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41616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为能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复习教学进一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凸现活动性。课堂教学中组织儿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操作、推理、讨论、猜测、比较、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学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凸现情境性。让儿童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这部分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生动形象的情境。如讲儿童喜欢的

2、小故事、观察汽车等情境,就能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使儿童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凸现体验性。 教学注重帮助学生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积累直接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脑思考、用心体验,亲历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儿童的体验,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力量;凸现合作性。通过让三人合作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活动,强调让儿童相互合作、相互启迪、平等对话、分享智慧、互动学习、共同发展。二、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

3、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总复习对这一部分内容安排了两个题目,第七题是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第八题是画轴对称图形三、学情分析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要认识事物就必须会观察,同时,也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虽然学生在前面已初步接触了这一部分内容,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要求学生有序地、具体地观察事物,这样,学生才能从观察中汲取知识,并使思维在观察中活跃起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应打破传统式的教学过

4、程,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一开始就用情景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入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采取多种手段,使学生在富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课堂情境中,充满灵性地感悟,满怀激情地创造,放飞自己独特的个性。四、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 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五、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5、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行探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协作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教学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逐步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汽车、3张汽车图片八、教学过程:(一) 、观察物体的复习1、导入:小朋友还记得

6、盲人摸象的故事吗?故事中的盲人为什么说大象是柱子,是绳子,是扇子?(因为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其中一部分)2、(1)老师要和小朋友也做一个盲人摸象的数学游戏。请看屏幕,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图形,这些图形也只是整个物体的一部分。请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整个物体会是什么?看谁最能干。(先看正方形猜,再看长方形猜,最后看着被分割成两部分的长方形猜。)(2)、小朋友看了三个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想象出来的物体真多。我们把这三张图形连起来看,就是把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都连起来想,课件同时出示三张图现在你知道整个物体是什么东西?(原来这是一个电冰箱。)(3)、现在意见一致了,那让你们看物体的一面、

7、一部分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呢?和同桌小朋友讨论讨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物体是不全面的;我发现,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才能说对;因为我们只看到物体的一面,像盲人摸象那样只是物体的一部分。)(4)、小结:对,我们只观察物体的一部分,对物体的认识就不全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观察物体,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不要闹出盲人摸象的大笑话3、(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

8、论,汇报结果。4、 说一说(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3、 完成103页第7题。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二)、复习对称图形1、 回顾反思回忆一下,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轴对称的现象,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2、 画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

9、形的理解掌握。(三)、拓展练习1观察正方体组合(1)、拿出准备的正方体,观察各个面的形状,简单复习旧知。(2)、组合正方体成长方体,说说从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总复习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他的正面、侧面、上面能看到的形状。学生可以想像,也可以用手中的正方体拼一拼,看一看,再说一说。反馈。(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觉得有趣吗?你有什么收获?九: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仔细 认真十:作业设计:1、观察正方体组合(1)、拿出准备的正方体,观察各个面的形状,简单复习旧知。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

10、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组合正方体成长方体,说说从他的正面、侧面、上面能看到的形状。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

11、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学生可以想像,也可以用手中的正方体拼一拼,看一看,再说一说。“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