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42093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微的成语有哪些_含微的成语38个,带解释例句成语解释: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例句: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中国.各阶级的分析) 成语解释: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进展趋势。 成语出处: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仆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成语解释: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成语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成语解释: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微:微末,精细处。形容目光锋利,能洞察事物幽深微小之处。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赠郡伯

2、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成语解释:微:微小;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成语解释: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准时制止,不让它进展。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例句: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闻一多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熊佛西诸先生) 成语解释: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微小,谨慎防备萌芽。即毁灭祸害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成语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

3、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成语解释:杜隙:杜绝疏失。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 成语出处: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成语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方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进展。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毁灭,害除福凑矣。” 例句: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成语解释:微:低下。指人的资格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

4、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成语解释: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成语解释: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气薄弱。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例句:量王世充兵微将寡,俺元帅兵多将广,人强马壮。(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 成语解释: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成语解释: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进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

5、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成语解释:过分当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例句: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成语解释: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成语解释:犹如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方特别微小的利润。 成语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例句:只为蝇头微利,抛却鸳被良缘。(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成语解释:微:细小。细心细致地描摹,连微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仔细细致,一丝不苟。成语解释:数量很少,力气

6、微薄。 例句: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鲁迅华盖集通讯)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比方彻悟禅理。后比方彼此心愿全都。 成语出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例句: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成语解释:形容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

7、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成语解释: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成语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例句:你人微言轻,怎么会做过他们?(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成语解释: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 成语出处: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

8、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成语解释: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成语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例句:范学台幕中查一个童生卷子,尊公说出何景明的一段话,真乃“谈言微中,名士风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成语解释:微:微小。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进展的程度。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成语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例句: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

9、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 成语解释: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外形和规模比较小些。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详细而微。” 成语解释:形容特别小或特别少。 成语出处: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 例句:富庶的河套,是黄河所给的一点点它口里所吐出的,和被它所淹没的比较起来,真是微乎其微了。(臧克家毛.向着黄河笑) 成语解释: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成语出处:汉书咸宣扬:“稍迁至御史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成语解释: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

10、深刻的道理。 成语出处: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例句: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成语解释:处处隐蔽着危急的祸根。成语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微小的地方不照看到。形容关怀、照看得特别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例句: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

11、,照看得无微不至。(曲波林海雪原一) 成语解释:敬:谨慎当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微小的事物也实行当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特别谨慎。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成语解释:显示微小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著明。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成语解释:爱护: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境况,赐予关怀和照看;入微:达到微小的程度。形容对人照看或关怀特别细心、周到。成语解释:雪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方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例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