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45967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二模汇编(理科)专题11数学文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数学各地优质二模试题分项精品】一、选择题1.【广东惠州高三月模拟】如图1,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意思是:有一根竹子, 原高一丈(1丈=10尺), 现被风折断,尖端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为( )尺. A. B. C. D. 【答案】B【解析】2.【河北保定高三一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会标是以国内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基本设计.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种小正方形拼成的一种大正方形(如图).如果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大正方形的边长为0,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则( )A. B. C.

2、【答案】A3【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早在数书九章中就独立发明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面积的公式:“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之,以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方得积.”(即: ,),并举例“问沙田一段,有三斜(边),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欲知为田几何?”则该三角形田面积为( )A 2平方里 B83平方里 84平方里 .85平方里【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代入:则该三角形田面积为平方里故选4【湖南益阳高三四月调研】侏罗纪蜘蛛网是一种非常有规则的蜘蛛网,如图,它是由无数个正方形环绕而成,且每一种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正好在它的外围

3、一层正方形四条边的三等分点上,设外围第一种正方形的边长是,有人说,如此下去,蜘蛛网的长度也是无限的增大,那么,试问,侏罗纪蜘蛛网的长度真的是无限长的吗?设侏罗纪蜘蛛网的长度为,则( ).无限大 B. C. . 可以取【答案】B5【宁夏石嘴山高三一模】张邱建算经是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书中有一道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似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布,现一月(按3天计)共织39尺布”,则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布的尺数为( )A . . . 【答案】【解析】依题意设每天多织尺,依题意得,解得.故选B.6【青海西宁高三一模】国内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均输中记载了这样

4、一种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似,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 B.()C () D. ,( )【答案】D7【衡水金卷高三模拟三】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种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数里,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种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

5、达到目的地”,请问从第几天开始,走的路程少于2里( ). 3 B. C. 5 D. 6【答案】C【解析】 由题意,记每天走的路程为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又由,解得,因此, 则,即从第天开始,走的路程少于里,故选C8【山东、湖北高三冲刺模拟】朱世杰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她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共支米四百三石九斗二升,问筑堤几日”。其大意为“官府陆续差遣86人前去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分发大米3升,共发出大米0392

6、升,问修筑堤坝多少天”,在该问题中前天共分发了多少大米?A 117升 B. 130升 C. 升 . 330升【答案】D【解析】设第天派出的人数为,则是以64为首项、7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第天修筑堤坝的人数为,所此前天共分发的大米数为.故选D.9.【衡水金卷高三模拟四】九章算术是国内古代数学名著,其中有一道题:今有蒲生一日,长三尺,莞生一日,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其意思是说:今有蒲草第1日长高3尺,莞草第1日长高1尺,后来蒲草每日长高前一日的半数,而莞草从第2日起每日长高是前一日的2倍,问多少天蒲草、莞草的高度相等?现将问题改为:通过多少天蒲草与莞草的高度比为( )A

7、2 B. 4 C6 D 8【答案】1【江西高三质监】国内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既有一根金杖,长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斤;在细的一端截下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设该问题中的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则其重量为( )A. 6斤 B.0斤 C.12斤 D.15斤【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由细到粗每段的重量成等差数列,记为,设公差为,则,故选:D.11.【海南高三联考二】国内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

8、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多少?”既有类似问题:一座5层塔共挂了242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3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 )A 81盏 . 1盏 C. 1盏 D. 162盏【答案】D【解析】由题可知,灯数自上而下成公比为3的等差数列,即数列,由,得因此.故选.2.【安徽合肥高三质检二】中国古代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数学名题:“九百九十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作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那么第

9、8个儿子分到的绵是( )A.14斤 B. 184斤 . 191斤 D. 2斤【答案】B13.【湖北荆州高三质检三】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堑堵”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且,若球的表面积为,则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 )A. B. . D. 1【答案】C【解析】设球半径为,则,故由题意得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即如图中的点,因此外接球的球心为的中点设三棱柱的高为,如图,在中,有,即,解得.因此三棱柱的体积是选C4.【安徽蚌埠高三4月模拟】国内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粟二百五十斛委注平地,

10、下周五丈四尺,问高几何?”意思是:目前有粟米25斛,把它们自然地堆放在平地上,形成一种圆锥形的谷堆,其底面周长为5丈4尺,则谷堆的高为多少?(注:1斛162立方尺,取3)若使该问题中的谷堆内接于一种球状的外罩,则该外罩的直径为A. 5尺 B.9尺 C. 10.尺 . 21.2尺【答案】15.【青海西宁高三一模】国内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暅提出了出名的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其中“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意思是两等高立方体,若在每一等高处的截面积都相等,则两立方体的体积相等,已知某不规则几何体与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满足“幂势同”,则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11、. D. 【答案】B故它的体积为,故选:C16【安徽江淮高三三模】九章算术是国内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提出如下问题:“今有刍童,下广两丈,袤三丈,上广三丈,袤四丈,高三丈,问积几何?”翻译成现代文是“今有上下底面皆为长方形的草垛,下底(指面积较小的长方形)宽丈,长丈;上底(指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宽丈,长丈;高丈.问它的体积是多少?”现将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给出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立方丈.A. . C .【答案】A1【广东茂名高三二模】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国内古代数学家祖暅在计算球的体积中使用的一种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异”,此即祖暅原理,其含义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在等高处的

12、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它们的体积相等.如图,设满足不等式组的点构成的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轴旋转,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满足不等式组的点构成的图形(图(2)中的阴影部分)绕轴旋转,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运用祖暅原理,可得( )A B. . D.【答案】C18【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二模】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取意是指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是将几寸长的小竹棍摆在下面上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表达一种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计数同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要纵横相间,个位,百位,万位数用纵式表达,

13、十位,千位,十万位数用横式表达.以此类推例如366用箅筇表达就是,则771用算筹可表达为( )中国古代的算筹数码 B. C. .【答案】【解析】由题意,根据古代用算筹来记数的措施,个位,百位,万位上的数用纵式表达,十位,千位,十万位上的数用横式来表达,比照算筹的摆放形式,易知对的答案为C9.【湖南G2教育联盟高三联考】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种天干和一种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

14、“甲子”,次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已知19年为“己丑”年,那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年时为( )年A.丙酉 B 戊申 C. 己申 D. 己酉【答案】D.【安徽黄山高三一模】九章算术卷5商功记载一种问题“今有圆堡瑽,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问积几何?答曰:二千一百一十二尺术曰: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这里所说的圆堡瑽就是圆柱体,它的体积为“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就是说:圆堡瑽(圆柱体)的体积为 (底面圆的周长的平方高),则由此可推得圆周率的取值为A. . D. 【答案】【解析】设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高为,由圆柱的体积公式得体积为: .由题意知.因此,解得.故选A.21.【福建宁德高三质检一】国内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少女三日一归问:三女何日相会?” 意思是:“一家出嫁的三个女儿中,大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