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42724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创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邵寨中心小学 仇丽娜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了文体和主题。小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阅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的特点,设计多样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导入。一二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课文大都以童话形象出现,谜语导入法,情境法是低年级老师常用的手法。例:一年级宋老师要导入课文蜘蛛织网,她先读了个谜面,让

2、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同学们的兴趣就一下子上来了,然后老师问:蜘蛛有什么本领啊?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今天大家要学习的课文蜘蛛织网而同样是童话,如果是在中高年级进行教学,猜谜导入法往往不太适合。如教学四年级的课文小溪流的歌如果也让学生猜谜,就显得毫无意义。有位老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这样的导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本的主题,为教学过程中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作了铺垫。根据文本特点,设计课堂导入小学中高年级以阅读教学为主,课文表现的主题呈现多样化。教师要根据文体的特点,进行

3、有效的导入。图片引入法和古诗引入法都很适用于教学介绍祖国名胜古迹的文章。如同样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赏秋观红叶时,两个老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位老师让学生背古诗山行,然后从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引出课题,带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美丽情景。这样的导入,能引起学生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优美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学生的文化积淀起到积极作用。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依山傍水,景色很美。老师边说边出示各种有关红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看到的景象。图片引入法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感受,为下文体会枫叶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作了铺垫。直接破题法

4、适用于教学历史故事。如沈老师在教学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时,就直接出示课题,然后问学生“赤壁之战”的意思是什么?你对赤壁之战了解些什么?并随机介绍三国演义。卢雷老师在教学起死回生时,也是直接出示了课题,并引导学生解释这个成语,找到课题的近义词:死而复生。并进而找到与成语有关的关键人物,连成一句话。这样的课堂引入表面看是句式训练,其实教师帮助学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这篇课文的学习线索,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反映人文情感主题的课文,都可以从情感导入法入手,激发学生已有情感,渲染文章主题。如赵老师在教学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就从营造课堂气氛,渲染感情开始。他想请学生看了一段5.12地震中人们心手相

5、携,众志成城的感人画面,然后引入课文讲述的洛杉矶大地震中父与子不离不弃的感人故事。这样的课堂导入,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课堂的感情基调,使达成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贯穿始终。课题质疑法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当课题中有一些特殊的标点或词语时,题目带有一定的含义时,我们都可以采用“课题质疑法”导入课文。针对课题质疑后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这也是学生阅读的一种好方法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动机导入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虽然人们的许多学习是在没有任何动机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是长期的、有意义的、主动的学习将必然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动机的推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

6、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情境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层面便是“激发动机”。利用情境激发动机一方面在于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情境;另一方面在于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动机。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生活发现导入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生活即课堂,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课堂的导入是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情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课堂教学毕竟不等同于生活,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只有实现了生活加工的教学情境,才是遵循学生生命主体的,才能够在课堂教学导入中发挥其功能。组织精准

7、的语言陈述导入直接导入法直接采用谈话叙述导入是语言陈述导入的一种常用形式,直述导入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确地向学生交代学习内容、学习要点,阐明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的开场白就直接点题,用精准的语言,主动地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

8、,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庐山,去领略庐山云雾的美好风光。”教师言简意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设置问题导入法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 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黄山有四绝,但这四绝中又以奇松堪称首位,那么黄山的这些松树到底奇特在哪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特吧!”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

9、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的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故事导入法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可以带给学生启发、激励,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例如:在教学老师,您好!时,我就给自己的学生讲了发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不同的老师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让学生自己先去感悟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通过故事,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带到教学所需要的思维情境之中,此时,教师适当地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10、。前后知识联系法“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指在已学过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学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过渡要自然连贯,既起到调整学生思维方向,又为新课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作用;既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又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温故”只是手段,而“知新”才是目的。如:苏教版第七册秋天一文,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色,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课文或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望洞庭、峨眉山月歌等古诗和秋姑娘的信、秋游等课文,有的学生还能一口气把诗和课文都背诵了下来。我因势利

11、导,表扬好的,鼓励差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渲染情境导入法语文课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状态的把握,因此,情境功能重要的一点应当是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渲染课堂的情感氛围,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众所周知,情感的渲染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强调入情入境是课堂教学导入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并且渲染这种感情可以有许多方法,重点在于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进行灵活掌握,注重其实效性。如教学课文最后的姿势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吗?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许多人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生命,但是恰恰在此时,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

12、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感人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歌词、歌曲导入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

13、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导入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导入经常使用的方法,其功能自然是多元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导入的特点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以鲜活的形式为学生的直观感受以及情感调动提供帮助,应当说,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导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多媒体手段辅助导入新课最多的时候是用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感受教学资料。下面来看雾凇的教学设计: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具有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概括性、艺术性等特征,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