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44815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92].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认识“旅”“蒲”等12个认读字,会写“已”“甲”等10个会写字。3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其他植物传播种子办法的儿歌,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师生合作、同桌合作探究,交流反馈。 2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旅”“蒲”等12个认读字,会写“已”“甲”等10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

2、课文中的意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一读。2植物种子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传播种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字词学习 1读一读课文,把生字条里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再读读生字所在的词语。 2出示课件:词语 3词语送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课件: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学生读课件中句子

3、,引导学生发现同音字“得”在课文中的不同读音。 (三)新课讲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 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 (2)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四海为家”。读一读。(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呢?快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出示图片:蒲公英及空中飘浮的种子。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种子像“降落伞”。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蒲”是认读字,在这里复现。 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

4、说一说你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 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随着我们轻轻一吹,缓缓飘散、降落,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它就像什么呢?快去读一读这一节。 学生读课文,找到“降落伞”。吹过蒲公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和降落伞,读词语“降落伞”。 (2)结合生活,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很多同学都轻轻吹过蒲公英,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带着感受,再读读这一节,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风可以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

5、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四散飘落。大自然的风儿就像我们的小嘴,轻轻一吹,看,这个娃娃出发了,这个也出发了,还有这一个,这一个。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就表现了它们出发的样子,快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纷纷”。 (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有趣、奇妙。 多么有趣又奇妙的大自然,看着老师的提示,你能试着背一背这个小节吗? 出示课件 3借助实物,了解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出示实物苍耳:请学生摸一摸,感受“带刺的铠甲”。 苍耳妈妈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快接着往下读一读。这是课文里说的苍耳。

6、你们都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感受带刺、硬硬的。它的身上有数不清的小刺,扎在手上有点疼。课文里又是怎么描绘苍耳的呢?请你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个小节,找一找哪个词语写了苍耳的样子? 同桌读课文,找到“带刺的铠甲”。(2) 生生互动,动手实践,知道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同学们,其实这带刺的铠甲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呢!再读一读这小节,看看谁还发现了它奇妙的作用。苍耳是怎么挂在动物皮毛上的呢?聪明的同学们,谁愿意试试,看苍耳能不能挂在你身上? 学生尝试苍耳挂在有纤维的衣服上、头发上,感受神奇和有趣。难道因为有刺就可以挂在我们身上吗?细心的同学们,你再仔细观察观察手里的苍耳,看看谁有新发现。 引导学

7、生通过观察发现苍耳小刺的顶端带有倒钩。 就是这些小钩,会挂在我们的衣服上,也会挂在动物的皮毛中。刚才把苍耳放在自己头发上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书中插图:是啊,痒痒的不舒服。就像这只浑身挂满了苍耳的小兔。小兔轻轻地甩甩绒毛,苍耳的种子就来到了田野、山洼。 (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 这就是苍耳妈妈的办法,你觉得怎么样? 聪明的苍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小节吧。 教师评价要抓学生读出的不同语气。 多么聪明的苍耳妈妈,多么神奇的大自然。自己试试,看着老师的提示,背一背苍耳妈妈的做法吧。 出示课件4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8、读出感受。 (1)出示书中插图。豌豆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同桌两个同学读一读,结合着插图和课文内容,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晒过后,豌豆蹦着跳着离开。 (2)豌豆荚经过太阳的暴晒,失去了水分,炸开后跳出了豌豆宝宝。想不想一起看看这神奇的景象? 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3)多么奇妙的景象,快和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读出你们的感受。 我们一起合作背一背。 出示课件 (四)课堂小结、拓展1大自然还有很多有趣和神奇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 引导学生依据课外知识去发现。 2出示图片:柳树和柳絮、松树和松果。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3只要你用心发现和学习,就能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呢!就像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 4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吧。老师读课题,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最后一小节,全班一起读植物妈妈们的办法。(五)书写“会写字” 1按结构分类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按偏旁分类指导:纷经、如好、娃洼。 引导学生观察相同与不同。2重点指导“已”,区分学过的“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