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42876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儿腹泻病如果宝宝的精神还好,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10 次, 脱水不明显属于轻型,如果宝宝腹泻每日10 余次,甚至更多,精神不好、发烧、口渴、小便量减少,伴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属于重型。小儿腹泻症状:区分不同类型腹泻小宝宝腹泻严重时很容易脱水,如何观察脱水的轻重就非常的重要。一般轻度脱水是指宝宝体重减轻不明显,稍有口干,眼窝和前囟凹陷,哭时泪少,尿量也减少,腹部度胀 发干弹性减弱,四肢有些发凉。重度脱水时病性严重,宝宝明显消瘦,面色发白,血压下降,脉情微弱,明显口干口喝,眼眶里隐睡觉时两眼皮闭不上,前囟深度凹陷,哭时没有眼泪,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皮肤干枯有皱折,无弹性,手脚冰冷,必须输液抢救才能挽救生

2、命,严 重的可以休克死亡。由此看来预防和纠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目前医生常给患腹泻的宝宝用ORS(n服补液)预防脱水,或是治疗轻度脱水。一般每包ORSt温水500毫升,让宝宝随时 口服, 能喝多少喝多少。若脱水明显,或是呕吐,腹胀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静脉补液,控制病情。在饮食营养方面,宝宝得了腹泻病仍可以继续饮食,没必要完全禁食。母乳仍可以继续喂。吃牛奶的宝宝,6 个月以下为1/2-2/3 稀释牛奶,2-3 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可用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稠粥( 最好是小米粥) 、面条、蔬菜,鱼或肉末等,由少量开始。因为秋季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所有没有必要口服抗生素。可以

3、口服乳酶生,妈咪爱,或用青特令,思密达止泻。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药,便如脾可欣,苍苓止泻口服液等。腹泻多发生在秋季和初冬。1 岁左右的小儿较多见,以腹泻稀水便为主,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因为腹泻、呕吐及发烧等症状丢失了大量液体,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加重病情。如果不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严重脱水,可危及小儿生命。秋季腹泻的典型症状:1、 秋冬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因此也称轮状病毒性肠炎。2、 多发生于秋冬季。( 即每年的国庆节前后一直能到春节前。每次流行有时长短不太一样。)3、 婴幼儿发病率高,尤其是6 个月到二岁的小儿。4、 起病比较急。常伴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 即感冒 ) 的症状。5、 发病开始时

4、常有呕吐。6、 大便呈蛋花汤样,多是白色水样,带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化验大便时有少 量白细胞。7、 口喝重、尿量减少,轻微腹胀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8、 消炎药治疗无效。9、 病程大约1 周左右 (5-7 天 )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荠菜汤:取鲜荠菜30 克,加水200 毫升,文火煎至50 毫升, 1 次服完,每日23次。苹果汤:取苹果1 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 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 1 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 岁者

5、,可吃苹果泥。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 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 分钟代茶随意饮服。糯米固肠汤:糯米30 克 (略炒 ),山药 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乌梅汤:乌梅10 只,加水500 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橘枣茶:取红枣10 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 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 分钟,饭后代茶饮

6、,每日分2 次服。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 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 次。栗子汤:取栗子35 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分23 次。婴幼儿腹泻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腹泻综合征。随着医学科学检测手段的进展,引起腹泻的病原逐渐被认识,而在过去的年代里曾出现过不同的诊断名称,如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婴儿腹泻和小儿肠炎等。为了便于防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1982 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会议提出将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除

7、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和鼠伤寒的原有固定诊断名称继续延用外,其他细菌性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病毒性如轮状病毒、柯 萨奇病毒等,寄生虫、真菌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性腹泻,一律称为小儿肠炎。对病原明确者要加以说明,如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肠炎称为轮状病毒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称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腹泻病因分类1 肠道内感染:(1) 病毒性: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诺沃克病(2) 细菌性: 产毒素性细菌:产毒素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侵袭性细菌: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耶耳森 肠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

8、寄生虫性:肠梨形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蛲虫、钩虫等。(4) 真菌性:白色念珠菌等。(5) 肠道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6) 非感染性腹泻:喂养、护理不当,气候骤变,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腹泻食疗方法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 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1 、伤食泻: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 心呕吐,舌苔厚腻。治

9、宜消食导滞。(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 2 个,烧灰,米酒调服。(3) 麦芽、神曲各15 克,莱菔子6 克,水煎频服。(4) 苹果 1 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5) 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2、湿热泻: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治宜清热利湿。(1)马齿范粥:鲜马齿览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 加入适 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

10、饮;或水煎加红糖 30克,煎 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水煎分服。(3) 乌梅 10 克,煎汤代茶饮。(4) 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5) 胡萝卜 250 克,捣碎,水煮开10 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 500 毫升,加糖适量,煮频饮。绿茶蜜饮:绿茶5 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 连素等。3、寒泻: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 36克,日2次。(2)柿饼2个,放

11、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 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 或盐食用。(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 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外治法:胡 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7)家庭常备中成药:覆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4、脾虚泻: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 重,伴 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 2次。(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

12、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每 日空腹食23次。(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 时,加食盐少许,饮汤。(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 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 3克,水冲服,每日服 3次。(5)酸石榴 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无花果57个,水煎服。(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此外,家庭常备药物中,还应包括米雅、斯蜜达等胃肠黏膜保护剂。该文章转自中国育婴网小儿腹泻症状以及病因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

13、化道综 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一岁以内每日摄入及排出的水分占体内总液量的1/2 (成人为1/7),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 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3、机体防御功能差: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

14、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 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 肠道感染作用。而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小儿腹泻病因一、感染因素:1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2、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

15、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等而并发腹泻。有时病毒感染可同时感染肠道。二、非感染因素:1 、饮食因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起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婴幼儿腹泻的种类:判断小儿是否腹泻,不能单凭大便次数是否增多,还要看大便量是否增加和大便性质是否改变。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依然是成形的,称假性腹泻。根据引起腹泻的原因,腹泻大致分成三类:1 、生理性腹泻:母乳喂养儿,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出现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较多,每天都在4 次以上,甚至排便5-6 次,但不吐奶,食欲好,体重和身高增长正常。同时,大便除了较稀外并无其它异常(化验正常,无粘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