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47481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期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期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教研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学习教研员职业操守与技能有感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科学素养:新的课程定位,体现了新时代的价值观,更加强调了人文精神,因此,教研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充分体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例如:民主、平等、和谐、激励、共勉、分享、对话、交流、探讨等等。这是教研员做好新课程教研工作必须具备的首要人文素质。要有博大的人文精神与团结协作的精神。2、身心素质:要具备人性化的职业道德与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师德修养。它包含健全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甘当人梯,搭建平台的奉献精神。3、知识

2、结构与教学研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教研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毋庸质疑,在新课程的教研工作中,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拓宽教学领域,开发和挖掘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学习资料,质疑读本,敢于探讨等等,都迫使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而作为教研员在文化知识上要高于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知识,只有保证自己知识库存的充足与新鲜,才能保证自己的教研工作与时代同步。因此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素养,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丰富的专业前沿知识及相关知识。4、强劲的研究能力研究是教研员的职责之一,

3、但是在新课程的进程中,教研员更应具备强劲的研究能力与学术研究素质,如:较强的教研、教改科研能力;教学管理,深入实际,教学指导,评价教学、分析教学质量;教改实验;组织教研活动;创新意识 、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开发教育资源(课程和教材等)。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变化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和技术现代化,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增强种种,这就给教研员的教研工作增大了研究难度,扩大了研究范围。另外,新课程为教师留有广泛的发挥空间,要求教师应是研究型教师,这又给教研员指导教学工作增加了研究难度。因此,教研员面对多方面的挑战,必须具备强劲的研究能力,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研工作。5、对教学工作示范能力:下校兼课,下水课

4、等形式。6、信息整合能力:系统的教学理论、娴熟的教学技能、较强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7、文字表达能力与编辑能力: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的撰写、编著。8、较强的组织与交际能力这是由教研员具有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尤其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研活动频繁,工作量增大,经常深入基层学校,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不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很难使教研工作富有成效。现代教研员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应更真实的体现人性化。教研员与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系不应是仅仅的组织关系,而应当是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教研员的工作具备亲和力和凝聚力,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9、较高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教研员的工作包括审美要素。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在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是除了知识、能力、方法、过程之外,还要肩负着价值观取向的引导、情感熏陶、人生态度的确定、审美情趣的培养等任务。教研员在指导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教学中,也要全面审视,凭着较高的审美水平,发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真、善、美,给予肯定和鼓励。否则,对教师教学的指导、评价就会失之偏颇。 10、严谨、务实、勤奋、高效工作作风:老实做事、朴实做人、扎实求真、务实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