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46743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 小学数学学问点总结(1) 小学数学学问总结 年级数与代数熟悉数计算时间(一)学会熟悉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与半时。1、熟悉钟面:有112,12个数;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2、看钟面上时间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二)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1、几时或几时半如8时或8是半2、电子表表示方法:8:00或8:30熟悉人民币位置1、会数数(020);20以内的加减法2、知道数的挨次;1、加减法:用数的3、数的比拟:熟悉符组成计算;凑十法;号“”“熟悉100以内的数1、能够正确地

2、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一年2、知道个数和十位级下的意义,能够正确、娴熟地读写100以内的数。100以内加减法(一)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应用。1、熟悉时间单位时、分,会读、写几时几分。2、知道1时=60分,会进展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1、人民币的熟悉: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2、简洁计算:单位间的换算;熟悉用小数表示的物体的单价;元、角、分的加减计算。1、熟悉:“上、下”“左、右”“前、后”的根本含义。2、明确对于三个物体,参照

3、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4、能够在详细情境中,依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1、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从前、后、侧三种角度观看物体,正确推断物体的外形;2、轴对称:熟悉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了解对称图形的应用;镜面对称:熟悉镜面对称;了解镜面对称中两图形的拼组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2、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至少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至少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1、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找规律二年级上

4、100以内加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进位:个位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数相加时再加上进位1.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退位:个位数不够减向十位数借1当10,再相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去测量。2、厘米和米:熟悉厘米和米,会用厘米尺和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熟悉线段:把握线段的特征:直的,有2个端点;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从尺的“0”刻度开头画,1、熟悉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2、熟悉统计表:会依据统计图来填写;3、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依据统计图、表提

5、出1、简洁的排列2、简洁的推理减;十位要退1后再相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4、估算:依据实际状况估算方法,一般把这个数估成最接近的那个整十数。5、解决问题。乘法口诀1、2-9的乘法口诀;2、倍数的初步熟悉:倍数的意义和应用;3、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边图形的关系。画到几厘米就是几厘米;或者从某一刻度画,经过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角的熟悉:1、角的特征:有一个顶点,两条边;2、画一个角:先确定一个点,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角了;3、直角:像黑板、门、书上的角都是直角,三角板上最大的角就是直角;4、推断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量一量,先把顶点与三角板上的

6、直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与一条直角边重合,另一边与另始终角边也重合就是直角。图形与变换1、角的分类;2、平移和旋转;3、4、平移的方法: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把并回答下列问题。万以内数的熟悉1、计数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2、读数和写二年数;3、数的组成;4、级下数的大小的比拟;5、近似数和准确数。解决问题1、综合算式的计算挨次;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局部的和;3、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统计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找规律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把最终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把最前的表内除法

7、1、平均分的含义;2、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局部的名称;3、除法算式的应用;4、常用关系: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重量单位千克与克换算各个按一样方向平移一样的格子数。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挨次连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笔算;2、估算便于更好、更清楚地观看、比拟和分析数据。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依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1、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2、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统计和可能性肯定。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不行能。放在最终,其余的往前移。2、数列的变化

8、规律:等差数列;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倍数关系;每个数都是两个一样因数相乘的积。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熟悉1、知道分数各局部名称,会读写分数。2、能进展简洁分数比拟:分母一样时;分子是一时。万以内加减法(二)1、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和笔算。2、验算:加法和减法都有两种验算方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解决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把因数中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数,再时、分、秒1、秒的熟悉:1分=60秒2、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经过时间的简洁计算。测量1、熟悉毫米、分米、千米,并把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2、熟悉吨,知道1吨=1000

9、千克。四边形熟悉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1、组合:人出行可选择的路线;竞赛场次2、排列:邮编、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编号。与一位数相乘。2、笔算。分数的简洁计算:同分母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小数的初步熟悉1、熟悉小数;2、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拟;3、简洁的小数加减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方法;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4、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5、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

10、法: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或把其中一个因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问题:两步或三步计算。年、月、日1、熟悉年月日;2、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方法;3、两种计时方法及其相互转化;4、求简洁的经过时间。位置与方向1、确定一个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判别其他方向,也可以借助工具区分方向;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准其他七个方向;3、把握地图上的方向,并会判别目的地和四周事物所处的方向和行走路线。面积1、含义:物体外表积封闭图形的大小;2、常用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3、面积单位间的转化;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统计集合和等量1、横向条代换形统计图;2、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

11、单位量不同的条形统计图;3、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三年级下大数的熟悉1、计数单位,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2、数的读法和写法;比拟数的大小;3、改写和近似数;4、自然数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估算乘法;4、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假如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随之乘(除以)几;5、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除法估算;3、笔算除法;4、商的变化规律。四则运算运算挨次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5、乘法安排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

12、线段的定义;2、角的定义;角的分类;3、量角和画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线和垂直的感念;2、把握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3、平行四边形的感念和特点;4、梯形及等腰梯形。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计算单位:非常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每相邻四年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级下率是10;3、小数的读法;4、小数的性质;5、小数点移动的规律;6、小数的近似数。位置与方向1、要在平面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需要先确定方向,在确定距离;2、确定位置和方向可以借助量角器和尺子,度量出角度和图上距离;3、绘制路线图要借助参照

13、物确定物体的位置。三角形1、三角形具有问题性;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三角形的分类;5、任何两个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拼成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间隔问题1、两端都栽树:棵树=间隔数+1;2、两端都不栽树,棵树=间隔数-1;3、封闭图形中栽树:棵树=(每边数的棵树-1)4.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学问点总结1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学问点总结 第一局部:数与代数 第一章:数的熟悉 一整数 1.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14、,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整数计数单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是10.3.整数数位挨次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位万万万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一单位亿亿亿万万万个 4.整数的读法:采纳四位分级法,即从个位起,每四位作为一级,(如上表)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终写个级。 6.多位数的大小比拟:不同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一

15、样位数:从最高位看起,一样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7.整数的改写:只转变数的最小计数单位,不转变数的大小,用等号连接。8.近似数:有三种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9.因数和倍数:假如ab=c,那么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存在。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最大的一个是数本身;一个自然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数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0.偶数和奇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11.2、3、5、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个位数字是2的倍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若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一个数个位上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就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若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一个数的末尾两个数是4或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和25的倍数;一个数末尾三个数是8和1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125的倍数。12.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3.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