趣研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 背景音乐(前苏联名曲战壕)下,教师激情引入: (同学

5、们,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把视线再次投向广袤的俄罗斯,满怀着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英雄们的敬意,满怀着对德军的炮火下依然奋勇抵抗的孩子们的崇敬继续来学习夜莺之歌)(板书课题)那是一战激烈的阻击战刚刚结束,看:(幻灯出示课文第一段,指一生朗读)听:不远处传来了夜莺的歌声,这歌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同学们打开书。二、研读探究1、浏览课文,找出歌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2、研读歌声,品味人物。师:下面我们来细细的品味文章,看看每次歌声后小夜莺有什么表现?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次歌声所在的部分。请同学们默读1-19段。学习第1次歌声。(幻灯出示课文第二段)为什么这

6、歌声越来越有劲?越来越有劲的歌声吸引来了德军的注意,瞧,他们问起了小夜莺,请和自己的学习同伴一起分角色朗读419段,感受他们的对话。师生合作再现对话,将反问句“怎么会就剩我一个?”改为陈述句感受不同,(幻灯出示问句和反问、陈述两种答语)体会小夜莺的机智。(板书:机智)这样的对话是在什么样的表情里问道的?感受德军的神态描写“阴沉、冷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德国军官啊?在此感受词语“盘问”的意思为:严厉地问。从而可以看出小夜莺的勇敢。(板书:勇敢)小夜莺必须把自己的谎圆下去,被蒙在鼓里的德国军官继续问道:“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时,小夜莺是这样回答的(幻灯出示没有提示语和有提示语两种答语)学生感受提示

7、语“不慌不忙”的重要性,感受小夜莺的沉着冷静。(板书:沉着冷静)“野兽来了,野兽来了”野兽指什么?可以看出小夜莺的什么?再次感受孩子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这些都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板书:语言)学习第2、3、4次歌声。师:夜莺唱,杜鹃叫代表什么?多重要的情报内容啊?要是我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行了,可是你看小夜夜多气人,他竟然(幻灯出示夜莺的动作的句子)这样做,为什么啊?分析小夜莺的假装轻松自在,这些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板书:动作)此时此刻的游击队员在做些什么呢?(幻灯将游击队员的话集中起来形成文本)谁来读读?师展示读。(读的小声、紧张)从师生的对比读中感受并得出结论:语速、语调、甚

8、至语音的大小都很重要,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方法。师:32个鬼子,两挺机关枪,多么精准的数字,这些都是靠小夜莺越来越响的歌声也就是课文的第3、4次歌声传递出去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板书:认真负责)学习最后一次歌声。 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幻灯夜莺图片)问,这个孩子第二天又那么课文前面对他有过描述吗?结合第三段学习并体会“耷拉”一词的意思。(板书:外貌)师:至此5次歌声的描写结束了?我们我容易就发现课文哪些内容写的详细,哪些内容写的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讨论交流,提炼标题。(板书:诱敌 详;歼敌 略。)(幻灯出示5次歌声)师:如果把这5次歌声去掉课文不受影响,然而把着次歌声穿插在课文

9、之中就像课文的什么一样让课文思路清晰?(板书:线索)三、升华情感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课文详略得当,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手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认真负责的小夜莺。他靠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小夜莺这样做呢?(板书:爱祖国 恨敌人)学生练笔: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四、拓展迁移第二天小夜莺坐在河沟边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并续写出来。推荐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板书设计】 夜莺之歌-线索诱敌(详) 机智勇敢 语言歼敌(略) 沉着冷静 动作 认真负责 外貌 爱祖国 恨敌人【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生评价1、

10、知识掌握评价课文中的“小夜莺”指 _,在课文开头,他吹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 _,他穿着 _,是为了 _,在给德国兵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 _,在接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 _,用杜鹃叫 _,在听到游击队的回声后,他 _ 。课文最后两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一样,小夜莺又 _。从这些内容看,我们知道小夜莺是这样一个孩子 _。2、活动表现评价(1)活动表现评价我的思维状态 兴奋 活跃 积极 一般我参与讨论的态度 积极 一般 不够积极我在课上的收获 很大 较大 不太大 很小(2)小组评价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很高 较高 一般 不高课堂上的总体表现 优 良 合格 待合格教师评价 1.对学生

11、的关注范围:全体( ) 多数( ) 少数( ) 2.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充分( ) 比较充分( ) 不充分( ) 3.教学形式及手段:吸引学生( ) 学生喜欢( ) 学生淡漠( ) 4.教师情感:很投入( ) 比较投入( ) 投入不足( ) 5.调动与鼓励学生:格外关注( ) 比较关注( ) 不很在意( ) 6.信息技术的作用:明显( ) 不太明显( ) 无体现( ) 7.对生成资源的把握:捕捉并利用( ) 一带而过( ) 未理睬( ) 8.“以读为本”的体现程度:充分( ) 一般( ) 不够(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本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1、

12、 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组织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苏联卫国战争”为方向,进行拓展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学生收集的资料之多,之全,让我深感孩子们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很快。对于这些资料的使用,我和孩子们利用课间时间交换意见,所以资料的运用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作用。课中插入苏联惨遭战争破坏的场景,使学生对“小夜莺”言行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深刻思考的阅读习惯。教学课文重点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始终“夜莺”的歌声为主线进行阅读,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对夜莺的认识,由肤浅向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

13、方法,为合作研读,从具体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服务。然后,请同学们再走进课文,进行小组合作研读,学习课文在写作上的一些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的中旨,让学生尽情读,尽情悟,尽情硏,教师只起到引和辅的作用。3、注重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为学生创设练笔情境。教学中,品读了语言文字,体会了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你喜欢他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第二天“小夜莺” 坐在河沟边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并续写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把最想和夜莺说的话表达出来,然后进行课内小练笔,合理想象完成文章最后一段续写,使小夜莺的爱国精神得以升华,使夜莺形象更加高大,号召大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

14、的和平生活,立志和平做贡献。【教学反思】我一直欣赏这样一种说法,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我更欣赏这样一种理念,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生命激情,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的生命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是无尽的回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渴盼达到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研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根据这种教学模式,夜莺之歌这篇文章我着重突出了这样几点:1巧选突破点,提出重点问题。这是改变一问一答式课堂教学现状的有效方法。这篇文章我从文章的

15、题目切入,选择研究“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为突破点,然后紧扣这个重点问题小夜莺师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几个方面来读懂一个人,并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夜莺的心理活动,深入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解决重点问题与理解重点语句紧密结合,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找出了重点句子,我主要采取的就是以读促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呈现人物形象,感悟小夜莺的思想品质;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怀,领悟文章内涵,让学生通过朗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主体得到体现,创造性得到发挥。特别是我抓住了小夜莺骂德国鬼子“野兽来了!”一句,这段话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孩子表面装作天真无知,实际上是当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