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方案模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46980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方案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输血方案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输血方案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输血方案模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输血方案模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方案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方案模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输血治疗方案模版输血目的(纠正贫血、术前失血、术中失血、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大面积烧伤、血液制品不足时,替代使用、止血、预防出血、其它等)输血方式(自身输血、自身输血+异体输血、异体输血)输血次数(N自然数)输注成分(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全血等)输血量(单采血小板为治疗量、全血血浆为毫升、其他血液为单位)麻醉科应用血液保护技术 开展术前储备自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中/术后血液回收、加温输液、患者保温、术中快速血红蛋白测定等技术外科开展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包括:手术前详尽评估患者失血危险

2、因素,减少意外输血机率;手术前预存自体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的应用增加储备;开展微创手术,提高手术技术(包括使用超声刀、氩气刀等手术器械),减少术中失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大力提倡和普及成分输血,避免或减少全血输入; 提高麻醉管理水平,联合使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技术; 血液保护及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 手术后体腔或切口引流血的处理回收等。适应证:一、全血【适应证】1.用于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容量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时。血容量丢失大于总量30%,Hb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LL,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考虑输注。2.用于新生儿溶血疾病或

3、其它需全血置换的疾病治疗。二、红细胞【适应证】1.浓缩红细胞:适用于所有需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以减轻组织缺氧的贫血患者,以及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贫血患者。2.悬浮红细胞:红细胞保存较好,粘度低,易输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红细胞类血液成分。适应证同浓缩红细胞。3. 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或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除白细胞后,可显著减少反复输血患者发生白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降低经输血传播巨细胞病毒的风险。适用于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长期输血和器官移植的患者。4.洗涤红细胞:适用于免疫相关的溶血性贫血、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或有输血发热反应的贫血患者。5.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自身输血以及

4、有发热或过敏反应的患者。三、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适应证】 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1)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如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大量输血引起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 (2)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病,伴有明显出血倾向。 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用于预防颅内出血和内脏出血等严重出血性并发症。(1)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同时伴有出血风险的患者。无其他止血异常或高出血风险的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指征为PLT10109/L,输注后维持PLT 20109/L以上。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

5、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如发热、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的患者,预防性输注的指征为PLT30109/L。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和体外循环、膜肺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预防性输注的指征定为PLT50109/L。(2)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拟接受有创操作或手术的患者。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轻微有创操作PLT20109/L;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PLT50109/L;腰穿PLT50109/L。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PLT20109/L,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LT10109/L时,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

6、血小板。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拔牙或补牙PLT50109/L;小手术、硬膜外麻醉PLT范围是5080109/L;正常阴道分娩PLT50109/L;剖腹产PLT80109/L;大手术PLT范围是80100109/L。四、血浆【适应证】1.凝血因子缺乏。(1)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当V因子缺乏等某种凝血因子缺乏,而无该凝血因子浓缩制剂时,用于出血的治疗或预防。(2)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用于多种因子缺乏时发生严重出血和(或)急性DIC合并出血。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血浆含有TTP患者缺乏的一种活性金属蛋白酶,有助于改善TTP。优先选用去冷沉淀血浆。3

7、. 华法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当需要快速纠正华法林抗凝作用(如急诊手术)或者华法林治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时,可输注FFP 1215ml/kg。4.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不推荐常规使用。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同时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大于1.5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建议输注FFP。肝脏疾病患者需行外科手术、肝活检或静脉曲张破裂时,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大于4 s,建议输注FFP15 ml/kg。5.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INR1.5或APTT 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若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可考虑输注

8、血浆;患者INR1.3时,若进行肝脏穿刺,应考虑输注血浆。输注血浆致PT延长不超过1.5倍时,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相对安全的。6.大量输血:患者大量输血时常需输注血浆。大量输血的患者当纤维蛋白原小于1g/L、INR1.5或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考虑输注FFP。7. 维生素K不足导致的凝血异常:不推荐常规使用。在急诊手术或创伤需紧急纠正凝血异常时,才应考虑输注FFP。六、冷沉淀【适应证】1.获得性(肝脏疾病、DIC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等相关的)或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0g/L伴活跃出血或拟行手术,而血浆源性纤维蛋白原供应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

9、原。2.大量输血伴出血:当单纯输注FFP不能维持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0 g/L以上时,可同时输注冷沉淀。3.F缺乏症:用于活跃出血者的止血;手术后出血、刀口愈合延迟或愈合不良的预防;预防F缺乏相关的习惯性流产。F的半寿期约为9天,血浆水平达5%就能维持有效止血,故先天性F缺乏者每2至3周按每10至20 kg体重输注1单位冷沉淀即可。4.血友病A:血浆源制品F短缺时,可输注冷沉淀。5.部分类型的血管性血友病(vWD):含vWF的血浆源性F供应短缺时,用于1型vWD(去精氨酸加压素无效)和2B、2N型vWD(禁忌使用去精氨酸加压素)。6.尿毒症伴止血功能异常:冷沉淀可用于治疗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弱的尿毒症并出血的患者,。7.溶栓治疗过度。8.原位肝移植出血。其他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出血量、有无自发性出血、贫血程度、凝血功能、心肺功能情况、有无代谢率增高、年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凝血功能全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