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43756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例文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环节中得到体现。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最新例文1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多形式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更

2、是让世人心驰神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二、(出示情景图)。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2、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1)谁?谁最低?(2)比较黄山和泰山谁高?(3)恒山和华山比较,哪座山比较高呢?三、自主学习根据提出问题选择一到二个问题,小组讨论学习。四、汇报学习情况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五、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吗?()lt;()lt;()lt;()六、提高训练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1、(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

3、,99和4300。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4、汇报讨论结论。生可能会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指导学生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七、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1、收玉米。2、比较大小八、课堂总结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设计:比一比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最新例文2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实际测量,

4、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

5、有多长?二、探索分米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6、小组活动:(1)在米

6、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揭示:1米=10分米1m=10dm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三、自学毫米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2、听取汇报,质疑。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

7、即1cm=10mm。四、尝试练习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最新例文3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米(m)厘米(cm)2.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3.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1)房子高约4();(2

8、)一支铅笔长18();(3)米尺长100();(4)课桌高约7();二、互动解疑1.认识分米(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板书:分米dm(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1分米=10厘米1dm=10cm(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小棒、光碟盒的长度)(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0101020405090100(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

9、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1m=10dm3.认识毫米(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1cm=10mm建立1毫米的表象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4.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

10、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三、实践运用1.填一填2dm=()cm70mm=()cmm800cm=()m6m=()dm80cm=()dm3m=()cm2.画线段20mm3cm5mm2dm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本的长约();课桌宽约();一栋楼高();数学书厚5();小亮身高135();课桌高9()。四、总结评价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最新例文4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2、通过“数

11、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教学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10个一是()2、10个十是()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数是()位。二、探究新知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生自由发言。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师:有没有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

12、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三、律动(我们来交换)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四、巩固练习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2、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

13、有多少学生?(出示课件:-广场周年庆典情境)4.完成21页第5题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二年级数学兴趣组教案最新例文5教学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教学重点: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教学难点:用分米、

14、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1、猜测老师的身高。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学生猜测。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2、回忆米和厘米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

15、有什么关系?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1、测量吸管的长度。师:(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吸管大约有多长吗?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学生量一量,说说结果。(吸管是教师自制的学具,它们是统一长度单位10厘米。这是因为在备课时。我认为教材设计的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0厘米长的铅笔”不够现实,于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这样便于课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有效的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课程改革实验提倡的一个观点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