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471430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范方案(检修标准规范流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转机检修技术通用规一 基座、地脚螺栓和垫片1 用小锤轻击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2 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基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不大于1%;(2) 如系活动地脚螺栓,上下端均应有背帽或防松装置,托底板与混凝土承力面应接触良好;(3) 螺帽拧紧后螺栓应露出23扣;(4) 地脚螺栓杆应洁净,螺纹部分应涂油脂;3 垫片表面应平整,垫片之间及垫片与基框之间接触应良好。对于大型主要辅机用0.10mm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超过垫片接触长度的20%。4 放置垫片时,应把垫片放在底板上。突出底板表面的混凝土必须清除干净,防止设备直接与混凝土接触。5 垫片一般不超过三块,厚的在下面,薄的在

2、上。二滑动轴承1 轴瓦乌金面应光洁无砂眼、气孔和裂纹,不得有脱壳分离现象;表面呈银亮色光泽,无黄色斑点。如需补瓦面时,应选用与原瓦面相同的材质。2 轴颈与轴瓦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轴颈与轴瓦顶部和两侧间隙(见图)。A 轴颈与工作瓦面的接触角为6090,用色印检查工作瓦面,接触不少于1点/cm2点。B 轴颈在装配成的轴瓦,其配合间隙一般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按轴的转动方向,在瓦口处应有纵向导油槽。配合间隙轴颈直径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60间隙0.10.160.120.20.160.280.20.40.30.6(2) 轴瓦端部与档环间

3、的轴向间隙:a 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a+b=0.30.4mmb 承力轴承的膨胀间隙l根据轴的热伸长来决定,一般可按下式计算:l=1.2(t+50)L/100式中:l热伸长值,mmt轴周围介质最高温度,;L一一轴承之间的轴长度,m。c 承力轴承另一侧的间隙:db。d 推力环与推力轴承的平面应接触良好,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m2,间隙差|b1一b|05mm。3 轴瓦在轴承外壳不得转动,一般用0.020.04mm的过盈(紧力)。球面瓦的结合面用色印检查,不得少于1点/cm2,且接触点分布均匀,并不得加垫;球面应灵活无卡涩现象。4 转子轴向定位的轴瓦端面与轴肩端面应接触良好,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

4、m2。三滚动轴承1 轴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裂纹、重皮和锈蚀等缺陷。轴承的总游动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 轴承在轴颈上的装配紧度0.020.05紧力,套与轴不得产生滑动,不得安放垫片。3 轴承外圈与外壳间径向的配合0.030.08间隙,并不得在径向安放垫片。膨胀端轴承应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其膨胀值无规定时可按公式计算。4 用热油加热轴承时油温不得超过100,在加热过程中轴承不得与加热容器的底接触。四轴承座1 轴承座应无裂纹、砂眼等缺陷,外应无飞刺及型砂。2 轴承座冷却水室或油室中的冷却水管在安装前必须经水压试验合格,试验压力为所用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3 轴承座与台板的调

5、整垫片不应超过三片(绝缘片不在),垫片的面积不应小于轴承座的支承面。4 轴与轴封卡圈的径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周均匀。一般径向间隙对于滑动轴承为1.52.0mm;对于滚动轴承为0.30.6mm。密封盘根应为均匀质密的羊毛毡,严实地嵌入槽,与轴接触均匀,紧度适宜。5 采用润滑脂的滚动轴承装油量,对于低速机械一般不多于整个轴承室容积的2/3;对于1500r/min以上的机械不宜多于1/2。6 油位计应装置牢固,不得漏油。油位计上端应与大气相通。密闭油室的呼吸器应清洁畅通。机械设备上的各种油位计,安装时应对其标注刻度进行复测。滚动轴承的底部滚子应浸入油液中1/31/2。7 油环应成正圆体

6、,环的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接口牢固。油环在槽无卡涩现象。一般油液底浸入油环直径的1/4。五联轴器1 联轴节应成对使用,不宜串用。2 装配联轴节时不得放入垫片或冲打轴以取得紧力。3 两半联轴节找中心时,其圆周及端面允许偏差值(即在直径的两端位置所测得间隙之差的最大值)一般可按表规定。轴的转速r/min30001500750500刚性联轴器0.040.060.080.1弹性联轴器0.060.080.10.15注:1 对于工作瓦为上瓦时,在找中心时应考虑到在运行时轴中心的位移;2 找中心时应考虑轴承座、轴承和轴在运行时因热膨胀而将轴中心抬高的数值。3 对具有滑动轴承的电机,应在测定电机转子的磁力中心

7、线位置后再确定联轴器的间隙。4 两半联轴节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可参考如下(其允许误差为1mm):对轮直径弹性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120140150.50.81702202611.5260281.523302101.52410212550215注:(1) 联轴节之 间的间隙应大于在运行时轴伸长和轴串移量之和。(2) 对带有平衡盘的水泵的弹性联轴器,其端面间隙应为表列的间隙加上最大串动值。5 齿式联轴节的齿套与齿轮相互咬合后,应保证齿套在齿轮上能灵活扭动。装配结束后,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在外壳注油。6 联轴节均应装设既牢靠又便于拆卸的保护罩。对于用稀油润滑的齿式联轴节保护罩,其轴

8、封间隙应均匀,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六 轴与键1 复查滑动轴承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大于直径的1。滚动轴承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均不得大于0.05mm。2 需要时复查轴弯曲值,一般应不大于0.10mm。3 键与键槽的配合:两侧不得有间隙,顶部(即径向)一般应有0.100.40mm间隙。4 不得用加垫或捻键的方法来增加键的紧力。5 机轴安装水平误差一般不大于轴长的0.2。七减速箱1 检查齿轮与轴的装配情况,不得松动。2 用色印检查齿轮、蜗轮蜗杆的咬合,用色印检查大小齿轮工作面的接触情况,一般沿齿高不少于50%,沿齿宽不少于60%,并不得偏向一侧。3 齿轮咬合时的齿侧间

9、隙及齿顶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中心距齿侧间隙8001250125020002000315031505000最小0.851.061.41.7最大1.421.82.182.454 机盖与机体的法兰结合面应接触严密,不得漏油。5 用压力油润滑的减速机:(1) 冷油器及油管外壁应清洁无尘砂、锈垢,滤网完好(2) 冷油器水压试验压力为所用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3) 油系统应安装牢固,严密不漏。6 组装后的减速机用手盘动轴,应转动灵活、轻便、咬合平稳。八 离心风机1 转子、机壳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叶轮的旋转方向、叶片的弯曲方向以及机壳的进出口位置和角度应符合规定。(2) 焊接结构的焊

10、缝无裂纹、砂眼、咬边等缺陷。(3) 铆接结构的铆接质量良好。(4) 叶轮的轴向、径向跳动不大于2mm。(5) 支撑管应无磨损、裂纹等缺陷。2 调整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叶轮板固定牢靠,与外壳有适当的膨胀的间隙。(2) 挡板的导轮沿轨道转动时不得有卡住和脱落现象。(3) 挡板应有与实际相符的开度指示,操作在任何刻度时都能固定。(4) 叶片的开启方向应使气流顺着风机转向而进入,不得装反。(5) 调节挡板轴头上应有叶片位置一致的标记。(6) 挡板应有开、关终端位置限位器。3 机壳进风斗与叶轮进风口的间隙应均匀,其轴向间隙(插入长度)偏差不大于2mm。4九 分部试运1 分部试运工作应符合设备技术

11、文件的规定。2 机械的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3 分部试运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设备基础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二次灌浆混凝土的强度已达到基础混凝土的设计(2) 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消除干净,脚手架已拆除;(3) 有关地点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讯设施;(4) 有关通道应平整和畅通;(5) 附近没有易燃、易爆物,并有消防设施;(6) 润滑油型号及油质符合规定。4 分部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 检查机械部及连接系统(如烟、风、煤、煤粉管道,炉膛等)部,不得有杂物及工作人员;(2) 地脚螺栓和连接螺栓等不得有松动现象;(3) 裸露的转动部分应有保

12、护罩或围栏;(4) 轴承冷却器的冷却水量充足,回水管畅通;(5) 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摩擦零件应注以足够的润滑油脂;(6) 电动机通风系统无杂物,封闭完好。5 分部试运工作应按批准的试运措施进行。6 能与机械部分断开的电动机应先单独试运转不少于2h,转动方向正确,事故按钮工作正常可靠;合格后方可带机械试转。7 机械设备启动时应注意下列安全事项:(1) 联轴器连接螺丝全部安装完好;(2) 盘动联轴器(球磨机等无法盘动者除外)无异常状态;(3) 第一次启动时,当达到全速后即用事故按钮停下,观察轴承和转动部分,确认无摩擦和其他异状后方可正式启动。8 机械部分试运时间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8h。9 分部试运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机械各部位的温度、振动及电流表指示不得超过规定值,并详细记录。10 分部试运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轴承及转动部分无异常状态;(2) 轴承工作温度应稳定,一般滑动轴承不高于65,滚动轴承不高于80;(3) 振动一般不超过0.10mm;(4) 无漏油、漏水和漏风等现象;(5) 采用循环油系统润滑时,其油压、注油量应符合规定。油管路上有阀门时,应有防止误差和因振动自关的措施。11 分部试运结束后,应办理分部试运签证(并附有试运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