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42481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基础知识易错题及对策第二讲同学们好!上一讲,我重点谈了语音、汉字、词汇和标点方面易错题及对策,这一讲,我们重点谈以下几方面的易错题及对策:古诗词积累、修改病句与名著阅读。一、古诗词积累背诵名句名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既是“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为同学们今天的写作和将来的运用储备更多的语言精华。因此,命题者常常把考查背诵默写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从近几年部分省市对背诵和默写能力的考查方式来看,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填空式直接默写。试题提供上句或下句,由应试者填写所缺部分,有的省市还会在题后注明作者和出处,甚至画好格子。例1:用课文原句填空。(1)蒹葭苍苍, 。(诗经)(2) ,

2、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白露为霜 (2)潮平两岸阔 (3)天涯若比邻 (4)大漠孤烟直 (5)柳暗花明又一村(6)留取丹心照汗青 (7)沙场秋点兵 (8) 出淤泥而不染 (每小题1分,增、删、漏、倒一字不得分)(2006年南京)(1)(8)题为即为此种题型。此类题常见错误以写错别字居多,

3、如“天崖若比邻”、“留取丹心照汉青”等;此外添、漏、倒、改字也较常见,如“潮水平两岸阔” “出淤泥不染”“沙场点秋兵”“出污泥而不染”等。(二)限定式理解默写。要求根据提示和自己对诗文原句的理解填出相关诗文。如:南京卷第(9)题(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抒怀的两句诗是:“ ,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例2:古诗文积累:(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7)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夜雨寄北)明月清辉夜,苏东

4、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06年重庆)(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类题不但考查了记忆能力,还考查了对诗文的理解能力,要求对诗文内容有较清楚、较深入的了解。最常见的错误有:多写、少写,句子颠倒,答非所问等。南京卷第9题有时会出现错填前两句现象。(三)联想式求同、求异默写。这种默写题的特点是:由对试卷提供句子意思的理解,联想到表达同样意思或相反意思的句子。例3: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不畏浮云遮望眼

5、,只缘身在最高层)(2006年湛江市)例4: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_,_。(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006年泰州市)此类题难度比前面两种要大,既要理解题目中句子的意思,又要理解所填写的句子,还要善于联想。常见错误为答非所问。(四)迁移式应用默写。即提供一种可以引用学过的诗文的情境,据情境择句,填写相应的诗文。如南京卷第(10)题: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语填空)(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5:建国50多年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

6、出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06年乌鲁木齐市)例6: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的诗句表示双方应从全球战略高度,高屋建瓴地创新中美关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2006年威海市)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题,它不仅要考查同学们的记忆、理解能力,还要测试同学们的迁移能力,要求在整体感知原文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其特点是: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检测同学们运用名句的能力。此类题常见错误是审题不清,答案似是而非,如例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五)开放式发散默写。例7: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

7、个含有“草”字的完整诗句: , 。(2006年河北省)例8: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_, _。_, _。(2006年重庆)答案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目只设定一个较大的内容范围,而不具体限定某篇诗文,有相当的灵活性,一改过去默写答案惟一的旧貌。同学们在答这类题时应看清要求,按照题意,从自己的积累中任意填写符合题目范围的名言名句即可,而不论是课内课外。有时硬要找课外的来填,反而会因不熟悉而出现错误。要在默写名句时减少上述错误,

8、我们要:1、背熟大纲中规定的篇目和精彩片段,尤其要记牢名句。一般能成为名句的文句,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1)修辞巧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动的比喻描写了塞外雪景的特点。还有一些是对偶句、拟人句。(2)寓含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的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蕴含着人生哲理。(3)情景交融,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者的感情与眼前之景融为一体。(4)抒怀励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相比较于一般的送别诗,更显诗人开阔的胸襟。2、把名句识记与字形辨析相并重,口手并用,读抄结合。3、背诵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忌不理解而机械地死记硬背,经验证明,只

9、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记忆。4、答题时要细心,确保不错漏句数,不增减字数,不出现错别字。理解运用型题目,更不要急于下笔,应先进行分析,再结合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取舍。二、修改病句。辨别句子的正误和修改常见的病句,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中考中句子考查的重点,其难度较大,便于检测语言的运用能力,因而备受各地命题者青睐。辨别句子的正误,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如:例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

10、,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B)(2006年天津市)病句修改则一般以主观题出现,如:例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儿子接着说:(4)“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1)词浯误用。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 (2)语序不

11、当。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 (3)关联词搭配不当。“才改为“却” (4)成分残缺。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2006年重庆市)有的还明确要求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如:例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1)每当我听到吉祥三宝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2)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十分感到”改为“感到十分”,“语文”后加上能力或水平、素质)(2006年大连市)要准确辨识句子正误并能修改病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包括:主语残缺;谓语(中心词)残缺;宾语(中心词)残缺;介宾结构残缺。如:“感谢让我明白

12、了我们有多么贫穷!”(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如:“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3)语序不当。如:“每当我听到吉祥三宝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4)结构混乱。如: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只能选用一个)(5)不合逻辑。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天津)又如:“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

13、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6)重复累赘。如:“张大爷的头上头发全白了。”句中“头发”语义已明,定语“头上”多余,应删去。(7)产生歧义。如: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2、掌握辨别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句子辨别病句的方法往往不同:如一个复杂句子可通过“找句子主干”的方法,判别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中含有并列词组的句子,注意其是否搭配不当;介词当头,又使用了“使”“让”一类词的句子注意是否主语残缺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是增(增加字词,常用于成分残缺的句子),

14、删(删去多余字词,常用于重复累赘、不合逻辑、结构混乱的句子),调(调整字词顺序,常用于语序不当的句子),换(更换字词,常用于搭配不当的句子)。3、掌握常用修改符号和修改原则修改病句的常见符号有:增添符号删除符号对调符号替换符号修改病句的一般原则是:不改变句子原意,并尽量少改。三、名著阅读。让学生走近名著,让名著走近学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顺应这一要求,不少课改教材都将文学名著收入教材中,这一类试题进入中考也成了必然趋势。此类题以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名著作为考查内容,其考查形式有传统的选择、填空、简答,如:例1: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B.水浒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