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观后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464795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班主任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班主任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班主任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班主任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观后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班主任观后感班主任观后感(一)今天我观看了 班主任,下面针对 “班级管理民主化”浅谈一下我的体会:一、班级管理民主化要有广度。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优等生服务,而应更关注差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提高和发展。魏老师谈到自己所教的一个班级在作文方面较差,怎么办?不放弃,从圈开始,慢慢使学生接受写作的快乐。魏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充分说明民主在班级管理中的广度。人人有事做,谁还有时间去闹,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第1页共8页二、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要有深度、要到位。魏书生老师讲到班级管理民主化的第二方面建立互助关系时,谈及收费

2、一事眉飞色舞,我不禁赞叹,魏老师真有智慧。短短一句话“只需要一只表”点到位,承包者的问题便解决了,而且收费速度之快令人佩服。教师帮助了学生,学生完成了教师要做的工作,这是一种互惠互利,一种轻松、快乐、高效的管理之道。不是浮于表面的民主,而是深入发展学生个性,充分体现人性的民主。这就是魏老师所说得的“把自己解放出来,去深入地思考”的结果。魏书生老师多次强调老师千万不要冲在一线,老师要懂得下放班级管理的权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使得班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做。而平时我经常是事事亲力亲为,不仅造成自身的心力憔悴,力不从心,有时还管理不好班级。尤其是特殊的学生,我

3、总是管着、盯着、防着,实际上教育效果收效甚微。魏书生老师巧妙地让学生成为他班级管理的助手,这才真是一举两得。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这既是对学生最好的帮助,也是自助。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第2页共8页们做班任的学一学。班主任观后感(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一个平凡而不平凡的职业,如同一位辛勤的园丁,轻轻抚摸着一棵棵稚嫩的幼苗,细心照料呵护他们茁壮成长。一位慈祥而严厉的豪杰,如同我们的再生父母,每当我们遇到挫折,坠入深谷时,是他一直鼓励我们,让我们一次次的突破自己,一点一滴的不断进步!“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

4、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身为示范,为人师表,老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今天,我看了电影班主任 ,讲的是在武汉江汉小学 202 班,有着这样一群孩子,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烦恼, () 但是,在班主任徐小雅的不断努力与付出下,这群孩子浸透在这种关爱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从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是啊,人生就如同这样一部电影,只有细细欣第3页共8页赏与品味,才能品尝到其间的酸甜苦辣咸!生活就像这样,老师的伟大就体现在某一个细节中,只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老师的不平凡无处不在!“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的确,我也有同感。我的

5、班主任谭老师,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跟了我许多温暖,也给了我许多幸福!我深深记得,那次,是一次期中考试,成绩让我很不满意,总觉得老师给我把卷子改错了,于是,我和老师顶了一次嘴。后来,谭老师把我喊道办公室,意味声长的对我说: “杨昊,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没关系。以后的人生道路还长,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风雨过后见彩虹。你努力了, 你就能看到光辉的顶点, 那么,就说明,你是一个成功者。 ”从谭老师简单的几句话中,我却感受到了很多很多,体会到了老师对我们的浓浓的关爱和鼓励!是啊,老师,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啊,老师,你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

6、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老师,我人生中的第二个母亲,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第4页共8页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旬,清泉一般甘甜。你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友爱更纯洁,你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啊,我人生中第二个母亲,谢谢你对我的无私地奉献。我一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老师,您对我的教诲,我会永远记得。我会沿着您用曙光为我照亮的道路,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到达人生中的光辉顶点。班主任观后感(三)班主任是刘心武 1977 年所发表的作品,书中围绕了张老师作为班主任以及发生在他身边的

7、故事来叙述。看完刘心武的班主任 ,我终于能过深刻体会到文革时期对当时青年一代的心灵所造成的毒害了,那不是一点一滴的感染,而是浸入了他们的内心,慢慢蔓延开 第5页共8页这篇小说是以一名中学教师的眼光,描写了在“文革”文化中长大的中学生的心灵变化,作品中以小流氓宋宝琦作为插班生到张老师的班级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事件,并从中塑造了三个学生的形以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张老师的形象,揭露了“四人帮”毒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刻画出了宋宝琦和谢惠敏在告饶下成长的青少年的雕像,从而来引起社会的反思与关注。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作品中宋宝琦这个坏学生,反而是谢惠敏。她本质纯正, 品行端庄,没有丝毫政治的投机心理,在她

8、身上有着不少好的素质,给人感触最深的的是说到一个男生要在离开的时候带走贫中农的麦子,而谢惠敏却不同意,硬要把麦子送回去, 看着谢惠敏奔回村庄的背影, 书中写到,这个仅仅只有三个月团龄的支部书记,正用全部纯洁而高尚的感情,维护“绝不能让贫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的信念。她的身上,有着多么可贵的闪光素质啊,她那纯洁的精神,我想是早已深入人心的了。当然她典型的形象不只是因为有单纯可爱的一面,她认为石红穿带小碎花的短袖衬衫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再有当看到张老师否认牛虻的书是黄书时,她激烈的质问说: “怎么?不是黄书?!这号书不是黄书! 什么是黄书! ”这种表现实在让人感到可恨啊!第6页共8页就是她这

9、种教条僵化的愚昧无知,我们不难看到了十年“文革”的文化专制主义对青少年一代严重的精神迫害,使他们变成了文化沙漠上的盲流者。于是,我们看到了“四人帮”在青少年幼稚单纯的心灵上留下的累累伤痕。我们也不难发现,宋宝琦是一个曾经一度流落到街头的小流氓,他没有谢惠敏的幸运,他被污水泼得变了形,被遗忘在角落里,这也让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其实二人的本质都是一样,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他们都是一样愚昧无知,思想上也是十分僵化和教条。不仅让人感到同情和怜悯他们是文革时期被侵蚀了的典型代表,深受文革的迫害和精神的压迫,他们的愚昧,他们的无知,不仅是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也是自己所赋予的。第7页共8页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