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4209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吴忠市第三中学 李书婷一、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及主要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模拟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分析推理、表达交流等能力。 3.使用平板中的浏览器在线搜索、演示NB模拟实验、交互式白板及“智慧教学”随堂测试等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等科学思维能力。 4.增强学生关爱小动物,珍爱生命,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价值观。二、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对动物行为的进一步学习。大多数学生通过生活观察、观看电视节目等途径,

2、能够说出哪些动物是结群生活的,并认识到群体中的动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对学习本节内容有很大帮助。本节课师生共同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呈现出高效的信息化课堂,并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的活动形式使得课堂趣味性增加。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知识配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工具栏内的书写笔、计时器、放大镜等工具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平板自带的浏览器用于搜索拓展资料,NB生物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课堂还使用了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进行随堂测试,学生全员参与,随后智能批改结果即反馈至教师端,实现了“云、网、端”多端互动的高效课堂。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行为的主

3、要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 解决策略:通过视频和趣味课堂活动,同时与蜜蜂群体进行对比,总结出“组织”“分工”这两个特征,学生自主寻找狒狒首领,补充“等级”这一特征。学生使用学校录课室配备的学生平板搜索不同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可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的组织与实施。解决策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书籍、网络搜集有关社会行为和通讯行为的资料,安排每个小组共同讨论完成探究计划。学生使用希沃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向全班讲解实验所需的课前准备,利用NB模拟实验客户端展示实验的完整过程。教师通过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的广播功能将实验步骤下发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

4、完成实验。四、教学流程图五、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及数字化资源使用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自然界中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出示狼和企鹅群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引出本节课题社会行为。两位学生上台使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点击屏幕中出现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名称,排除干扰项“虎、豹、金雕、刺猬、蜘蛛”等动物。学生回答取暖、捕食、战胜天敌等。使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比较 总结特征1.出示问题,播放视频。2. 出示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知识配对”。3.知识拓展补充讲解蜜蜂群体的分工。4.出示狒狒群体图片,引导学

5、生思考首领享有的“特权”及应尽的“义务”。5.总结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2.两位学生在白板上进行白蚁群体中不同成员的名称、职能、形态特点的配对,其他学生在自己平板上快速完成。3.总结出蜜蜂和蚂蚁群体的共同特点:形成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工。4.学生在白板上圈出首领,并说明理由,总结首领享有的特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地;群体中其他个体完全顺从它。5.通过狒狒群体得出结论:有的动物群体还形成等级。总结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教师播放视频,更直观展示蚂蚁群体的分工。学生使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知识配对

6、”。教师直接使用“检查答案”按钮,给学生正向反馈。学生使用希沃白板工具栏中的红笔圈出首领,快速又直观。网络搜索 自学通讯1.组织学生分组搜索动物的通讯,计时五分钟。2.补充讲解,组织学生总结出这三种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得出结论:动物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1.使用平板上的浏览器在线搜索蜜蜂、黑长尾猴、蝶蛾类昆虫的通讯,在组内互相交流。第一组蜜蜂;第二组黑长尾猴;第三组蝶蛾类昆虫。将学生搜索到的资料通过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飞屏功能展示在白板上。2.分组讨论,汇报成果蜜蜂:蜜源在附近,跳圆形舞;蜜源在远处,跳8字舞。总结出蜜蜂的通讯主要靠“动作”。黑长尾猴:发现鹰、豹、蛇会发出不

7、同的声音。总结出黑长尾猴的通讯主要靠“声音”。蝶蛾类昆虫:雌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蛾。总结出蝶蛾类昆虫的通讯主要靠“气味”。学生使用平板搜索不同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 “计时器”可以起到提醒作用。教师使用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的飞屏功能,快速展示学生作业。分组探究 蚂蚁通讯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尝试制定实验方案。制定计划:师生共同制定实验方案:将每组的实验方案通过广播功能发放给学生。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问题引申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呢?1.一位学生讲解实验所需的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进行通讯的

8、。制定计划:先了解蚂蚁生活习性从而诱捕蚂蚁并进行饥饿处理,接着制定实验方案。2.一位学生用小视频向大家展示自己抓捕蚂蚁的过程。3.一位学生使用NB模拟实验客户端做“蚂蚁的通讯”模拟实验,帮助其他学生熟悉实验步骤。4.学生提出实验改进方案,先只搭一边桥,来尝试是否可以缩短实验时间。第一步:分组实验,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第一组食物用白糖,先搭单边桥。第二组食物用白糖,搭双边桥,再互换两桥。第三组食物用食盐,搭双边桥,再互换两桥。第二步: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5.小组成员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6.得出结论:(1)蚂蚁更喜欢吃甜的还

9、是咸的? 甜的(白糖)(2)先搭单边桥能否缩短实验时间? 不能 (3)蚂蚁是靠 进行通讯的? 气味 学生回答: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没有通讯,就无法进行交流食物信息,会影响蚂蚁的生存。学生使用希沃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向全班讲解实验所需的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自己在雨天拍摄的“蚂蚁搬家”小视频。学生利用NB模拟实验客户端展示实验的完整过程。教师通过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的广播功能将实验步骤下发给学生。教师使用希沃白板工具栏中的红笔和放大镜,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检测 巩固提高使用北大未名创新教学实验学校“智慧教学”客户端向学生发放堂练测试题。在规定时间答卷时间内(5分钟)完成测验题提交试卷,自行

10、查看错题的相应解析。教师使用北大未名 “智慧教学”客户端向学生发放堂练测试题,板书设计本节亮点师生共同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呈现出高效的信息化课堂,并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的活动形式使得课堂充满趣味性。1.NB生物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2.使用了“智慧教学”客户端进行随堂测试,学习完成进度、成绩排名、正确率分析等均以可视化数据形式呈现,清晰又准确,实现了“云、网、端”多端互动的高效课堂。3.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组织“分组竞争”“知识配对”等课堂活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白板工具栏内的书写笔、计时器、放大镜等工具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4.学生平板自带的浏览器用于及时搜索拓展资料,学生对知识记得扎实,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