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解蹲墙功 李学良 近一段时间,蹲墙功以其法简效宏再次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首选的武功修炼及养生方式但是敝人发现不少练此功的朋友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 是修习之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与进展;二是修习的前几天感觉还不错,但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什么进展;三是有些病症并未改善,甚至加重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 没有明确功法练习的要领换言之,就是没有掌握心法二是不明功法怎样逐步递进,怎样进入更深的层次三是功法的选择不对路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对面壁功的功 法;心法(要领);功理;功用做一全面了解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功法做到真正了解,练习起来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受益匪浅 一;蹲墙功功法: 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壁而立,两脚尖与鼻尖均接触墙壁缓缓吸气的同时,下蹲,鼻尖;脚尖与膝盖同时接触墙壁,不得离开,蹲到底为止缓缓吐气的同 时,百会上领,缓缓站起,脚尖;鼻尖与膝盖均接触墙壁,不得离开(上述过程,身体与头部都要保持正直,绝不能左偏右歪)站直,稍事休息,然后继续重复以上 过程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一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二;蹲墙功心法(要领): 下蹲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身体在下蹲,而是我的骨盆在将整个脊柱节节下拉,要悉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上起时候 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双腿在用力支撑身体上起,而是由我的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地 向上拽起来,要悉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以上两点就是蹲墙功的心法(要领)明白了以上心法,武友也就可以明白有的老师教功法时要求下蹲时意守丹田(其实 就是骨盆),上起的时候意守百会的个中深意了大家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心法(要领),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在下蹲时用骨盆将脊柱缓慢拉长,而在上起时以百会 引领脊柱缓慢回缩,蹲墙功所练习的正是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三;蹲墙功对脊柱的修正及其养生功用: 蹲墙功的养生功用表现为两点其一,蹲墙功能够对脊柱错位与偏斜进行修正因此,蹲墙功对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弯腰驼背等脊柱系统的错位及偏斜,具有相当 的治疗与预防作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根据实验,如果一个人在正常站立状态下脊柱长度为50厘米,他正常蹲下时的脊柱也只是被拉长3厘米左右(合每个椎 间大约被拉长0.1厘米)而在蹲墙状态下,则可以拉长到10厘米左右(合计每个椎间被拉长0.3厘米)这是多么大的差异!通过蹲墙功的这种一张一弛,一伸 一缩,脊柱中错位与偏斜的椎体被自然回复到原位而蹲墙功起落的同时,也锻炼了相应的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肌肉与韧带,由于这些软组织坚强的维系作用,复 位的椎体很难再脱出,从而使根治脊柱椎体偏斜成为可能通过蹲墙功修炼治愈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轻微驼背;轻微鸡胸等椎体偏斜错位的病例不胜枚 举其二,现代脊柱医学认为,“脊柱不正乃万病之源”,不同部位的椎体出现问题能够引起不同的内脏病症,仅以腰椎为例,第一腰椎偏斜可以引起**;胃及十二 指肠溃疡;胃扩张;第二腰椎偏斜可导致精力下降;尿床;腹膜炎;便秘;第三腰椎偏斜可导致腹泻;浮肿;肾炎;蛋白尿;痛风;第四腰椎偏斜可导致坐骨神经 痛;头痛;难产;第五腰椎偏斜可导致膀胱炎;腹泻;痔疮;子宫内膜易位等等其它如颈椎;胸椎;骶椎错位也可引起相关病症,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说,有数百种疾 病都与脊柱不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通过蹲墙功对椎体偏斜的修正作用,由脊柱偏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上述病症也就被釜底抽薪而很快得以根治因此,有各种内 脏疾病者不妨一试蹲墙功,相信很多朋友会从中收获惊喜 四;蹲墙功对脊柱系统肌肉的锻炼及其技击功用: 修炼蹲墙功在技击上有两个作用,一是极大而快速地增强腿脚实力,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身体的抗击力 为什么蹲墙功能够极大增强腿脚的实力?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如前文所说,蹲墙功在一张一弛之间,矫正了偏斜的椎体,使脊柱正常进而使发力顺畅内家拳 讲究“力由脊发”很难想像一条不正的脊柱能够胜任高级的发力这是其一其二,请注意蹲墙功由百会引领躯干上起的时候,颈椎部肌肉;胸椎部肌肉;腰椎部肌肉; 骨盆(骶椎)部周围肌肉;大腿部肌肉;小腿部肌肉依次分别收缩用力做功,而所有肌肉收缩所产生之力,其目的无疑都是使身体上升换言之,它们的发力最终都集 中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腿部肌肉的用力方向这时,腿部的发力早已不单单是腿部肌肉的发力,而是上述胯腰背,乃至颈部肌肉力量的集合这便造就了内家拳所 梦寐以求的整体力“腿脚千斤力”即由此而来记得李紫剑先生在其轨迹拳学中提出,以“对争”与“贯通”两大概念来阐述桩功的发力奥秘其实,有心人不难发现蹲 墙功正同时暗合了“对争”与“贯通”的原理而通过蹲墙功的修炼,之所以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抗击力,正是因为通过对争与贯通使习者的躯体成为一个整体,受击 打时的力就被整体传导并共同承受,整体的抗击力显然要大于局部的抗击力这就是抗击力的来源 五;蹲墙功的功法进阶问题: 蹲墙功有一定的进阶性,每当修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功力进展极慢,这就意味着必须进入更深层次的修习了按照目前最流行的练法,首先是穿鞋练习,达到 一定程度时要求赤脚练习这是第一次进阶其目的是,加强脊柱的拉长度然后,要求双手持砖块练习这是第二次进阶其目的是,加强脊柱(尤其是腰椎)周围肌肉的力 量最后,要求双手背于身后练习这是第三次进阶这是最奥妙之处修习过蹲墙功的朋友都知道,蹲墙功对脊柱的拉伸最主要集中在腰椎部分,典型表现是,在下蹲时腰 部后突异常明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蹲墙功在太极秘传中被称为“松腰”法,而不是松胯;松背法但是腰椎的伸缩与张弛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进展如果偏 要勉为其难,反而会造成腰部严重损伤这时我们就要把抻拉脊柱的重点从腰部转移到背部(胸椎)乃至颈椎而转移的不传之秘,就是双手紧背于腰部这样,在下蹲 时,腰部就因难以后突而不易拉伸而我们要下蹲,却又不得不拉伸脊柱这样,就只好弃腰椎而被动拉伸胸椎乃至颈椎由此,使胸椎乃至颈椎周围的肌肉得以锻炼加 强,蹲墙功所造成的整体力也就随之加大,功夫也就进一步加深修炼蹲墙功伊始功效宏大,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少有进展的朋友们,从中应有所启发 对单纯追求养生的朋友来说,敝人建议,在双脚穿鞋能够熟练完成下蹲上起后,直接进入到手背后的蹲墙练习这样,就可以在修正腰椎之后,更快且更有效地投入到胸椎乃至颈椎的修正中来而对追求技击的朋友来说,还是应以上述的三步走为准 智能功的蹲墙功与其他的几种训练法. 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 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蹲墙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 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 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 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 能自控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 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 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一 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 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功的动作要领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 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 (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柱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 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 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
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 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 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 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 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上万个,收益颇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 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二、熟练阶段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同时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
三、提高阶段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一)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二)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三)背手蹲墙①两手十指交*、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四)拳抵鼻尖蹲墙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五)蹲墙耗功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庄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效果会更好 注意:①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