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50272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某种子公司要考察我国水稻的种植历史,应该去哪一先民的部落( )A . 半坡氏族B . 河姆渡氏族C . 山顶洞人D . 北京人2. (2分) (2016七上长春期中)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属于( )A . 旧石器时代B . 新石器时代C . 青铜器时代D . 铁器时代3. (2分) (2017七上江门月考) 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人是( )A . 黄帝、炎帝B . 燧火氏C . 禹D . 女娲4. (2分)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

2、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 )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 它只是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 它展示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A . B . C . D . 5. (2分) (2016七上济南期中) 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 . 秦始皇陵B . 中山陵C . 大禹陵D . 黄帝陵6. (2分) 部落首领炎帝与黄帝、尧、舜、禹之间的传说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他们是哪一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A . 长江流域B . 黄河流域C . 珠江流域D . 淮河流域7. (2分) 禹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

3、物,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之乱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A . B . C . D . 8. (2分) (2017大庆) 下列与如图相关的制度是( )A . 分封制B . 种姓制度C . 三省六部制D . 行省制9. (2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是指( ) A . 司母戊鼎B . 四羊方尊C . 孟公鼎D . 大盂铜鼎10. (2分) (2016七上汕头期中) 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4、( )A . 齐桓公B . 楚庄王C . 晋文公D . 秦穆公11. (2分) (2018七下乐业期末) 下图的古代工具名称是( )A . 翻车B . 筒车C . 水排D . 耧车12. (2分) (2019七上韶关期中)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时期13. (2分) (2017七上仁寿期中)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霸主)。”该材料说明了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

5、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霸主之位由秦独占A . B . C . D . 14. (2分) (2016七上腾冲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周天子地位上升B . 官僚制度逐渐取代贵族世袭制C . 井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制产生D . 诸侯国间战争不断15. (2分) (2017七上靖远期中) “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 道家思想B . 儒家思想C . 墨家思想D . 法家思想16. (2分) (2017七上香洲期中)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 老子B . 孔

6、子C . 孟子D . 韩非17. (2分) (2018山西) 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 . 集权统治面临危机B . 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C . 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8. (2分) (2019七上康巴什期中)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实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大一统”局面。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 .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 . 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1

7、9. (2分)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A . 韩非子B . 论语C . 道德经D . 孙子兵法20. (2分) (2018广东)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君主专制D . 八股取士21. (2分) (2018七上南山期末)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文字却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 A . 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B . 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C . 文字书写在丝帛

8、和竹简上D .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22. (2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 陈胜、吴广起义B . 刘邦起义C . 项羽起义D . 黄巢起义23. (2分) (2017七上安图期中) 西汉的都城是( ) A . 洛阳B . 咸阳C . 巨鹿D . 长安24. (2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县治D . 行省制度25. (2分) 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 )A . 光武中兴B . 武帝盛世C . 文景之治D . 贞观之治二、 判断题 (共1题;共5分)26.

9、(5分) (2017七上和县期中) 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 综合题 (共4题;共67分)27. (25分) (2017九下深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

10、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年一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才告终。全球通史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五:军机处,地近宫廷,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2) 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对废除旧制度有决定意义的措施是什么?利于加强中

11、央集集权的是哪一条?(3) 材料三中所说的“帝国的结构”是指什么?该模式有何特点?(4) 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下了一道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5) 材料五中的军机处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始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帝国的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什么启示?28. (10分) 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请回答:(1) 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2) 有人认为,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民,你认为对吗?为

12、什么? 29. (20分) (2017七上唐河期中)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 根据图一可知西周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根据图二指出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 图三中秦朝在全国推广的规范文字是什么?图四中统一货币是什么? (4)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0. (12分) (2016七上蚌埠期中)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加以改正。(1) 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山顶洞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

13、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3)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判断题 (共1题;共5分)26、答案:略三、 综合题 (共4题;共67分)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