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42485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熟悉木材,了解的特性和用途,能说出常见的木材制品,知道爱惜它们。 教学时间:2教时第一教时 活动预备:一次性的筷子等木制品。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一次性的筷子。 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 (3)它是用什么制作的? 2、通过上述启发式提问,引出课题,让幼儿了解木材的用处。 提问: (1)什么是木材? (2)木材有什么特点? (3)木材有什么用处? 其次教时活动预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实地参观教室设施。 (1)什么叫木材制品? (2)教室里有哪些接物品是木材制成的? (3)小朋友 在使用木材制品时,要怎样

2、做? 2、结合幼儿用书,谈谈自己还见过哪些木材制品。 活动延长: 请小朋友回家后,看看家里还有哪些木材制品。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乐观探究,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爱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展现PPT看图猜想,激起幼儿兴趣。 师: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师: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师: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幼儿猜想) 二、探究身体里洞的隐秘。 1.师:哇!这里的两个洞

3、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想。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师:假如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爱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爱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不要让它们受到损害。 三、完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

4、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急性的、有害的。让我们去找找,发觉更多的洞洞吧! 教学反思: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承受力量,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爱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测 其次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阅历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暴露和需要隐蔽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爱护的重要性,把握一些自我爱护的方法。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认真地观看试验。 3、通过探究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活动预备: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5、2、红、黄、蓝颜料,透亮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日来参与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门送礼物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二.教师边操作试验边讲解,让幼儿观看颜色变化。 今日,教师要当个魔术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认真观看好吗? 1、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 2、用同样的方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

6、=绿色 红+蓝=紫色 三、交代试验要求,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刚刚教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分别请一个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来变魔术,逐个变出桔黄色、绿色和紫色。 2、让每组幼儿颜色卡片在桌上操作试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评。 延长活动: 刚刚教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小熊也想当魔术师,我们来看看小熊要变什么呢? 1、小熊逐个变出一篮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局部没涂颜色,需要小朋友来帮助。 2、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美丽的颜色。 教学反思: 一、选材生活化。新纲要科学领域中内容与要求

7、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各种颜色有着比拟多的接触和感知。但对各种颜色的变化,还是不够清晰。因此,我选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特别熟识的、变化明显的颜色来组织活动。单纯的讲解颜色的变化很难让幼儿理解和把握。在会变的颜色活动中,我设计了有关颜色的试验,通过让幼儿动手来尝试发觉颜色的变化。 二、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得到欢乐。我认为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学习是从问题开头的。因此活动中,我抛给幼儿一个能引起幼儿探究兴趣的问题。以教师的一个变颜色的魔术,引发幼儿对颜色发自内心的兴趣,乐观想方法解决问题。幼儿只有猜测,没有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是无

8、法获得进展的。因此,我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物质条件,如:红、黄、蓝三种颜料、透亮小塑料杯、棉签、未涂色的图片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调配颜色,混合后细心观看,发觉颜色的变化,培育了幼儿主动尝试的探究精神。 经受探究之后,每个人都有把自己的发觉与他人沟通的愿望。此时,我鼓舞幼儿轮番表达自己的观看和发觉,引导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了”。幼儿可以澄清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做法,尝试学会用不同方式解决同一问题。 总之,这个活动有胜利之处,但也存在许多缺乏。盼望各位教师多提珍贵意见,以便在以后的训练教学中不断改革,不断进步。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4 活动目标 萌发关

9、怀爱惜小动物的情感。 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加深对季节特征的熟悉。 重点难点 重点:萌发关怀爱惜小动物的情感。 难点:懂得动物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初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及人们过冬的一些方法。 物质预备:一幅冬季风光图片,若干种动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鸡、鸭、蛇等),局部动物头饰,场地布置(树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动过程 一、知道动物怎样过冬。 1.叙述故事小动物过冬,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2.嬉戏:给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让幼儿操作动物卡片,在图片上给这些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引导幼儿总结这些常见动物过冬的方式。 (换皮毛、冬眠、

10、储存粮食、飞往南方等)3.表演嬉戏:小动物过冬。 幼儿头戴动物头饰(如兔子、青蛙、燕子、鸡、鸭等),听教师信号,找到场地布置的过冬的地方: 谁不怕冷,还在雪地上跑来跑去? 谁冬天躲起来睡大觉? 谁躲在家里吃东西? 谁飞到南方去过冬? 二、关怀动物的生存。 我们怎样关怀爱惜小动物? 我们是怎样过冬的?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注意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敬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并且本次活动赐予幼儿充分自由争论时间,以鼓舞幼儿大胆沟通。 但是本次活动中也有缺乏之处,在嬉戏中,假如在教室内创设几个动物过冬的场景,请小朋友分别扮演一种小动物,然后带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去找到自己过冬的地方,会

11、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泼,更能加强幼儿的参加性。 幼儿中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2.乐于自己动手,体验和面。 3.体验劳动者的辛苦,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预备: 1.水 2.面粉 3.盆 4.围裙 5.歌曲大馒头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 1、教师:小朋友,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奇妙的东西,(出示透亮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毕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奇妙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3、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4、教师揭晓答案: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12、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好玩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观赏面粉制品图片)教师:看,教师还从网上找到了许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观赏) (三)、操作“和面” 1、教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教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时机也去尝试一下,留意加水的时候要渐渐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 2、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

13、导。 3、教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刚我们不是已经观赏了许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殊的小点心吧! 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 (四)、擀面 1、教师:刚刚小厨师们可真厉害,黄教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试手艺了,诶,我今日想给大家展现的是“手擀面”,知道什么是手擀面吗?(介绍手擀面的含义:用擀面杖擀出来的面就叫手擀面) 2、教师:手擀面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认真瞧好了!(出示擀面杖和已擀好的面饼介绍一下,教师示范操作) (五)、品尝 1、教师:我们请阿姨把擀好的面条送到我们的食堂阿姨那儿,请他们帮助煮一锅美味的手擀面给我们尝尝,怎么样? 2、教师: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从十开头倒数,当数第一时,美味的手擀面就会消失咯!(师幼倒数) 3、教师:美味的手擀面来啦,大家快尝一尝吧!(人手一碗手擀面品尝) 活动反思: 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力量,培育爱观看、善思索、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