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43512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樊伊妮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研究 来宾市政和幼儿园 樊伊妮【摘要】课堂管理是教师和幼儿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从课堂常规的建立,课堂环境的营造、课堂良好行为习惯来探讨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策略,使之能更好地培养孩子正确的课堂行为习惯和主体意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课堂环境;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正着力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随着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值越来越高,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

2、业体现出阳光的一面。一、课堂常规建立中的行为策略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幼儿园教师最为关心和最感头疼的问题。良好的幼儿课堂管理能够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课堂行为习惯和主体意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不当的管理行为不但会妨碍正常教学,而且还会影响幼儿正常学习和社会交往,造成幼儿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然而,目前很多幼儿教师们对课堂管理认识淡薄,课堂常规是幼儿进入课堂和参与课堂各项活动时应遵守的一种要求。在幼儿园,课堂常规的建立对儿童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帮助儿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一)常规制定课堂常规制定,一定要

3、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和孩子们进行真情实感的交流和有效沟通,制定他们所需要的常规,有利于双方达成信任和默契,增强常规的互动性和可信任度。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常规,可以了解孩子们的需要,比如,孩子做好生活常规的基础下,课堂常规也需要开始培养了。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堂常规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周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一个学期或再久的坚持。如:开学初,我通过音乐律动让孩子学会听音乐拍手、趴在桌子休息,起立坐下等,完全不用老师大声喊叫,孩子们自觉遵守,又如:我喜欢经常以表扬方式表扬在上课时坐得好、认真听讲、积极动手孩子,孩子们爱比赛,看到别的孩子表扬得到小红花,自然而然也会跟着,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幼

4、儿进步了,老师应及时表扬,并可视情况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奖励,让其他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学习的;当幼儿犯错了老师应先思考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幼儿慢慢改正缺点。越做越好!在这样轻松、有效的环境下,使用权得孩子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二)常规深化随年龄逐步深化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小,很多老师认为小班和托班是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刚入园时抓常规的最佳时机,到了中班和大班后幼儿自主性萌发后就难管教了。于是,对这些刚入园的幼儿,教师通常会化很多的精力刻意地进行常规训练,当然,这样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小班年龄的幼儿确实抑制性能力相对较弱,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也比较差,大年龄的幼儿抑制

5、性能力强,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高,能接受相对严格的常规教育。1、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幼而儿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对榜样的随机表扬对所有小朋友来讲都是一种激励。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幼儿的欢迎。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其他幼儿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幼儿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随着幼儿们把自己的

6、奖项报上来,我惊讶地感到幼儿的好强与上进,“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不乱扔纸屑奖”,最后学期结束颁发给小红花。这一个个自评奖因此,要从正面来反复强化,效果会更好。2、言传身教,指导行为。对于幼儿,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幼儿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学前班的幼儿,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能歌善跳会玩的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小班孩子犹如一张雪白的白纸,在这张白纸上打下良好的常规必须按照以上“三大点”围绕中心,不断加强日常的巩

7、固,根据小班孩子们年龄特点,让小班幼儿成为常规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主动遵守,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幼儿的常规管理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型的,小班幼儿更是难,因此,我们将以幼儿园的纲要为教学依据,不断尝试和完善各种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常规意识,形成良好班风班貌,培养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为升上中班做好良好的铺垫,为中、大班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幼儿的和谐全面身心发展。二、课堂环境营造中的行为策略杜威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环境间接进行的。”可见,课堂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就要竭尽全力营造健康的课堂

8、环境,使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一)课堂物质环境创设让环境随季节、时令变换不同的季节、时令,周围环境事物都会在不断的变化。通过变换不同的环境让幼儿感知季节时令的转化和更改。如:春天来了,先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感知春天,再进行制作活动,幼儿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进行绘画、剪贴出相关的作品。“黑黝黝的小蝌蚪,带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黄黄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来了的美丽图画。同样,夏季的粉荷盛开,绿树红花,秋季的硕果累累,黄叶飘飘,冬季的白雪皑皑,大地苍茫,都是环境布置的重点,这些突出的带有明显季节特征的作品让幼儿一目了然,并由于

9、亲身的制作体验而记忆深刻。 (二)让区域环境生活化 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材料。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内容,将他们蕴含在区域、自然角等环境中,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学区内收集许多好玩的感应玩具、汽车玩具和发条玩具。幼儿对科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当自己亲手播种科学的时候,教师毋庸多说,幼儿就会收获良多。在图书区投放大量的科技图书,投放名人、伟人的图书、图片及资料照片。图文并茂,深深感染幼儿。在娃娃家投放若干生活用品酸奶瓶、卫生筷、果冻盒,易拉罐、小玩具丰富认识社会的经验,实际交流体验生活的乐趣。在音乐区投放世

10、界名曲,优美儿歌、VCD等。在美工区投放各类纸张、彩笔、油画棒、铅笔、剪刀、胶水、广告纸等,手脑并用。幼儿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完成与主题相符的内容,教师抓住机会引导被激发好奇心的幼儿,一起研究,共享发现的快乐,而不要让他们盲目探索,更不能给幼儿错误的概念。幼儿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学学做做,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目的。 当区域环境生活化时,孩子周围就形成了一个自主宽松的认知环境,他们在交流中思想进步,在合作中动作迅速发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培养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抓

11、好常规培养工作,不但是幼儿从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更可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根据幼儿的特定和发展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规定幼儿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在园的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姿,吃完饭要会收拾好餐具,早上来园要学会打招呼等等。(二)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发展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12、。仅满足于让幼儿动口、动手是很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或让幼儿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思考。这样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意愿学习的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去追求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方方面面环环相扣。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堂管理行为下功夫。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处于启蒙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我,抛弃地位观念,努力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课堂环境。参考文献1 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 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 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2005年6 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