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5157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渗透法律法规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课例设计课题去年的树学 科语文课 时1课时学校思南县白杨小学班 级四年级执教者郝大珍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3、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4、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爱护地球。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保护自然中的现实意义,唤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法制教育知识渗透点设计说明一、媒体

2、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四、引导想像,补充对话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六、推荐经典,永久对话、(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只美丽的小鸟停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唱歌,歌声婉转动听。)师: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交流后教师动情地讲述: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揭题:11、去年的树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请大家选择自身喜爱的读书方式,尽情地读读课文,

3、与课文交流、对话、交流初读心得: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师: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刚才有好多同学提到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师:小鸟和大树互相信赖、互相依存。在春风里,鸟儿为大树唱歌;在夏日里,鸟儿为大树唱歌;在秋雨中,鸟儿为大树唱歌,转眼,冬天来了,雪花纷飞,鸟儿必需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这时候,它依依不舍(板书

4、)地向大树道别。(屏幕上依次出现春、夏、秋、冬的景致,最后出现小鸟和大树的对话,师生合作读)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男生女生合作读,读出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男生女生分角色读)师:刚才同学们在读时强调了“一定”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师: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鸟儿回到了旧地,可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根。于是,鸟儿就踏上了寻找大树的征途。沿途,它向哪些人打听大树的下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对话。板书:小鸟树根小鸟大门小鸟小女孩 师:从小鸟与他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去年的树的变化)板书:大树细木条火柴灯火、师:当小鸟了解到

5、好朋友变成了灯火的经过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桌之间选择其中一组练习朗读。第一组同学展示,老师点评,指导读出小鸟的着急和树根的伤感,齐读。第二组同学展示,同学互评,指导读出小鸟的急切和大门的平淡,男女同学分角色齐读。第三组同学展示,同学自评,指导读出小鸟的忧伤和小姑娘的同情,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齐读。、师: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这样吧,谁来做一回小鸟,好吗?你在教室里面,就这样,飞啊飞,寻找自身的好朋友。一边飞一边问,你在谁跟前停下,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来跟你对话。一个同学演小鸟,随机飞到同学跟前进行对话。演完后教师再随机采访同学:“可

6、怜的小鸟,找不到大树朋友,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低沉地)历经千辛万苦(板书),小鸟终于找到了去年的树。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现画面和文字,辅以忧伤凄婉的小提琴曲),轻轻读读最后一节,读着读着,你又有什么新的疑问或者感受?、拓展练习:补充小鸟与“大树”的无声对话。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小鸟和“大树”正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对“大树”说?“大树”仿佛也在说?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对“大树”说?“大树”仿佛也在说?、师: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不由要提这样一个问题:小鸟为什么要历

7、经千辛万苦,寻找去年的树,并且还要为它唱去年的歌?师:是啊,我们也要学习这只小鸟,做一个遵守许诺,老实守信的小朋友。(板书:信守承诺)、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比方说吧,对小鸟、对大树、对伐木工人、对其他人说.想对谁说,就对谁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 3、除了劝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外,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制止那些乱砍乱伐、不爱护环境、破坏环境的行为吗?4、师总结:我们还应该有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来制止和惩罚那些行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投影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

8、八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

9、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师:这篇童话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课后同学们可以去阅读他的代表作品毛毯和钵之子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新美南吉全集等书。媒体的音画渲染与教师声情并茂的导课为同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做了精彩铺垫“小疑则小进,大

10、疑则大进”让同学充沛质疑问难,使同学的自主性得到了真正凸现。自主性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让同学自由地选择读书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更加宽泛的学习空间让同学与文本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学习伙伴之间充沛地进行对话、交流,多元地出现同学的独特感受。教师针对即时生成或引导同学自行解决、或采取“追根问底”的方式让其解说、或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同学感情朗读,真正体现了教师不只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引导者的角色定位。重点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引导同学通过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抓住“我明年一定回来”体会小鸟与大树感情是深厚,为最终感悟诚信主题埋下伏笔。理清三次对话的脉络,了解去年的树发生的变化,为感情朗读三

11、次对话渲染基调。教师根据课文的三次对话,在形式上分别采用自由读、齐读、分组对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读的层次性和指向性都是非常清晰的,在读的内涵上,教师不时地引发同学们考虑人物对话时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内心情感,并不时地采用师生评、生生互评、同学自评等多种评价手段,使同学越读越有感情。通过让同学换位体验,把同学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做换位体验,这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课文末尾是文意和情感的高潮,学习时让同学再次谈谈感受和疑问,能进一步提升同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常言道,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教师设计这一练习,先想像、再念读,有机地把读书与发明思维整合起来

12、,这样的扩展想象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同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的设计,既为同学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同学积极、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题得到了升华,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学生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保护自然,爱护地球。让同学从课内走向课外,阅读经典的童话读物,积累文学知识。教学反思语文课程规范提出:“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教师首先要关注的课程资源是师生的个体经验。”去年的树这节课我就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缺乏的遗憾,反思如下:胜利之处是比较充沛地调动了文本、同学和教师这三方面的经验资源:首先,课伊始,我利用媒体给同学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同学“第一次与课文亲密接触。”于是,同学开始提出“问题”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