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50877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讨论问题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讨论问题初探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学校 王荣钱分类问题属于开放题型中的结论开放型和条件开放型。由于它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比较明显,普遍被采用,在考查中也常用来作能力检测题。分类问题主要内容分三大块:对图形位置的讨论;对最佳、最值方案的讨论、对参数的讨论等。在复习中须抓住它的关键分类,做到分类的内容正确、方法得当、完整无缺、不重分不漏分。在分类问题中可以运用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构造思想、化归思想等。解分类题的主要步骤是:1、看清特征,确定分域点;2、优选分类顺序;3、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准。下面就与图有关的可能出现分类讨论的题型作一些探索。这些问题一般属几何与函数内容。一、已知条件中不给图的问题例1

2、:已知等腰三角形二边长为3、4,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解: 4 4 3 3若以3长为等腰三角形的底,则周长为11; 若以4长为等腰三角形的底,则周长为10。 3 4 启示:本题已知中因不附图,所以就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就要进行分类讨论。求等腰三角形内角时类似问题,用类方法解决。例2:已知ABC中,AB=AC,D是AC上一点,ABD=2DBC是等腰三角形,求A的度数。解:若A是顶角,则AB是腰,另一腰必为AC,此时,D与C重,不合题意;若A是底角,AB是底边,则AD和BD为腰,如下图1所示,可求得A=45。 图1 图2 若A是底角,AB是腰,则AB和BD是ABD的腰,如图2所示,可求得A=72。启

3、示:本题已知图中因为“不附图”,所以就可能产生三种情况,就需进行分类讨论。每当几何题已知条件不附图时,在分析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多种情况分类讨论。例3: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有一点M,其横坐标为3,在x轴上求一点N,使OMN(O为原点)为直角三角形。解:由于Rtomn中哪个角是直角未定,因此须进行分类讨论,由于点N在x轴上,所以可设N点的坐标为(x,O),又可知M点的坐标为(3,1)。根据题意,可知MON45,于是只考虑:(1)如果MON为直角,那么有x=3,N(3,O)(2)如果OMN为直角,那么有(30)2+(10)2+(3x)2+1=x2,解得:x=,N点坐标为(,0),综上所述,可知N点

4、坐标为(3,0)或(,0)。启示:本题的分类讨论也可以归纳到图形不定问题。不能确定哪一个角是直角,由此,点的坐标也不定,必须对三个角分别进行讨论,当然还应该注意MON不可能是直角。二、运动问题例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0),P与x轴关于原点O和点A,又B、C、E三点坐标为(1,0),0,3),(0,b)且Ob3。当点E在线段OC上移动时,直线BE与P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求出每一种位置关系的b的取值范围。yARCBQOxP解:,从特殊位置入手,设BF与P关于F,与y轴交于E。OB=1,PO=2,PF=2,由勾股定理得:BF=,又OBEFBP,可求得DE=(符合Ob3的条件),

5、BF与y轴交点在点O与点C之间,当Ob时,BE与P相交;当b=时,BE与P相切;当b3时,BE与P相。启示:许多动点问题可以从特殊位置去考虑例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A的坐标是(0,3),点B的坐标是(4,0),动点P、Q同时从点O出发,P沿折线DACB方向运动,Q沿折线DBCA的方向运动。(1)若点P的运动速度是Q的3倍,点P运动到AC边上,连接PQ交OC于R,且OR=2,求直线PQ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P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4个单位长度,点Q的运动速度是0.8个单位长度,运动到相遇时停止,设OPQ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解:(1),直线PQ的函数关

6、系式是y=27x42(2)S与t的函数关系式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设t秒后,P在OA上,Q在OB上,Q在OB上,则OP=1.4t,OQ=0.8t,S=0.5OQ,OP=t2;设t秒后,P在AC上,Q在OB上,这时以OQ为底的OPQ的高总是3,OQ=0.8t,S=0.50.8t3=1.2t;设t秒后,P、Q两点均在BC上,这时PQ为底的OPQ的高总为4,则OA+AC+CP=1.4t,OB+BQ=0.8t,PQ=141.4t0.8t=142.2t,S=4.4t+28。三、证明问题ABEPO例6:已知:O的半径为R,已知点P作直线与O交于A、B两点,证明:PAPB=R2OP2。证明:当点P在O外时,如

7、右图,过点P作O的切线PE,连OE、OP,则OEPE,PE2=OP2OE2=OP2R2。当点P在O内时,如右图,过O、P作直线交O于C、DPAPB=PCPD=(ROP)(Rtop)=R2OP2。当点P在O上时,与A、B两点中的一点重合,这时PAPB=O,而PO=R,R2OP2=0,PAPB= R2OP2。综合对于平面上任一点,都有PAPB=R2OP2。启示:本题其实也属于未给图的问题,因此必须对P点的位置分圆外、圆内、圆上分别进行讨论,难点在于P点的位置情况怎么分。例7:设P、Q为线段BC上两定点,且BP=CQ,点A为BC外的动点(如图),当点运动到BAP=CAQ时,ABC是什么三角形?试证明

8、之。答: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假设ABAC,则有两种情况:当ABAC,则BC,从而有QPAAQP,故APAQ,而由正弦定理得:=,故有=,ABAC,这与APAQ相矛盾,ABAC不成立,ABAC当ABAC,则BC,从而有QPAQP,APAQ,=(已证),APAQ,这与APAQ相矛盾,ABAC不成立,ABAC,综合、得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启示:本题可以用直接证法。但运用反证法证明更简单。在运用反证法证明时,一定要注意证明的结论的反面的多种情况,要一一列举否定,才能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因此也要用到分类讨论法。四、最值问题例8:某市的环城路上分布有五所中学,顺次是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各

9、校分别有计算机5、7、11、3、14台为使各校台数相等,问各校应调出几台给邻校,才能使调出台数最少,并证明之。解:设一中调给二中x台,二中调给三中y台,三中调给四中z台,四中调给五中t台,五中调给一中w台,则一中有w+15x=10;二中有x+7y=10三中有y+11z=10;四中有z+3t=10五中有t+14w=10;将y、z、t、w均用x表示则调动总数为M =x+y+z+t+w=x+x3+x2+x9+x5分六段讨论:(1)当n=0时,M=19;(2)当0x2时,M=3x+19;(3)当2x3时,M=x+15;(4)当3x5时,M=x+9;(5)当5x9时,M=3x1;(6)当x9时,M=5x

10、19由(2)、(3)、(4)、(5)、(6)得当x=3时,M最小值=12。启示:本题是应用问题,虽然是最值问题,但也是决策性问题,凡决策性问题一般需要讨论,这也是个分段函数问题,解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分段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属于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有一定难度。例9:现有一块直角三角形边角料,两条直角边分虽长6和8,用这块边角料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材料,怎样剪为好? 图1 图2解:如上图所示,要剪出面积最大正方形材料,实际上取得这个直角三角形最大内接正方形,有两种情况(如上图)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可以计算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图2中的正方形的面积是,由此可知,所需求数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启示:本

11、题也属于决策型的应用题,但是情况2不容易被考虑到,这是难点所在,其次是要认定是直角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五、参数问题例10:已知凸四边形ABCD中,BC=DC,对角线AC平方BAD,在四边形ABCD中,设AB=a,AD=b,问a与b的大小符合什么条件,这个四边形一定有外接圆?为什么?解:如果四点共圆,则以这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必有外接圆,当a=b时,若B=ADC=90时,有外接圆,若B=ADC90时,无外接圆。当ab或ab时,即ab时,必有B+ADC=180,此时必有外接圆。启示:本题中a=b时,比较容易想到,当ab时,要证B+ADC=180时,须添加辅助线(过C作CE=CD交AB于E或交AD的延长线于F)。另外,本题参数不明显也是难点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