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42341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备战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个试剂瓶,分别盛有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操作如下:(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_。(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取

2、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A Ba(OH)2溶液 B AgNO3溶液 C Mg D 酚酞溶液【答案】产生蓝色沉淀 C 【解析】【详解】(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故填:产生蓝色沉淀(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能与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

3、硫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BaCl2 =BaSO4+2HCl;故填:H2SO4+ BaCl2 =BaSO4+2HCl(3)根据反应可知,氯化钠为反应产物,且可溶解在水里,故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NaCl;将五种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铜元素全在氢氧化铜沉淀里,滤液里无铜离子,试管中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说明滤液中没有氢离子,滤液加入硫酸钠后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钡离子。A、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因此加入氢氧化钡后可能有沉淀生成,故不符合题意;B、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因此加入硝酸银后有沉淀生成,故不符合题意;C、溶液中没有氢离子,因此加入镁后没有明显现象,故符合题

4、意;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液中没有氢离子,滤液呈碱性或中性,所以加入酚酞可能会有明显现象,故不符合题意;故填C2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答案】 铝粉、铜

5、粉。 Cu+2AgNO3=Cu(NO3)2+2Ag。 硝酸铜、硝酸铝。 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解析】【详解】(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

6、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3)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是_(4)反应BF的现象是_【答案】H2O2 2H2O 2H2+O2 Ca(OH)2+N

7、a2CO3=CaCO3+2NaOH 放出大量热 【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F能够和D反应,因此F是氢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B是水;A能够产生水和C,水也能产生C,因此A可以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氢氧化钙能够和G反应,氢氧化钙和G都能产生E,E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E可能是碳酸钙;则G可能是碳酸钠.【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2)由分析可知,B为水,C为氧气,B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 2H2+O2。(3)F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且

8、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所以反应FE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Na2CO3=CaCO3+2NaOH。(4)B为水,F为氢氧化钙,反应BF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热,故填放出大量热。4如图所示,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两种黑色粉末,D与E反应后的生成物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E、F均含有三种元素,且分别为酸碱盐中的一种。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范围内)A请写出C和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9、:C_,D_;B写出D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写出A转化为B反应的实验现象_【答案】Cu(NO3)2 CuO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溶液 【解析】【分析】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两种黑色粉末,D与E反应后的生成物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E、F均含有三种元素,且分别为酸碱盐中的一种;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铁,B可能为铜,C可能为硝酸铜,D可能为CuO,E可能为稀硫酸,F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带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A、根据分析,C和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u(NO3)2;CuO;故填:Cu(N

10、O3)2;CuOB、D和E发生反应,即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CuO+H2SO4=CuSO4+H2OC、A转化为B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溶液。故填: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溶液【点睛】在解决此类推断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带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5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E的物质类别不同,C、D

11、、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B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E的化学式_、_。(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属于_反应类型。(3)虚线连接的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是_(填化学式)。(4)若C和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物质X是_。【答案】O2 H2SO4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 CO2、Na2CO3 NaOH 【解析】【分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

12、,其中A、B、C、D、E的物质类别不同,C、D、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B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C、D、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所以C、D、F的水溶液呈碱性,C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钙,E能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能与显碱性的F反应,所以E是硫酸,F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钡,A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所以A可能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由分析可知A、E的化学式是O2、H2SO4;(2)C和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属于复分解反应;(3

13、)虚线连接的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是CO2、Na2CO3;(4)若C和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物质X是NaOH。6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传到G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_;碳应放在位置_上(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为_反应(3)写出AG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H2O C C+CO22CO 化合 2Fe2O3+3C 4Fe+3CO2 【

14、解析】【分析】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因此A是水,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碳反应,则C是碳;碳能够和氧化铁反应,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氧气能和铜,带入验证符合要求。【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A是水,碳在C位置上。(2)B和C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CO2 2CO,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3)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因此只有碳和氧化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Fe2O3+3C 4Fe+3CO2。7取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

15、渣和浅绿色滤液。(1)滤渣中一定有_,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_【答案】铜 硫酸锌、硫酸亚铁 取少量滤渣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滤渣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铜;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锌粒的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解析】【详解】(1)根据金属活动性锌铁氢铜,取混有少量氧化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