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信息的编码3.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469718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信息的编码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 信息的编码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 信息的编码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 信息的编码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 信息的编码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信息的编码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信息的编码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教材章节:1.2信息的编码课题:穿越时空 回探电码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陈杰2016年9月15日星期四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摩尔斯电码的组成、读音,简单代码的识记,简单代码翻译应用。(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电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培养识学生独立思考研究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学习力和信息素养。(三)情感目标:1、阐述电码发明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及为人类进程作出的杰出贡献,例如现在象数字电视、宽带网络、数字手机所传输的数字信息,其思路与电报的原理是一脉相承的。是让学生们知道电码的发明之

2、路来非常艰辛,旨在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2、学习体验使用电码的复杂性,是为了敬仰缅怀正义电码使用人是为了民族解放不畏艰险的可歌可泣舍家忘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的爱国情怀,也让先烈们未了的寄托在下一代的愿望得到释怀。二、学情分析:没有电脑的电脑课,这种状况已连续第4年了,高一新学生对新老师充满着期待,老师对学校也是充满着期待,十几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去年,老领导打电话来说:你们不要纯教学生操作技术,学生比你们还要会,你们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导向者,还要做好同其它学科整合起来;还有一个要问的是:你们那么久不用电脑,如何上课?是不是电脑用不上还是电脑用不了,其实,科组和备课组老师

3、已经反映多次,可能老领导事多不记得了,我将这种情况同信息备课组的老师说了,他们听了之后都非常难过。在今天,这种情况在全国可能找不到第二间了。值得庆幸的是,学校还开着信息课,没有让我们信息老师失业,也要感谢学校没有完全忘记。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学校没有办法,只能全力应对,因为这是硬指标,不过关不行,否则,将带来下一年招生困难。如将信息技术课列入高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来对选拔人才产生不公平,这也可能该学科同高考拉不拢的一个原因吧!学生喜欢上电脑课,也许可能是为了放松,也许可能是想玩游戏或者是上网,也可能是多学点知识。作为老师,没有理由让学生失望,能学一点是一

4、点,总之,学过要有所收获。首先,课能上起来,其次,学生要动起来,最后,课后能有回味。做到这样,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每天都在研究,挖掘教材一笔带过的但很重要的知识。平时,注意收集各种与信息技术课堂有关的知识,捕捉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讲一些学生不知道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课堂可操作的,学生能参与的。我上课的格言是:听课是欣赏,练课是享受,这是我对教学的最高追求。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码组成,体会电码编排的规则,学会0-9的数字电码的应用。教学难点:在一节课时间难于记忆住复杂的电码,。四、教学过程(一)回顾上一节知识:教师:快速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内容。人类几千年历史文明可以从人类信息技

5、术的发展来阐述。古人为了交流产生了语言,人类要留住重要语言信息产生了文字,为了快速和规范记录的巨大文字信息产生了印刷术,为了从一个地方到时另一个地方快捷传递文字信息产生了电迅技术,为了解脱繁重的电迅信息翻译工作产了电脑技术,为了更快更简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传输信息即产生了现代的电脑网络技术。学生:根据提示回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二)新课:穿越时间 回探电码1.学习电码的组成和读法。教师:展示电码概念、读音、记法。(1)概念和组成:摩尔斯电码是美国人摩尔斯于1837年发明的,它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的组成:(2)读音: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

6、“嗒”(Da);间隔时间:滴,1t;嗒,3t;滴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2)看图记忆:1分钟记忆0-9的电码表示。教师总结规律:1-5,从左到时按数字点数排列,不足5位补划充数。6-0,从左到时按数字划数排列,不足5位补划点数。教师观察:应该有98%的同学能看懂并能记住。(二)动作练习教师:准备3张写好5个数字的卡片。活动1:自荐拍桌训练。用毛遂自荐的方法,然后自荐同学找一个自己熟识的同学做拍挡,一个同学发出信号,另一个同学记录信息,能正确写出5个数字,加2分;能正确写出4个数字加1分,其它听的同学加分一样。活动2:抽组拍手训练。本人设计的抽名软件抽名,被抽到同学找一个自己熟识

7、的同学做拍挡,一个同学发出信号,另一个同学记录信息,能正确写出5个数字,加2分;能正确写出4个数字加1分,其它听的同学加分一样。活动3:抽组眨眼训练。本人设计的抽名软件抽名,被抽到同学找一个自己熟识的同学做拍挡,一个同学发出信号,另一个同学记录信息,能正确写出5个数字,加2分;能正确写出4个数字加1分,其它听的同学加分一样。(三) 全真试听 教师:播放全真电报滴“滴”、“嗒”声音:1、短促 “滴”声;2、保持一定时间长 “嗒”声。学生:仔细聆听电报滴“滴”、“嗒”声音。教师:连续播放“滴”、“嗒”声音。观察:学生吓着了。教师:我们练的没有那么难快。教师:播放一段有关谍报的视频,渲染场景的真实性

8、。(四) 全真练习教师关闭投影,模拟发出数字电报声音。教师问:大家准备好了吗?学生同一说:准备好了。(1)第一次3个数字练习,全对加1分,对2个加0.5分。 (2)第二次3个数字练习,全对加1分,对2个加0.5分。(3)第三次3个数字练习,全对加1分,对2个加0.5分。(五) 全真破译1.真实案例:一个高二学生留下密码纸条离开2天多又回来,其意在考验警察、老师的破译能力。2.设问:根据我们所学知识能否协助警察、老师破解该学生留下纸条密码。3.教师:展示纸条。4.学生:纸条代码辨认。5.现场翻译:教师展示:纸条左边原始密码和密码表对应翻译。教师提问:纸条左边原始密码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某一学科的

9、名称。三、课后作业,翻译右边部分。教师展示:根据纸条左边的提示,翻译右边原始密码。学生:记录纸条右边的密码代码。四、强调注意问题。1.林业从学习上看是很聪明的同学。2. 林业从行为上玩失踪是不可取的。4.SOS( )是向界外发出的求救信号代码。教学反思:2016年9月15日课前讨论:在备课组开会时,我在将本课的内容展示后,信息备课组王秋飞、曾添红老师两位老师对上课内容产生极大地兴趣,之后的时候,在学校食堂吃晚饭与王秋飞、李翠锋老师闲聊上课内容时,翠锋老师也对上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该内容某些细有难度,李老师将发至高考研究网求助,有许多大学教授、专家、省内部分老师参与该项计论活动,网络讨论热

10、度一度高涨。第二天,备课组2位老师提出要听我的课,第二版课程表周五上午第四节安排有我的课,他们等到第4节课,结果年级出了第三版课程安排,将我的周五上第4节课调至下午第3节。当我走进教室时他们都已坐好教室后面等着听我的上课,他们执着精神着实让我很感动。整节课下来之后,两位对我的课提出了很好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在课堂上,课堂很活跃,兴趣特别浓,学生参与性极高,学生下课后也不休息继续研究该课题,个人隐约感觉到这节新课设计应该算成功,有新点。同时感觉到我们的学生非常聪明,课后第二天早上就有高一10班有2人一组的同学把纸条密码破解出来,让我大为震惊。因为我上课前两天与曾与本校老师及某所重点大学的教授和专

11、家共同研究答案,都未果,例如某大学陈教授根据谐音翻译:“25,1 0 8 U感觉理解为:母亲养你”。把在座都笑翻了,故事很好玩一直在继续。,直至第二天晚上破出该密码后才开始制课件、写教案。学生很聪明,要充分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虽然,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不是很重视该门学科,但我们一线教师也不能自灭于没有电脑的电脑课的客观现实,还需要做巧妇无米之炊的饭呀,课得上啊,也要控制好课堂让学生学点知识。通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渐渐地形成了近套且有自己教学风格的自编授课教材,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赖。最后衷心希望本节课能编入国家级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让全国的高中学生也体验其中乐趣,享受本节课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