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47103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实施者 文敏学科 语文第 六 册第 12 课教材类型略读课文课文题目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岸叫绝。课文的题目提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提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虽然篇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课文采用了悬念的手法。文章并不急于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才能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个徒弟所画的画,让人迫不及待地往下读,最后揭开奥秘,说明为什么小徒弟的画是最好的。课文最后学习伙伴说:“我也

2、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的事,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把含义深刻的道理溶入有趣浅显的故事,并且运用了悬念的手法,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学生学习特点分析优等生1、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2、对故事的插图进行修改,让它更能体现骆驼多这一要求。中等生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搜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待进生能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主要内容,对初步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技能目标

3、:学习用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一张白纸)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2、学生汇报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召集、骆驼、连绵不断、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恰好、恍然大悟(1)生自由读,正音 (2)男女生合作读 (3)齐读4、汇报交流:(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2)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生找出相应段落,读出来)三、

4、再读课课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1、说说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2、根据小徒弟所画的,我们来猜测一下,小徒弟画之前是怎样想的。如果我在画纸上画满骆驼,_我要_,这样才能给人感觉到骆驼的多。3、大徒弟和二徒弟从画师说的话中“悟”到了什么?四、总结1、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而小徒弟不仅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2、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五、课外拓展。1、读“深山藏古寺“的故事,想想哪位考生画得好,好在哪里?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故事比较浅显,让学生自己读懂事故,体现选读课文教学特点。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明白小徒弟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才是他得到称赞的根本原因。通过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什么是创新。六、板书设计:12、想别人没想到的大徒弟: 密密麻麻、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 许许多多的骆驼头三徒弟: 山、一只骆驼、一个骆驼脑袋、半截脖子 (创新)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