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49379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2.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4.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2通过联系对比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

2、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难点: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实施了残暴的统治。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地和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幻灯片,通过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动手绘图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我国在夏、商、西周以

3、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请同学们回顾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是怎样的一番局面? (幻灯出示)战乱 : 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并幻灯出示“战国形势图”) 幻灯出示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材料从经济条件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

4、,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促进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地主阶级也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保证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提问:从以上材料中,同学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融合以及兼并战争造成的灾难,使广大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战国后期,统一成为大势所趋。提问:哪一个国家能顺应历史潮流,肩负起统一大业?为什么?生1: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因为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引导学生回忆:公元前年,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的变法,主要内容是:奖励

5、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通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生2:秦能够兼并六国,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国王,并且得到了李斯、吕不韦等人的辅助。生3: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让学生概括出这一意思)比喻只会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小结:以上几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他们从商鞅变法后的富国强兵,秦王嬴政的雄心壮志,以及长平之战使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一败涂地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七国中秦国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大业。由秦来完成封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一、秦王扫六合(板书)讲述: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经济发展

6、迅速,军事力量逐渐壮大。在与其他国家交战中越战越强,领土不断扩大,而关东六国则一个一个地衰败下去。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六合”的注释,注意六合并非六国,而是指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提问:再请同学们根据书中所述回答: 秦国在什么时间内兼并了六国? (学生回答:公元前前年)幻灯出示秦灭六国形势图、秦朝疆域图活动:在秦完成统一大业中,秦王嬴政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同学观看课本上“秦始皇像”及李白的诗,描述一下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 鼓励、赞扬、补充学生发言,通过活动师生获如下认知:画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一手指向前方的威严而

7、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他头戴冕旒,身穿龙袍,腰佩宝剑,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的帝王身份。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正好是对这幅像的生动写照“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提问:请同学们讨论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作用?秦完成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争霸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学生阅读每课一得:你知道皇帝称号的由来吗?提问:秦王嬴政幻想秦的统治世代继续下去,他自称始皇帝,后代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世万世。强大的秦王朝是否像秦始皇所

8、设想的那样传至千世万世呢?二、秦末农民战争(板书).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幻灯出示材料:()徭役、兵役负担沉重。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万,以上共计万。再加上修建驰道的,建筑宫殿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万,减去妇女万,男子万中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只有三四百万人。因此,“丁男”全部服役也不够,连“丁女”也抽调去运输粮饷,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现象。()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

9、,还有族诛和连坐。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秦二世即位后,他的统治残暴程度同其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秦建立以后,秦始皇过度地使用民力,超负荷地征收赋税,使用严酷的法律。残暴的统治终于触发了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请一位同学讲述“揭竿而起”的成语典故:“揭竿而起”的成语典故常指人民起义小结:在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名称、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 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

10、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暴秦,秦王朝最后被项羽、刘邦等所推翻。学生阅读小字,讲述“破釜沉舟”的故事: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抗秦斗争蓬勃发展。当时,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吴中起兵抗秦,项羽身材魁梧,气力过人,他一人能扛起一只大鼎。他和叔父起兵后,获得节节胜利。 秦将章邯引军渡过黄河北上,围攻赵国。起义军主将宋义惧怕秦军,贻误战机,被项羽一怒之下杀死,项羽引大军救赵。当他渡过黄河后,下令击沉船只,以绝士兵战败返渡之念,并烧掉军帐,每人只发给三天的干粮。他还打破饭锅,以示战胜秦兵之决心。这样一来,全体士兵唯有以死相拼,才能取得战争

11、胜利。成语“破釜沉舟”就是这个故事的概括(让学生概括出这一意思)比喻誓死杀敌取胜之决心和同仇敌忾之士气。小结:非常精彩。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各地的反秦斗争仍在继续,项羽与秦兵在巨鹿展开决战。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统治者无力抵抗,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三、楚汉战争(板书). 楚汉之争是怎么回事?生阅读回答: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了争夺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师区分楚汉战争与农民战争的性质:楚汉战争已不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它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而战的,所以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项羽和刘邦已经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

12、王”和“汉王”。.学生讲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举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楚汉战争的结果:刘邦打败项羽,刘邦称帝,于公元前年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即为汉高祖。总结:统一公元前年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灭亡公元前年由陈胜吴广起义而开始的秦末农民战争于公元前年推翻秦的统治西汉建立公元前年秦灭亡后,刘邦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刘邦胜,于公元前年建立西汉。出示幻灯,小结:本课讲了秦帝国的兴亡及西汉的建立过程,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与成语典故,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成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作业:纸上谈兵 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请用一段短文写出秦帝国的建立到灭亡的史实,要求文中使用上述五个成语。教学反思: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的目标,师生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搜集秦帝国的资料,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挥自身才能与创造力。在教师参与指导下,学生能亲口描述历史,亲身体验历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且能从师生准备的材料中敏锐地捕捉信息,进行分析探讨、交流合作,充分投入到知识探索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