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48454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 以漳州市救助中心外展行动为例黄耀明作者简介:黄耀明,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联系电话:13159498899。摘要:外展社会工作是唯一摆脱传统社会工作专业规范而主动地在城市街头寻找一些因某种原由导致流浪未成年人的专业助人服务。本文旨在对城市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外展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进行分析,并试图以漳州市救助中心外展行动实践为例,事实证明,外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服务中具有特殊作用。关键词:外展社会工作 流浪未成年人 实践分析一、问题的提出 流浪未成年人的产生

2、与存在是家庭、社会、学校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数据表明,家庭贫困、父母外出、父母离异、家庭暴力、教育不当、同伴影响、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等都会导致流浪未成年人离家出走或是无家可归,甚至是有家不能回。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影响的一个结果,实际上,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流浪未成年人与其他孩子们一样都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流浪未成年人处于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危险边缘,他们经常处于危机的处境而无法自我应对或者不愿寻求帮助。传统的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政策和相关措施已经突显一些弊端:如在对流浪未成年

3、人群体的看法上,片面强调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问题与偏差层面,甚至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实际上他们也是未成年人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受害者;在具体的施助手法上,一直采用被动服务的方式在救助中心等待他们的求助,没能引入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手法进行有效介入;在施助理念上,单纯依靠民政部门的一些相关单位进行工作,没能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也没能把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放入一个较安全支持系统中等等。因此,探索一套适合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群体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漳州市救助中心外展行动研究为例,试图在外展社会工作理念的框架内进行一些探索,相信对解决流浪未成年人群体问题有所启示。二、外展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服

4、务手法外展社会工作应用于青少年发展的辅导中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香港地区的外展社会工作(Outreaching Social Work)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是专业社工在青少年常去的地方(如社区中的网吧、球场、公园等),由专门的外展服务队在深宵去识别和接触那些因不同原因而产生家庭、社会、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辅导、谈心和服务,改善和消除青少年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体系的目的。外展服务的主要目标是由专业社工主动接触社区内青少年,协助他们面对及处理在学业、就业、家庭、朋辈、个人功能及社会规范等范畴所遇到的问题,

5、并透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职业辅导、康体活动及小区服务等,扩宽青少年的视野,增强其自信心,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建立正面的人生观,勇于承担个人及社会责任。相比于传统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于流浪未成年人这样一个特别脆弱的群体,外展服务的方式显得很适切。因为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理念与专业手法:(一)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流浪未成年人群体不同于其他正常的未成年人群体,很复杂而且多样性。如家庭环境不良或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妥,家长的责任感或照顾方式较差;行为自控能力弱,心理健康发展不良;道德修养偏低,对主流社会有抵触情绪甚至破坏动机;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可塑性极强,随时随地会因为很多不可预

6、测的因素发生影响和转变;文化水平低,学习积极性差甚至厌学逃学;生存环境恶劣,不良因素影响多等等。加上流浪未成年人群体常年流落街头巷尾,风餐露宿,他们经常会结伴成群,甚至会成为黑社会犯罪集团发展成员的目标。因此,传统被动式的社会救助方式很难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保护,甚至当我们介入的时候,他们感染不良习气甚至已经进入犯罪集团或为时已晚了。(二)外展社会工作对于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服务的主动性。外展社会工作完全抛弃了传统临床社会工作以治疗室和实验室为中心的服务方式。有人甚至批评外展社会工作服务队巡逻街头巷尾丢失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他们以为社会工作的助人方式就应该象医生和心理治疗师那样呆在自己的专业治

7、疗室等待服务对象的上门。实际上,社会工作当初对社会的承诺就是要扎根于社会,在具体的社区发展与建设中服务社群。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并非是一层不变的权威和专家,有时应该是朋友、同行者、支持者和使能者。因此,社会工作就应该放下自己专业权威的一面,走进社区去感受他们的真实生活,才能真正用适切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外展社会工作正是这样主动走入社区的街头巷尾,寻找那些与家庭和传统对立、行为偏差、自控能力低、有叛逆、家庭环境不好、自悲心理强、被人引诱或拐骗等流浪未成年人,其中也包含那些失学、失业、失恋、失爱或失踪的未成年人。在他们特别无助而无耐的时候,给他们提供适合而及时的帮助,从而使他们早日恢复正

8、常的生活,回归主流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三)外展社会工作服务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专业价值。社会工作自身就是一个注满价值的专业,对案主的尊重、平等的视角、专业的助人使命等一直指导着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着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助人活动。外展社会工作也是如此,它要外展服务队的成员们以帮助和服务流浪未成年人为使命,用开放、友善、忍耐、体谅、关怀、诚意和接纳的态度去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特有的心态,评估他们的需要和分析他们的问题。外展社工还要尝试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流浪未成年人,尽量不用成年人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去猜测他们的心态,而设法与他们在一起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外展社工更要以敏锐的观察和多方面的角色、精湛的专业

9、技能和风细雨般的温情去感化他们,溶解他们那一颗颗远离亲情和温暖甚至冰冷的心。(四)外展社会工作服务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使命感。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由于自身和环境的诸多因素常常会导致很多危险的处境,他们要求外展服务队在具体的施助过程中具备崇高的专业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并非是防止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犯罪问题的发生,而是希望在每个流浪未成年人个人的回归和发展上有更积极的影响和贡献。外展服务队在日常接触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专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内化,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并在歧路上作出适当的抉择。除此之外,外展社工还要肩负起反映流浪未成年人群体需要及相关社会的责任,因为他们是接触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最近而了

10、解最多的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展社会工作的真正使命就是保护社会和国家未来的人才。(五)外展社会工作服务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整合功能。外展社会工作的独特手法就是将有限的社会资源,透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将它们整合起来并带给流浪未成年人群体。外展服务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与多方面及各种资源的结合。在具体的服务中,外展服务就是要把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流浪未成年人与家庭、社区、学校等资源进行紧密而有效的联系。同时需要新闻媒介和全社会来共同关心和关注流浪未成年人群体,倡导一种主流的积极的价值观,当然也需要家长的支持、谅解、接受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而及时地解决流浪未成年人群体问题。三、以漳州市救助

11、中心外展行动为例的实践与反思漳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于2006年共救助未成年人385人次,为1435人次流浪街头的乞讨人员提供衣裤、鞋、棉被、食品等。办结率100%,承诺兑现率99%,群众满意率98%以上,创出救助管理工作全年零差错、零安全事故、零投诉的成绩。2006年10月,中心与漳州师院建立“流浪未成年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正式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手法引入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服务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实践,我们认为采用外展社会工作的手法服务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是行之有效,也是效果显著的。(一)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框架:1、成员组成:漳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外展服务队由中心工作人员、漳

12、州师院社会工作专业老师与督导、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义工等组成。2、服务时间:每周一、三、五或二、四、六及周末的下午4:30-7:00或深宵的2:00-5:003、服务地点:漳州市的几个车站、大型商业服务区、主干街道、娱乐场所出口、网吧及电子游戏厅等。4、服务对象:流浪未成年人或在网吧及电子游戏厅深夜不归的未成年人。5、服务目标: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在教育、职业、家庭及社区或个人问题上提供辅导、指导及转介服务;协助有需要的未成年人认识自身及处境、发挥潜能及给予身心全面发展的机会;预防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受到不良影响。6、服务手法:个案及心理辅导:透过面谈和随访等,协助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处理其在

13、家庭、学业、职业、朋辈与情感等方面的困难,并在特别需要时转介相关专业人士。小组工作辅导:由社会工作员主动接触和介入自然结集或呆在中心的有需要的未成年人举办成长小组或亲子关系小组等。社区工作:通过举办相关保护关爱未成年人的讲座、调查研究、展览、探访等社区活动,联系社区内相关组织及社群,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发展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推展专业服务,巩固服务效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更理想的环境。(二)基于两个案例的相关分析与反思例一:2006年10月9日,外展服务队在市区寻找到一名捡破烂的未成年人,经服务队成员的耐心工作得知,该未成年人小A,今年14岁,半年前逃学到漳州以捡破烂为生,平时在街头

14、风餐露宿。外展服务队将其带进救助中心,起初他什么也不说,服务人员煮蛋、面条给他充饥,带他到理发店理发,带他上街买新衣服,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平时与之同吃同睡,这颗小小的“冰心”终于被我们炽热的工作热心、爱心融化了,掉下眼泪说,他是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人,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寄宿生,2006年4月4日晚私自离开学校,上山玩耍被老师发现不敢回校,单身一人流浪到漳州靠捡破烂为生。经与安溪警方帮助调查基本情况属实,要求安溪警方协助与其家人联系。第二天早上,小胡的父母和老师就赶到我站认领,当小胡与久别半年的父母和老师见面时抱头大哭,小胡的老师感慨地说:“漳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不是老师胜似老师”。例二:未成年

15、人小B,11月2日凌晨外展服务队在市区的南昌路一家网吧发现了正在玩游戏的他。经劝说将其带到救助中心,并在2个小时内联系到为寻找他而心急如焚的父母亲。外展服务队将其送回家,并对其进行跟踪辅导和家庭辅导,对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寻求文化部门的帮助。经过近半个月的工作,小B基本告别了网络游戏,网吧也受到处罚。分析与反思一:外展服务队的主动性。未成年人小A和小B均身处危险而困难的处境,他们无法也没能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帮助。外展服务队将助人的理念与手法延伸到街头巷尾,使身处艰难处境的小A脱离捡破烂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树立生活的信心,并回到父母亲的怀抱。小B因迷恋网络游戏离开了家庭和父母,他几乎用了很

16、多方法来逃避家庭和父母的约束,更不会懂得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正是外展服务队的主动性服务,才把他从危机的边缘里挽救回来。分析与反思二:行动研究强调平等与赋权的运用。本次行动研究的宗旨是解放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流浪未成年人群体,使他们自己对自己进行分析,通过对自己的思考与处境进行批判性反思,他们能够了解那些深藏在自己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本次行动研究的动力来源于流浪未成年人群体自己。注重为流浪未成年人群体赋权。在具体的助人实践中从流浪未成年人群体自己的角度、愿望和理想出发进行研究,虽然外展社会工作者在知识、权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一直贯彻反对研究者对行动者的压迫,反对知识霸权,反应弱势群体的呼声。在小A的案例中,对他个人价值的尊重使得其自己有了同样未成年人的尊严,对其无私的关注与爱护使得其重新有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小B厌学和家庭环境恶劣导致其沉迷网络,从而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