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周:小小说(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507395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第十二周:小小说(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第十二周:小小说(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第十二周:小小说(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第十二周:小小说(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训练第十二周:小小说(三)小小说的作文训练进行了两周,较之一开始,大多数同学对此种文体的认识已经好了许多,这里我们还进行一周的训练,简单做点总结。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它是小说中的一种,是新兴的文艺样式,虽然篇幅短小,但借助想象和虚构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社会生活还是相当方便而到位的。其特征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1具有小说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三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元素,只不过是用极其简省的笔墨勾勒出来。2篇幅短小,结构精致。小小说取材角度较小,一般取日常生活中极小的事、一个生活片段、一个细节作情节;开门见山地写,环境、起因交代极为简

2、省,惜墨如金。3以小见大,内涵丰富。能在极小的事物、现象上开掘极深的社会内容,有寓言般的警策和深刻。4艺术想象丰富,手法夸张。往往用新鲜、奇特的情节,巧妙地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来。5富有幽默感。小小说往往使人在幽默、风趣的故事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小小说可以采用现实的、浪漫的、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的手法来编织故事,也可以借用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来新编故事。常用的技巧有设置悬念法、制造巧合法、对比衬托法、抑扬生波法、细处摄神法、卒章显底法和荒诞变形法等。本次作文: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或者历史故事,选择下面题目之一,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小说。(访写例文,可以虚构,但要基本符合原型人物的个性

3、。)1屈原之死2岳飞之泪3“别了,海洋之心!”(电影Titanic结尾片段:年迈的罗丝在船尾任硕大的“海洋之心”钻石滑进大海之中)4勾践赴吴(以其已决定投降吴王为背景)范文一: 是夜,孔明在蜀营仰望天空长叹一声:“吾时日不多矣!”身旁姜维进曰:“丞相何不试续命之法,寿可增一纪!”孔明对曰:“吾亦知此法,但不知天意如何?”于是姜维吩咐办妥所用之具,孔明开始施法。 不料,司马仲达亦观星宿,知孔明时日不多,于是派大将试探蜀营,以知孔明是否在大营之中。 “报,丞相,魏将冲破我军大营!”魏延慌忙走进帐篷,孔明面前的蜡烛亦被吹灭。姜维大惊,孔明立即吐了一口血。“丞相!”众人失声。姜维拔剑欲杀魏延,孔明挥挥

4、手:“此乃天意!” 待孔明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姜维走进孔明床踏前,孔明曰:“吾知汝有话要说,吾将休矣!”姜维小心问曰:“丞相,吾观先生自出茅庐以来,所忘之事甚多!”孔明有些吃惊:“吾忘何事?”“先生忘记,天意不可违。先生早在卧龙岗便知天下必由魏、蜀、吴三分,汉室不可复兴。先生助与不助必将灭亡,先生只是徒劳而已。次乃其一。”姜维看看孔明,孔明不语,于是继续说,“先生离开卧龙岗之时,曾语待吾助刘皇叔初定天下,吾必返,汝勿使田野荒废!想必先生忘矣。纵观先生六出祁山,终不能胜。其根本在于后主身旁小人甚多,难道是先生忘而不除。早在白帝城,先生曾问先主:马谡之人如何?先主答曰:此人信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街亭之失,此乃先生忘先主之遗言。”姜维停下来,见孔明已是面无血色,“丞相,维有过处,请丞相谅解,此皆吾肺腑之言!” 孔明微微摇摇头:“汝无过尔!”孔明长叹一声,“吾忘之事甚多,此吾之过。”孔明双眼出神,眼里饱含泪水。 “但吾铭记一事,皇叔对吾有三顾茅庐只之情,吾不可不报!”语必,孔明双眼紧闭,流下他最后一滴泪水。 “丞相”姜维大喊。 此后,蜀军按孔明之吩咐一一撤军,军到汉中,举国哀痛。 姜维明白孔明是个大义之人,所以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