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46977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求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追求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追求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求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不知有多少语文老师抱怨作文教学难:老师累死了还是收效甚微。作文教学真的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扎实训练。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少讲理论。多仿范文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讲特讲作文知识、写作技巧,传授抽象、空洞、繁杂、乏味的理论,不仅使学生一头雾水,而且还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想真是既累倒了自己,又苦煞了学生。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理应让学生多读范文,多仿范文。因为范文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例子能在学生脑子里形成鲜明的印象,成为写作的具体榜样它形象地告诉学生某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直观了然,

2、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模仿,容易掌握。对小学生来说,仿写范文比任何讲授都来得简单来得清楚,来得有效。请看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摒弃理论传授,运用范文,引导学生从模仿人手。范文我的语文老师,五十来岁,个儿不高。齐耳的短发中央着几根银丝,额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那圆圆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流露出慈祥的目光。第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范文。首先让学生一边读范文一边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部位:然后让学生画出描写各个部位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并说一说写了各部位的什么特点;接着再让学生说说从中学到了哪些写外貌的知识和方法。第二步让学生学习范文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征细致观

3、察各个部位的方法观察身边人的外貌。第三步要求学生借鉴范文从整体到局部的表达顺序和抓住特点具体描写外貌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这种简单直观的教学,效果好得很。学生笔下的人物生动、丰满、个性鲜明。请看一个同学我的姐姐中的一段外貌描写:我的姐姐很漂亮。她二十来岁,一米六五的个儿苗条的身材,白净的皮肤,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鹅蛋型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露出两个小小的酒窝。甜甜的。在微微弯曲的秀眉下,那月牙儿般的双眼嵌着两颗黑宝石似的眼珠,像刚从水里捞出来。水灵灵,亮晶晶。真是写得有血有肉,一个漂亮甜美、和蔼亲切的年轻姐姐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接下来我布置学生找出几篇有关写人物外貌的课文或优秀作文,带进课堂读一

4、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外貌有不同的特征表达方式也可不尽相同,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范文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习作形式多样,有个性,避免了“千篇一律”。二、少写整篇,多练片断许多老师喜欢训练学生写整篇的文章。写整篇的文章既要学会立意选材,又要掌握谋篇布局;既要学会语言表达。又要掌握结构格式等方方面面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小学生初学作文,常常顾此失彼往往费很大的劲儿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这给学生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以致对作文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因此,除单元训练有要求外,要少让学生写整篇的文章,多引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一是写片断,一次训练只突出一个重点,难度低,不求全,要求不高,学生易学易写,

5、又可以迅速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益于提高写作积极性。二是每次片断训练当堂完成,篇幅短小,花时不多,一二十分钟,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三是写片断训练可以积累生活素材和写作题材,到写整篇文章时就可以随手拈来,左右逢源。总之。片断训练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有利于基本功的训练。而加强片断训练。读写结合是最好的途径学了写人的课文让学生仿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学了写动物的课文让学生仿写动物的外形或活动情形;学了写景物的课文让学生仿写景物的颜色或形态还可以让学生仿写开头仿写结尾,仿写结构格式,仿写修辞手法运用等。这样日积月累,

6、学生写作水平自然提高,写好整篇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三、少作限制。多给空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积极探索。习作就会成为一种享受。所以我们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多给学生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范围内,放手让他们自主定题,自主选材,自由地写他们想写的话,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感情。我们要让学生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这样学生才会乐学乐写。如五年级有个单元习作要求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我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喜欢写什么事就写什么事,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充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结果这次习作训练非常成功,学生的作文不拘一格,个性飞扬。如果我们在学

7、生习作时,规定主题,规定选材范围,规定文章布局,规定格式修辞过多的规定,牢牢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只好冥思苦想、胡编乱造,这样学生怎么能爱上作文呢?四、少予评判。多让读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子女作文,常要求孩子把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他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评判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父亲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叶老的这一经验就是少给孩子的习作作评判,多让孩子对自己的习作读、思、改。叶老教子女作文的方法虽简简单单。但却切实有效。可是许多老师就是喜欢评论判定学生习作的优劣。这种“居高临下”地评判学生习作的做法容易指出学生习作的诸多毛病。也容易让学生逐渐不自信、产生畏难情绪,既花时费力。又不见成效。因此我们应该像叶老教子女作文一样少给学生习作作评判,注重引领学生多读多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写完作文后,须给他们一些时间,一让他们自己多读一读,多想一想,多查一查,多问一问,多改一改;二让他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老师、同学或父母听,请老师、同学或父母提提修改意见,然后自觉地调整修改。文章经过多次修改就自然地改通改顺了。倘若我们把“读改”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扎实进行,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