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41176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昌英《一去二三里》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去二三里教案 执教者:王昌英 执教班级:一()课题名称:一去二三里教学目标分析: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2、认识10个生字,学会“一、二、三”的音、形、意。3学会5个生字和认识笔画“一”。并能正确书写。4、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学习者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难点:知道

2、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教学过程设计: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1、复习iiuninunerzhiyunshiwuyili2、激趣导入从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了,你们高兴吗?二、数字引路,认识汉字1、出示数字:12345678910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吧!指名读,全班齐读刚才我们认读的是阿拉伯数字,我们在数学课上经常见到,可是我们学习语文时要用到数字时可不这样写,你们想知道怎样写吗?2、出示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带拼音)(这些汉字和

3、数字相对应,目的是想让学生由认识的数字联想到不认识的汉字)(1)谁认识这些汉字朋友?指名读(2)请认识的小朋友说说是怎样认识的?(看拼音)a请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isiwushizhi)齐读一遍。b(er)是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请读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c“六”的正音是“l”d还有哪个字读音是平舌,哪个字读音是翘舌呢?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韩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三、图文结合,感受意境小朋友们,这些数字不但在数学上用处很大,在学习语文时他也很有意思,你们知道吗?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就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题目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去二

4、三里(板书课题)(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燕子姐姐一起参观它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出示“烟”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读一遍“亭台”,注意后鼻音(出示“座”“亭台”)亭子一般是只有屋顶,没有墙壁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四、初读课文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近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点缀村庄,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

5、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重点强调“一”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3、请同学们打开书P58,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不过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你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提醒学生可以读拼音,问同学,问老师等)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齐读,自己带着感情读读。学生自己练读,注意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4、指名读,集体评价。5、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生生评价。小朋友,朗读到这里,你发现这首诗很有

6、趣吧,在这首诗里巧妙地把十个数字写了进去,我们再来读读含有数字的诗吧!五、复习巩固,指导写字。1.认识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2.认识笔画“一”。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师范写。3.写字姿势歌。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4.指导写字。“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5.把优秀作业放在黑板上展示。六、总结全课今天

7、,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汉字娃娃,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还参观了美丽的小山村,喜欢吗?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可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我们对燕子姐姐家乡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吧!板书设计:1、一去二三里1234567891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教学反思:一去二三里是一首诗,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饮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

8、嵌其中。本课还配上插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古诗的意境。 由于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并在做好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整堂课教学没有拖堂,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最初导入由数字知识点进而迁移到古诗,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图文结合进行识字,在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话语基础上培养说完整话,注重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师生交往、互助的过程。但在预设中没有注重细节的设计,如亭子的介绍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放大体现,更加直观清晰;识字教学中应注重读的多种方式(领读、打乱顺序读),同时应把写字环节体现出来;拍手歌应设计在中间教学,这样会更加提高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今后在教学设计我会注重以上方面的思考,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精心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