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赏析.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511625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庸小说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庸小说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庸小说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庸小说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庸小说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庸小说赏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一支“侠谱” 成一世“侠客” 我对金庸小说的评价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从很早的时候,我就听过这一副对联,起初并不知道这是对金庸全部小说的总结,只是单纯的觉得对联写得好,听着也美。后来终于得知这是出自金庸对自个儿小说的概括时,就更是钟爱了。说起来,作为90后,我们这一代应该是看着金庸,琼瑶的小说,电视剧长大的。我记得在九十年代,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校园最受欢迎的十大人物”,金庸和琼瑶就位居一二名,可见他们的人气和名气了。曾经很喜欢琼瑶的小说,那种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纯洁诗意的爱情恰恰是我小女生的情怀。所以一度对金庸小说排斥厌恶,觉得一大群人整天打打杀杀,练武比试,粗鄙至极,莽夫

2、之勇。我有个闺蜜,对金庸武侠如痴如醉,因而常常听她讲起里面的情节,人物,心底渐渐对那荡气回肠的故事有了好奇,也对那侠骨柔肠的爱情有了向往。没来由的,我开始看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神雕侠侣”就是我第一部接触的,我喜欢小龙女的纯洁,同情她的遭遇,我着迷于杨过的痴情,崇拜与他的武艺,更羡慕他们的爱情,“一见杨过误终身”,我想我是理解的。自此后,我又陆续看了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令人难忘。说了这么多,只有一句话,我是喜欢金庸的小说的,所以我也对他的小说谈一下我的看法。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武侠小说作为“写梦的文

3、学”本不以写实见长,其人物创造主要来自作者想象和写作传统,写作传统中的程序化因素是另一回事,作者的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征化,它不直接来源于现实。而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就恰恰在于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致等本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要求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借助独特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让我们作了一次堪称壮举的乌托邦飞翔。于是,我们才无法忘记令狐冲、杨过、郭靖、小龙女、乔峰、韦小宝、赵敏、黄蓉、任盈盈、郭襄、胡斐甚至是李莫愁、岳不群、欧阳峰、东方不败、灭绝师太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金庸塑造的“侠谱”才会比那首“笑傲江湖曲”更令人荡气回肠、不知肉

4、味,才会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酿更醇香无比。而他的这种历史处理也使得武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出虚构,“真实”的历史不过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衬托,而人物的性格却呼之欲出了。 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的沧桑和百态。到如今,金庸小说的流播已经冲出华人世界,走得更远。但是,研讨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时,要一时说清却是很难的,在这里,我无意谈论金庸小说的所有艺术特色。前辈说书人常说“花开两朵,先表一枝”,我觉得用这一想法作为指导思想来切入金庸作品涵盖乾坤的殿堂无疑是有效的。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

5、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金庸在行文时很会玩“花样”,像元好问的摸鱼儿、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都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如在人物的塑造上,金庸依靠视觉与心觉的运用,半明半暗地描写人物和事件在客观视觉中留下的意味深长的空白点,轻易地迷惑住

6、了读者,加上精细的心理刻画,终使岳不群成为武侠小说史上最成功的“虚伪家”。又如周伯通、桃谷六仙、岳老三、华山二老等插科打诨一类角色的引入,更令金庸小说锦上添花,对于减低小说的沉闷气氛大有裨益。金庸的语言可以用“行云流水,平中见奇”一言以蔽之。金庸在行文时常会引用一些古典诗词,并运用的极富韵味,但其语言的主要魅力不在于此。金庸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没有难认的字,难懂的词和艰涩的句子,语言的动作性强,极善构筑戏剧性场面,具有一种令读者忘记或忽略文字的速度感。读金庸小说时,迎面而来的是古朴、苍劲的感觉,初看似乎语不惊人,但愈展开愈魅力无穷。金庸总是试图在作品中不说而又说点什么,那意境的升

7、华令人如饮佳酿,读者于微醉之间已无形之中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加冕”。毋庸置疑,金庸的笔是灵动而又厚重的,但也诚如陈墨所言:“金庸小说的语言,之所以看起来没有什么突出的特殊,那是因为作者并不追求风格的单一性,而是进行不同方式的叙述探索,不断改进和创造自己的叙述方式及语言风格,同时不断地拓展语言的疆域,丰富小说的形式美感。”以上说的只是金庸小说的文学层面,那么在哲理层面上,在哲理的层面上,金庸对人性、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态度等问题也作了认真思考,在早期作品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等书中,他比较注意从阶级性、民族性的角度观察人物,所依据的理论基本上是儒家的善恶之辨、夷夏之辨等观念,在中期作品如神雕侠侣笑傲江湖

8、等书中,他开始突破原有观念,注重探讨人的真实本性即一般人性,并以道家纯任自然、逍遥自在的思想为宗旨,倡导人性的回归和个性的张扬。到后期作品如天龙八部等,作者对所谓个性的张扬的意义和价值也产生怀疑,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以佛教四大皆空、悲天悯人、慈悲为怀的态度俯瞰众生,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虽又折回到对古今中国社会中现实人生的描写,但贯穿其中的仍是一种消解一切现世价值的态度,与天龙八部一脉相通,犹如已证菩提境界者重返凡境,游戏人生。上述事实表明,正像金庸在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方面不断探索、不愿重复自己一样,他在对人性、人生的追求。读者在享受金庸小说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之余,掩卷深思,心灵上将受深深启迪。金庸

9、的武学观,性格和武功有很大的联系,只有将个性溶入武功的人,才能将武功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本人对射雕神雕比较熟悉,欧阳锋 逆行倒施 这所以先说他是因为他的武功非常之奇特,性格也非常之怪。金庸对他花了很多的笔墨。 他的性格和武功风格都是“逆行倒施”。当洪七公救他时,他竟然在身后给了洪七公一掌。当他在海中遇难时,郭靖、黄容又救了他一次,但上岸时他又要恩将仇报。他将这种性格融会到武学中,后来又逆练九阴真经,将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郭靖 刚柔并济 大智若愚 郭靖的武功在射雕三部曲中算是最全面的了,全真派的内功,降龙十八掌,空明拳,左右互博,九阴真经。郭靖性格愚钝,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体会到“道法自然

10、”的境界。在射雕和神雕中,金庸对郭靖武功的描述,强调的不是刚而是柔。金庸的小说简直让人觉得金庸在造一部雄伟的史诗。凡此种种,都说明金庸小说取得极大成功决不是偶然的。如果这个判断不错,金庸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客观存在。 再来说说金庸的爱情观。 金庸小说的爱情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其中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无疑是其中的经典。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的主题是南宋末年宋、金、蒙古之间波澜壮阔的战争和社会生活,而贯穿始终的小说主人公-郭靖与黄蓉的爱情也是小说中的“华彩乐章”。 郭靖与黄蓉,一个木讷憨厚,一个古灵精怪,性格禀性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人最终却能走到一起,而且郭靖与黄蓉

11、的爱情受到读者最热烈的欢迎与羡慕,这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模式。除了射雕英雄传之外,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同样是金庸小说爱情中的经典,不同的是这个爱情模式更加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神雕侠侣是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故事的主题就是描写主人公杨过与他的师父小龙女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的。在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在天惨地绝的重重悬念中突破礼教的羁绊,实现了爱的承诺。它的震撼与感人之处着实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不只经典,更具深广,一部作品通常会表现出多组、多种、多层次的爱情,飞狐外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描写主人公大侠胡斐的成长历程。在飞狐外传中,胡斐与袁紫衣、胡斐与程灵素

12、、马春花与福康安,为我们展现了几组刻骨铭心的悲剧恋情。一往情深的女子会如何对待薄情寡义的坏男人?出了家的人真的就能割舍得下爱吗? 如果说金庸在大部头中游刃有余地描绘出了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那么他在中短篇小说中也同样毫不示弱。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反映的是一个叫李文秀的汉族少女,在新疆哈萨克部族与几个青年的感情故事。在这篇小说中,李文秀的悲欢离合带给了我们超乎寻常的深层思考。 金庸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并防止历史文化语境的印痕和创伤的暴露,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陈平原说:“不敢说没有江湖就不存在侠客;可武侠小说中倘若没有一个虚拟的江湖世界,侠客就不可能纵横驰骋大显神威。”正如西游记写的最好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金庸小说的美在那浪漫主义建构的艺术画廊里,是乔峰大战少林、聚义庄之时;是郭靖华山论剑之日;是令狐冲挥舞独孤九剑之间;是杨过携手小龙女的刹那;是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瞬间;是韦小宝脚底抹油的顷刻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庸武侠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在于此。 作一支侠谱,成一世侠客。金庸,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茶余饭后的,用以解解闲愁的小说,还是精彩绝伦的一场武侠盛宴,福至心灵,引动中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